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對糧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重慶市銅梁區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鞏固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加快適應適度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筑牢鄉村振興“耕”基。
小田變大田 糧田變良田
(資料圖)
已是深冬,但在銅梁區侶俸鎮,每天都有幾十臺挖掘機在幾個相連的村莊、上千畝的土地上同時作業。地平整、路相通,放眼望去蔚為壯觀。
這里是銅梁的高標準農田提質上檔建設現場。通過土地整治,形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
侶俸鎮黨委書記李繼紅介紹,該鎮前期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效果凸顯,讓小田變大田,并配套了相應基礎設施,讓農田耕作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今年侶俸鎮繼續在四個村實施8000畝丘陵山地高標準農田提質上檔建設工作,規劃建設稻魚、稻蝦等綜合種養3000畝,高標準水稻基地2000畝,糧菜輪作3000畝?!崩罾^紅說。
在該鎮文曲村,此次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涉及到2800畝,這讓村黨支部書記周在春很是振奮。以前由于種植水稻成本高,加上許多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村里坡坎上的一些好田好土、缺少水源的干田都荒蕪了,很是可惜。
而近年來通過改造,閑置的土地已經集中連片,便于機械化耕作,村里的閑置土地全部種上了高質量水稻,實現了增產增收,讓周在春心中的“疙瘩”豁然解開。
同時,隨著作業條件的改善,種糧、種菜大戶的引進,讓土地產出增值,村民除土地入股收入外,也能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從土地收益中再進行二次分紅。
鋪就鄉村振興新“稻”路
臘月近了,在銅梁土橋鎮高埡村,每年這個時候,黨支部書記龍思勇組織村民把輪種的油菜播撒完之后,就剩下一件大事:給村民分紅。
今年夏天,銅梁遭遇連晴高溫天氣,水稻收成受到影響。“還以為不得發錢了,結果聽說今年的分紅還要漲!”村民何德全臉上的皺紋全是笑意,龍思勇的話讓他吃下了“定心丸”?!叭ツ陜汕Ф?,今年預計能有三千多。跟著黨支部和合作社,日子一年比一年好?!?/p>
近年來,乘著高標準農田改造的“春風”,高埡村發展以糧油產業為主導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并組建起水稻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專業合作社,推行水稻集約化經營和農機社會化服務,實現集體和村民雙增收。
從2019年起,村里開始給560多戶村民分紅。不但以土地入股成為股東的群眾能拿到錢,就連常年沒在家的村民回來過年都能分到大米,享受到參與“三變”改革帶來的紅利。
經過四年運行,村集體經濟經營總收入去年達到260余萬元,其中1500畝稻谷稻米實現銷售收入198萬元。在高埡村,土地入股的農戶每畝保底分紅400元,固定分紅180元,2021年土地入股的農戶共分紅87萬元。
今年,隨著高標準農田提質上檔,高埡村里發展起優質水稻種植1500畝,還實現了無人機水稻直播和機插秧,全程機械化作業和農田改造后的溝渠保障了收成。
龍思勇告訴記者,高埡村今年還首次實行了糧油輪種,水稻一收馬上就種了500畝油菜,油蔬兩用取得了大豐收。經過科學種植,油菜達到了畝產四百斤菜籽,再加上合作社的加工,油菜籽帶來的收入有十來萬。加上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三十多萬元收入和水稻收成,“春節前就給村民們分紅,只會多不會少!”龍思勇充滿信心地說。
輪種、共生 提高農田利用率
在銅梁多個鎮街,區屬重點國有企業重慶龍裕城鄉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龍裕公司”)與中國水稻研究所、重慶市農科院合作,建起超過千畝的水稻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基地,采用輪種的方式確保糧食穩產。
在東城街道攔馬村和水星村,今年水稻收割后就種下的青菜頭和秋洋芋,還有一個多月就能收獲了?;睾透⒘暾ゲ撕炗喠速忎N協議,訂單農業保障了銷路和收入。
龍裕公司項目負責人彭娟介紹,輪種可以改變農田生態條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樣性,免除和減少某些連作所特有的病蟲草危害。“我們第一季種植水稻,第二季種植青菜頭、油菜、蘿卜、土豆等秋糧秋菜。既提高了農田利用率,又提高了糧食產量?!?/p>
在銅梁華興鎮,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成果,在三塘、明月等村落發展起200多畝稻蝦養殖。
四年前,三塘村民秦家良返鄉創業,利用老家秦家河溝的優良水源,養起了五十多畝小龍蝦。
但是養蝦頭一年,夏天暴雨帶來的山洪水就將蝦子沖得所剩無幾。正在秦家良發愁的時候,鎮里在三塘村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設施改造部分包括在蝦池周邊挖排水渠、建起生產便道。
如今,秦家良不光養蝦,還種起了水稻?!安还馐莾煞菔粘桑埼r能以水稻田內的昆蟲為食,產生的排泄物又成了種植水稻的天然肥料,效益能翻番。”秦家良指著水田里的再生稻告訴記者:“第二季稻子就不收了,起到保暖的效果,保證龍蝦產量供應春節餐飲市場?!?/p>
充分利用土地,實現穩產高產,改變過去“靠天種田”的觀念,銅梁區大面積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力地助推了全區鄉村振興。記者從銅梁區農業農村委了解到,目前,銅梁區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0萬畝。截至目前,今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已完成8萬畝。下一步,將逐步轉入已建成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提質改造工作,持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作者:李慧敏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鄧俐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迎新春親子共讀經典”活動開啟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新春到來之際,為傳承傳統文化,倡揚時代新風,以誦讀致敬經典,用聲音傳遞
2022-12-28 09:38
原標題:“戲劇之夜”線上連映四部經典劇目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作為第六屆老舍戲劇節的核心及收尾活動,“戲劇之夜”今日線上限時免費放映
2022-12-28 09:32
原標題:廣電總局: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北京日報訊(記者邱偉)昨天,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
2022-12-28 09:55
原標題:北京推出微度假推動文旅消費人民日報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潘俊強)為提前營造元旦、春節的消費氛圍,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文旅消費恢復
2022-12-28 09:44
原標題:視障越劇愛好者走進綜藝節目讓觀眾感受熱愛的力量北京青年報記者祖薇薇“給我一方舞臺不需要同情分”2022年,陳艷萍迎來她20年來最沒
2022-12-28 09:52
原標題:云南大型跨年雜技秀新年首演啟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榆由太陽馬戲團原班人馬打造,云南省雜技團全明星陣容出演的“SUM巔峰大型雜技
2022-12-28 05:34
原標題:從東北到西北,錫伯族傳統文化何以在新疆有序傳承?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27日電(茍繼鵬)200余年前,四千余錫伯人從東北西遷至西北的伊
2022-12-27 16:43
原標題:年終回首:2022劇集,以“新語態”呈現新魅力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高凱)2022年的最后一頁即將翻過,縱觀這一年的劇集表現,不
2022-12-27 15:34
原標題:年底扎堆多平臺播出,引發關注(引題)港劇式微但不斷求新(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港劇《法證先鋒5》完結不久,緊接著《廉政狙擊》
2022-12-27 15:54
原標題:湖北完成長江文物資源調查工作中新網武漢12月27日電(梁婷袁青竹)記者27日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由湖北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作為
2022-12-27 15:39
原標題:國家廣電總局開展“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中新網12月27日電針對新興的“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利用技術手段脫離監管等問題,國
2022-12-27 14:35
原標題:《阿凡達2》:如此老套為何又如此好看?12月16日,電影《阿凡達:水之道》(簡稱《阿凡達2》)正式在中國上映。據貓眼專業版數據,該片
2022-12-27 14:55
原標題:好久不見梅婷再見演技很“瘋狂”齊魯晚報記者宋說近日播出的懸疑網劇《回來的女兒》,故事一開場就以滿滿的戲劇沖突,抓住了觀眾眼球
2022-12-27 14:35
原標題:山東東營提升公共圖書服務水平人民日報東營12月26日電(記者王沛)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西城商業中心24小時“紅領幸福·城市書房”安靜
2022-12-27 13:50
原標題:2023年“歡樂春節”將啟吉祥物發布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周瑋、徐壯)記者從26日舉行的2023年“歡樂春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
2022-12-27 13:34
原標題:剪紙迎新年非遺續傳承12月26日,黔西市剪紙非遺傳承人岳紅霞(左)帶領學生在黔西市文化館工作室進行迎新年剪紙創作。新年臨近,貴州
2022-12-27 13:43
原標題:跨界玩話劇,可行?今年說起話劇界的熱點事件,避不開德云社版《窩頭會館》的上演。該劇由劉恒編劇、張國立執導、德云社一眾相聲演員
2022-12-27 13:38
原標題:導演李路:影視化初心是整個劇的靈魂繼《人民的名義》《巡回檢察組》,李路導演的又一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人世間》在銀屏熱播后,迅
2022-12-27 13:50
原標題:第六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在河北高陽開幕中新網保定12月27日電(呂子豪徐巧明)26日晚,以“構建紡織非遺城鄉融合發展生態圈
2022-12-27 11:32
原標題:如何提供更多優秀文化產品?“歡樂春節”給出中國答案中新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王詩堯)12月26日下午,2023年“歡樂春節”新聞發布
2022-12-27 10:53
原標題:《護衛者》中飾演基層民警(引題)王櫟鑫:我和角色一起成長(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現實主義題材劇《護衛者》正在江蘇衛視熱播。劇
2022-12-27 10:47
原標題:2023年“歡樂春節”活動將啟動人民日報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鄭海鷗)26日,2023年“歡樂春節”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2023年“歡樂春節
2022-12-27 10:42
原標題:中國電影市場經歷嚴峻考驗電影人以光影作畫帶來期盼(引題)2022,我們依然相信電影(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2022文藝真心話開篇語2
2022-12-27 09:40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編排新劇、設計文創、運用新技術(引題)騰沖皮影戲煥發新生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葉傳增?核心閱讀云南省
2022-12-27 08:34
原標題:暢游千年風雅宋通往未來元宇宙(引題)杭州文博會再掀“數智文化”新浪潮(主題)記者厲瑋在數智革新這條賽道上,杭州一直是“領跑者
2022-12-27 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