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環球即時看!河南靈寶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22-12-30 18:03:37    來源:中國農網    

一抹淡淡陽光照耀在午后的大山上。

12月27日,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寺河鄉南埝村果農李彩霞一刻也閑不住。白天在海拔1200米山上的果園里忙農活,微信朋友圈里發視頻接單,晚上還要趕到山下的靈寶城區給客戶發貨。

“個頭小點的果子已經全部賣完了,個頭大的都存在冷庫。果樹施的是羊糞,蘋果甜得很,每斤四五元,根本就不愁銷。”李彩霞說,自己在山下租的冷庫里除了自家五六萬斤蘋果外,還儲存著親戚、鄉鄰家的蘋果,一共16萬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蘋果種植,讓果農家家戶戶嘗到了致富的甜頭。“我小兒子去年考上了長春大學,我們兩口想好了,將來小兒子大學畢業后在哪里工作,我們就在哪里給他買房子。”李彩霞的嫂子蔡景云說,這是過去不敢想的事,但現在有這樣的底氣。

蔡景云說話的底氣,來源于靈寶市堅持發展特色產業不動搖的結果。

以寺河鄉為例, 該鄉的6萬余畝果園年產優質蘋果1億公斤,果農家家戶戶依靠蘋果種植,過上了好日子,很多農戶在鄭州、西安以及三門峽、靈寶城區買了新房、小轎車。

以寺河鄉蘋果主產區為龍頭,靈寶市堅持蘋果的主導產業地位不動搖,不斷提升品質,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靈寶蘋果”品牌價值突破196.52億元。

靈寶蘋果先后榮獲中國十大名優蘋果、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強、“中國綠色蘋果之鄉”等稱號,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除了靈寶蘋果這張擦得亮、叫得響的“金字”招牌,菌、煙、藥、牧等特色產業也正在撐起靈寶鄉村振興的一片“艷陽天”。

“每畝煙田平均施2立方米農家肥,另加100公斤有機肥、25-35公斤鉀肥,同時推廣生物菌肥,改善土壤微生物環境,調節土壤活性……”劉小朝是靈寶市朱陽鎮吳家垣村黨支部副書記,2003年以來任村里的煙葉專干。這不,趁著這段村民閑下來的功夫,又在研究起了種煙的技巧。

作為一名種煙30多年的農民,2022年,劉小朝種了36畝煙,交售煙葉2546公斤,收入16.5萬元,成為當地的致富帶頭人。

“村里的種植面積也從382畝增加到1800畝,年產值翻了30倍!”劉小朝將煙葉產業為吳家垣村帶來的巨變一言以蔽之。

“2022年霜凍絲毫沒有影響我們村65戶煙農的積極性。目前我們已經流轉了600畝土地,新的一年里還要繼續擴大面積。”劉小朝信心滿滿。

據了解,2022年,靈寶市煙葉合同種植面積6萬畝,合同收購量16.5萬擔,完成稅收4395萬元。

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靈寶市結合鄉鎮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區域化布局,突出抓好“類、量、質”三篇文章,持續壯大特色產業。

目前,該市發展食用菌1.34億袋,總產值達到15.1億元;中藥材12.8萬畝,總產量2萬噸,產值2.2億元。

山藥、洋姜、蓮藕……在沿黃西閻鄉農戶家里,優質的蓮藕、山藥正在吸引各地客商紛紛前來收購,火爆交易。這些特色產業不僅鼓起農民的“錢袋子”,更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一條好路子。

郭淑玲是西閻鄉西邱村的種植大戶,2022年流轉土地100畝,種植洋姜,畝收入三四千元,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眼下,該市深入推進沿黃鄉村示范帶建設,正在聚力打造集現代化特色農業發展先行區、綠色生態農業發展引領區、沿黃鄉村基礎設施優化樣板區、沿黃鄉村治理提升示范區等“四區融合”的沿黃鄉村振興示范帶,發展鄉村旅游、文化體驗、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因地制宜探索多種融合方式,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受益。

蘋果銷售、小雜水果栽植、香菇采摘、煙田規劃、中藥材種植……隆冬時節,靈寶市鄉村處處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勾勒出一幅迷人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作者:邢博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帥杰

標簽: 種植面積 家家戶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