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為確保能源供給安全與清潔利用,在9年前提出了能源革命的戰略。而能源要革命,必須打通它的“任督二脈”:督脈自上而下,推行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技術;任脈自下而上,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比例。
但是在自然環境中,風力時大時小,天氣有晴有陰,這些設備發出的電可能時有時無,這會給電網的調度帶來多大難度?當今社會,一天停電一次都會令人抓狂,更何況隨時停電的達謨克利斯之劍時刻高懸?
因此打通任督二脈,中國乃至世界的能源格局將會徹底發生變化。其中儲能技術是亟需突破的核心關卡。
(資料圖)
什么是儲能?為什么需要儲能?
其實關于儲能是什么很好理解,說白了就是電力系統的“充電寶”。而為什么要發展儲能,核心的關鍵是儲能可以讓新能源真正實現能源革命。
迄今為止,世界共經歷了4次能源危機,人類逐漸厘清了能源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乃至國力競爭之間的關系。
解決能源危機的辦法既需調配,又需消納,而儲能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一方面,通過儲能“頂峰”作用可保障能源安全供應,另一方面通過儲能的“調峰”作用可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從而達到削峰填谷,驅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終極目標。
為大力發展儲能,國家在《“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
很多城市在推進“新能源+儲能”新模式時,也會強制要求清潔能源基地建設須配套20%的儲能規模。內蒙古、新疆等一些新能源占比較高的省份,甚至要求配時長4小時以上儲能設施。
而有了儲能,新能源可以自由并網,風機可以隨意轉動而不限電,微網系統讓社區更安全,智能電網不在流于概念,能源互聯將會輕松實現,有了儲能,我們更可以像在淘寶網上買衣服一樣購買電能。因此儲能是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關鍵一環,是能源利用方式變革的支點。
在用戶方面,儲能最常見的應用是利用峰谷電價差進行套利。具體來說,通過在低電價時給儲能系統充電,在高電價時給儲能系統放電,可以實現峰谷電價差套利,降低電力成本。對于大型工業企業來說,也可以利用儲能在負荷高峰時放電,從而實現降低產能電費。
技術路徑百花齊放,電化學儲能最受關注
在技術路徑方面,廣泛使用的儲能技術分類方法是基于其儲能形式。儲能可以分為: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熱儲能和化學儲能。
其中機械儲能中的抽水蓄能由于技術最為成熟,目前是儲能市場上應用最廣、占比最高的技術,但是抽水蓄能對于地理條件的依賴度高。
盡管多重技術路徑頗有百花齊放的態勢,但鋰離子電池在新型儲能應用上仍占據絕對“C位”。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22年全球新型儲能累計裝機中,鋰離子電池占比為86.8%,備受資本關注的鈉離子電池和液流電池僅為1.3%和0.9%。
中國的情況如出一轍。2022年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中,鋰離子電池占比為90.7%,液流電池占比為3.5%,壓縮空氣占比為1.9%,其余路徑均分別不超過1%。
從成本角度看,根據光大證券測算,抽水蓄能是當前成本最優的長時儲能方式,技術成熟,各項指標不會再發生明顯的變動;壓縮空氣儲能若實際儲能效率提升到70%,其經濟性有望超過抽水蓄能。
鋰離子電池儲能:隨產業化進程加速和原材料價格回落,鋰離子儲能初始投資成本將逐步下降;鈉離子電池儲能:當初始投資成本降低到1.3元/Wh時,其經濟性有望超過現在的鋰電儲能;液流電池儲能:當初始投資成本降低到2元/Wh時,其經濟性有望超過現在的鋰離子電池儲能。
機構集體看好儲能未來市場空間
對于儲能的未來需求,各大機構可以說是非常看好。甚至有觀點認為儲能就是2019年的光伏,儲能是下一個光伏賽道。
大家的觀點無非是儲能賽道滲透率夠低,滲透率5%,剛從主題投資進入賽道投資階段,后續空間巨大且不可證偽。
過去一直是炒概念,國家強推來配儲,雖然可能賽道里大家跑馬圈地階段搶市場,根本就不賺錢,但是風光的加速發展、儲能的成本快速下降一疊加,剛剛突破性價比奇點,進入了實際被產業認可的賽道投資階段。
而支撐這些觀點的則是儲能的增長數據確實非常快。
從裝機數據看2023Q1淡季不淡,國內儲能裝機2.4GWh,yoy+2105%;儲能中標9.92GWh,其中1、2、3月分別為2.6、3.1、4.2GWh,逐月提升。根據CNESA,中國2023年新型儲能裝機有望達到18.2GW/yoy+149.3%。
國際市場,根據集邦咨詢預測,2023年全球儲能裝機有望達到34.9GW/77.9GWh,按功率計算同比增長71.1%,其中德國有望新增裝機1.58GW/2.84GWh,yoy+23.44%/+40.59%,美國有望新增裝機11.67GW/30.12GWh,yoy+133.87%/+121.8%。
根據CNESA、億歐智庫,全球2025年儲能新增裝機容量有望達348GWh,若以2022年新增儲能結構折算,全球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有望達257.8GWh,2023-2025年的3年CAGR高達69.1%。其中,中國新型儲能2023-2027年有望共新增125.3GW,5年CAGR為44.2%。
大量玩家涌入,但大部分或許只是陪跑
雖然國內儲能市場仍在保持高速增長但市場主體增長更快,導致目前市場上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
畢馬威和中電聯聯合發布的一份行業研究報告提到,僅2022年國內成立了3.8萬家儲能相關企業,是2021年的5.8倍。
2022年以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比亞迪、鵬輝能源、欣旺達、蜂巢能源和海辰儲能等電池企業密集公布了產能建設規劃、項目簽約、開工、投產等動向。
除專業電池廠商外,還有不少跨界儲能的企業。據統計,2022年,超20家上市公司跨界涌入儲能賽道,其中不乏行業龍頭,如美的集團、中核鈦白等。
并且現實中,儲能市場雖然仍處于發展早期,但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競爭格局,市場集中度并不低。
根據CNESA和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年國內電化學儲能系統集成商CR10(前10名的市占率)就已超過75%。
這也意味著,新進玩家需要從電池巨頭中搶奪市場份額。
儲能最終還是產品力的比拼
可以預見的是當熱潮退去之后,行業將進一步優勝劣汰,會逐漸形成和出現主流方案,只有在性能、成本、安全、技術上具備優勢的企業才能脫穎而出,第一集團軍(前10名)占據絕大多數市場空間。而后,產業進入充分的市場化,進入更為實在的技術、產品、供應鏈與品牌的競爭。
而決定誰能留在第一梯隊的核心還是技術優勢所帶來的差異化產品力。目前電化學儲能行業的技術競爭,多集中于鋰電池研發的“軍備競賽”,聚焦儲能電芯的競速升級。
電芯作為電池中的電能存儲單元,相當于儲能系統的心臟。它必須具備較高的能量密度,其循環壽命也直接影響著產品的整體壽命。追求電芯的更大容量、更高循環次數,便成為了當前儲能行業的一大主流趨勢。
在今年的SNEC展會上,以寧德時代為例,繼寧德時代宣布攻克12000次超長循環壽命電池,并帶動各企業紛紛推出超12000次循環壽命的儲能產品之后。本次展會首日,寧德時代又發布了系統循環壽命可達15000次的全球首個零輔源光儲融合解決方案。
寧德時代儲能方案總監唐志堯介紹稱該系統使用高溫電芯技術,有效提高儲能高溫環境適應性,無需冷卻,解放儲能電池對外部輔源電源的依賴,實現光儲同壽。
寧德時代儲能的技術優勢也反映在了其財報上,2022年,寧德時代儲能電池系統業務營收449.8億元,同比增長230.16%,為所有業務中增速最快板塊,占營收比重為13.69%。
對比過往,2021年其儲能業務營收136.24億元,占營收比重為10.45%。2020年其儲能業務營收19.43億元,占營收比重為3.86%。兩年間,寧德時代儲能業務營收增長超20倍,業務比重增長超3倍。
SNE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122.2GWh,同比增長175.2%,其中寧德時代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市占率為43.4%,約53GWh,較2021年同期提升5.1個百分點,連續兩年排名全球第一。
因此即便玩家瘋狂涌入,但有著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依然會享受到更大的市場蛋糕。
光儲未來或將深度融合發展
而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光伏與儲能兩者密不可分,光儲一體化也正在加速發展。從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來看,光儲深度融合已從未來變成了現實。
在“新能源+儲能”的固定模式下,光伏、儲能企業正在普遍加深光儲一體化布局,以期面同時吃下兩塊蛋糕。同時憑借自家產品的標準化優勢,依靠一體化的光儲解決方案提高產品競爭力,樹立品牌壁壘。
在此次SNEC展會上,從光儲結合邁向光儲深度融合的趨勢非常顯著。
最直觀的是,各大光伏、儲能企業的展臺上,往往都是一半光伏、一般儲能,甚至在兩領域同時發布新品。
如晶科能源不僅攜TigerNeo系列高效組件、晶科晶彩BIPV系列產品亮相展會,還帶來了新一代電力儲能系統,包括工商業SunGiga和源網側SunTera。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隆基綠能等組件龍頭也都有重要儲能系統推出。
有少數商業模式跑出,但缺少一個通用的模式
最后從行業整體看,缺少一個通用的商業模式是困擾儲能長期發展的關鍵。當前還沒有一套完整、明確的盈利模式,使儲能可以在全國或者說各應用場景下都通吃。
目前發展較好的模式如國內工業用戶側儲能項目的商業化應用增長較快。有些行業專家稱,2023年為工商業儲能發展的元年。
從數據看,23年1月各地電網代理購電電價的峰谷價差呈增大趨勢。從邊際變化看,進入23年,峰谷價差超過0.7元/kWh的省市數量增多 (尖峰-谷時價差超過0.7元/kwh的省市由22年7月的6個上升至23年1月的18個);橫向看,各地分時電價的峰谷比亦有持續拉大,典型如河南由22年的0.72元/kwh上升至23年1月的1.021元/kwh。
(圖片來源:儲能公眾號,用戶側儲能電站盈利模式分析文章)
每天一充一放下儲能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約為0.63元/kwh,當峰谷電價差大于儲能LCOE,工商業儲能投資具有經濟性,即在峰谷價差不斷增大的趨勢下,全國范圍內已有越來越多省份的工商業儲能具備了經濟性。此外,對大工業用電而言,安裝工商業儲能能有效降低兩部制電價的兩部分電費支出。
在滿足每天兩充兩放基礎上,以浙江為例,當前該省峰谷差約為1元/千瓦時,工商業儲能每天兩充兩放,再結合電芯和系統價格的走勢,已經可以實現較高的回報水平,部分項目內部收益率(IRR)達到16%,個別優質的項目甚至超過了20%,基本上小于五年或者五到六年左右回本,盈利狀況較好。
(圖片來源:儲能公眾號,用戶側儲能電站盈利模式分析文章)
雖然理想狀態下的用戶側儲能收益模型是很可觀的,但實際情況更為復雜。
首先各地推進用戶側儲能的難度系數仍然存在很大差異。例如,浙江、廣東和江蘇蘇南的用戶側儲能相對容易推進,而其他大部分省份,尤其是西部地區推進起來則較困難。這種現象歸根結底還是由于不同地區的峰谷電價差異。
其次這要求工商業用戶的用電曲線與電網的負荷曲線趨于一致。也就是說,在電網的尖峰電價時段正好是企業用電量最大的時候,這時候才是適合做儲能的。反之,若尖峰電價時段企業本身的用電量就不大,那么收益也就不明顯。
最后,國內的工商業電價很多采用的是兩部制電價,即結合與容量對應的基本電價和與用電量對應的電量電價共同決定電價。如果一家企業24小時的用電曲線比較平穩,那么在谷時電價時段可能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是企業的變壓器都用在企業自身生產所需的負荷上了,沒有多余的容量給儲能系統進行充電;二是即使有多余的容量,也可能增加企業所繳的需量電費,固定時段內的最大需量電力因為儲能的加入而增加了。
因此如何給予用戶和投資方可觀的收益、如何保障產品的硬件安全和數據安全,是在用戶側儲能走向更普及前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綜上:
1.儲能需求的大頭目前仍是政策強制配儲所帶來的,還沒有一個通用的市場化商業模式出現;
2.在一眾技術路線中,電化學儲能中的鋰離子路線當前最被看好;
3.雖然有大量玩家涌入,但行業龍頭如寧德時代的份額依然在提升,鋰電池技術門檻較高,先行者技術優勢明顯,在鋰電池技術路徑下,新進的儲能企業很難打破原有格局;
4.光伏企業紛紛布局光儲一體化,未來光伏龍頭和動力電池龍頭或許將聯手瓜分儲能市場蛋糕。
參考資料:
1. 《儲能“內卷”真相》,錦緞研究院
2. 《儲能產業格局的標桿及走向》,Mr蔣靜的資本圈
3. 《爭議儲能:80%的系統集成商明年會倒下?》,36碳,王方玉 蘇建勛
4. 《頭部動力電池企業儲能系統“躍進”》,高工鋰電
5. 《SNEC儲能觀察: 從軍備競賽邁向差異細化的多元競爭》,中國電力網,星球儲能所
6. 《用戶側儲能江湖的危與機:兩大考驗“擋”在路上|深度》,第一財經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無愁河的浪蕩漢子”黃永玉走完嬉笑人生中新社北京6月14日電
2023-06-15 10:50
原標題:人藝新戲《晚安,媽媽》即將上演(主題)兩位女演員撐全場(副
2023-06-15 10:51
原標題:多地皮影戲班齊聚“中國皮影之鄉”:好戲又開場中新網蘭州6月1
2023-06-15 08:44
原標題:關于上海和上海人還有更多面的藝術呈現方式電影中的梅到底是一
2023-06-15 08:36
原標題:北京人藝打造女性題材話劇《晚安,媽媽》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
2023-06-15 08:36
原標題:閩南小城漳州攜閩越遺存亮相上海帶來“山海之約”中新網上海6
2023-06-15 08:37
原標題:《全員加速中》全新改造后重回熒屏(引題)AI助力生存挑戰類綜
2023-06-15 08:46
原標題:大型海洋人文紀錄片|《走向深藍》第四集《藍色夢幻》海洋孕育
2023-06-15 07:43
原標題:《愛與尊嚴的時刻》:對話13位極具影響力的當代文學名家工人日
2023-06-14 22:45
原標題:激活青年潮流文化,《中國說唱巔峰對決2023》書寫華語說唱熱愛
2023-06-14 21:41
原標題:觀眾與舞者同臺(主題)瑞士約書亞·蒙登舞蹈團亮相(引題)解
2023-06-14 16:56
原標題:天津理工大學(引題)木雕博物館開館(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
2023-06-14 15:47
6月13日,瑞士約書亞·蒙登舞蹈團的演員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實驗劇場表
2023-06-14 15:54
原標題:星海音樂廳25周年開啟華彩篇章(引題)兩部《黃河》輝映精彩紛
2023-06-14 15:44
原標題:倒計時七天!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開幕在即工人日報-中工網
2023-06-14 15:51
原標題:國家科技傳播中心“首展”開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哲雯在第
2023-06-14 15:32
原標題:百人競技剁蕎面延安日報訊(記者劉小艷通訊員張娜)“又是膾炙
2023-06-14 14:42
原標題:重新發現非遺匠心之美《非遺新傳》帶你看→泱泱華夏、源遠流長
2023-06-14 14:34
原標題:非遺里的中國(引題)一個字符一首情歌壯族的“歌譜”太特別(
2023-06-14 14:45
原標題:300余件攝影作品展示京津冀文化遺產之美(引題)北京國際攝影
2023-06-14 14:48
原標題:當網絡犯罪分子遇到颯爽女檢察官(引題)熱播劇《公訴》拓展司
2023-06-14 14:55
原標題:第18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將在南寧舉行共謀智慧圖書館建設合作
2023-06-14 13:53
原標題:“安陵容”轉型大銀幕(引題)陶昕然新片《夾縫之間》獲好評(
2023-06-14 12:40
原標題:第二季《中國好聲音》亞軍張恒遠因病去世,年僅36歲新民晚報記
2023-06-14 11:54
原標題:《閃電俠》大銀幕沉浸見證閃電俠“沖破光速”新民晚報記者孫佳
2023-06-14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