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3、《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4、《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5、《秋日》
宋·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6、《秋詞》
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7、《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8、《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舟雪。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3、《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4、《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5、《山中雪后》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6、《觀雪》
宋·楊萬里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7、《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8、《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3、《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4、《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5、《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6、《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里白沙堤。
7、《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8、《春游湖》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1、《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3、《孟夏》
唐·賈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4、《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5、《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6、《聞蟬》
唐·耒鵠
綠槐影里一聲新,霧薄風輕力未勻。
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7、《夏日六言》
宋·陸游
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8、《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市《泊船瓜洲》)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唐】孟浩然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秀:秀麗。屯:駐,聚集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玉樓春》【宋】宋祁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玉樓春》【宋】辛棄疾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唐】杜甫
1、別院深深夏篥清,石榴開遍透簾明。——蘇舜欽《夏意》
2、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3、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4、雨停荷芰逗濃香,岸邊蟬噪垂楊。——閻選《臨江仙·雨停荷芰逗濃香》
5、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張耒《夏日三首·其一》
6、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顧太清《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7、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白樸《天凈沙·夏》
8、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盧照鄰《曲池荷》
9、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李白《折荷有贈》
10、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11、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12、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
13、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張元干《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14、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白居易《采蓮曲》
15、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16、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蔡確《夏日登車蓋亭》
17、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19、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陸游《幽居初夏》
20、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李商隱《贈荷花》
21、幾人圖在凌煙閣,曾不交鋒向塞沙?——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22、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23、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張炎《疏影·詠荷葉》
24、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25、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26、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
27、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8、不管垂楊珠淚進,滴碎荷聲千頃。——王夫之《清平樂·詠雨》
29、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30、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杜甫《為農》
31、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巖巖羞戴石榴花。——關漢卿《大德歌·夏》
32、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33、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34、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李白《夏日山中》
35、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張養浩《水仙子·詠江南》
36、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37、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38、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39、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40、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蔡確《夏日登車蓋亭》
41、擁紅妝,翻翠蓋,花影暗南浦。——高觀國《祝英臺近·荷花》
42、荷芰風輕簾幕香,繡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閑掩舊瀟湘。——顧敻《浣溪沙·荷芰風輕簾幕香》
43、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44、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45、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杜甫《夏夜嘆》
46、幽賞未云遍,煙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47、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48、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49、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李商隱《贈荷花》
50、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陸游《幽居初夏》
51、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52、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賜衣》
53、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54、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四》
55、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56、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57、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58、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59、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蘇舜欽《夏意》
60、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蕭綱《采蓮曲》
61、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62、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關漢卿《大德歌·夏》
63、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王維《渭川田家》
64、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
65、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白樸《得勝樂·夏》
66、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凄涼不可聽。——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67、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李白《西施》
68、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李商隱《贈荷花》
69、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李白《折荷有贈》
70、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子午古道游記劉兵我的家鄉在陜南石泉,子午古道貫穿縣境。然而,由于地遠路險,一直未曾游覽,直到最近才得償所愿。初春時節,我和親
2023-03-19 05:56
原標題:《燕喜魚樂·軸》惲壽平[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惲壽平(1633~1690)清朝初期著名畫家,初名格,字壽平,開創了常州畫派,位列“清
2023-03-19 05:39
原標題:新派青年帶著自信與創意,用全新理念詮釋傳統文化——(引題)時代的風吹到他們所熱愛堅持的事情上(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娜閱
2023-03-19 05:36
【視線】原標題:演唱會回來了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搶票幾點開始,幾點結束”,上月底,周杰倫2023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在多
2023-03-19 05:48
原標題:春雨——致母親趙國培一串串珍珠,一點點春光,一滴滴關愛,一絲絲厚望。萬縷恩情,千里良田沃野,千線溫潤,萬座遠山心房。灑給世上
2023-03-19 05:51
“考古札記”原標題: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引題)“生活中的遺址博物館”(主題)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集保護設施建設、考古研究、
2023-03-18 10:43
原標題:《臍帶》用母愛溫暖浸潤觀眾心靈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由青年導演喬思雪執導的文藝片《臍帶》今天上映,在春日時節用母愛的溫暖浸
2023-03-18 10:40
原標題:《雷霆沙贊!眾神之怒》內地上映北京日報訊(記者王金躍)由新線影片公司出品的最新DC超級英雄電影《雷霆沙贊!眾神之怒》昨天在中國
2023-03-18 10:55
原標題:打破對亞裔的偏見,他和楊紫瓊一起戰斗(引題)關繼威:夢想這東西,你得信(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夢想是你一定要相信的東西,我
2023-03-18 09:39
“傳承之光”原標題:古城“重現”,是這樣干出來的核心閱讀明太原縣城始建于1375年,比故宮還“年長”31歲。當地人都管它叫“古縣城”。2011
2023-03-18 09:49
原標題:風靡一時的福爾摩斯形象,是如何創造出來的?中新網北京3月18日電(記者上官云)福爾摩斯,是很多偵探小說愛好者很熟悉的名字。嘴叼煙
2023-03-18 09:50
原標題:聽文物講故事丨摩崖題刻“透露”:有誰在杭州西湖“到此一游”“蘇軾王瑜楊杰張璹同游天竺過麥嶺”,在西湖南山大麥嶺,巖壁上的一方
2023-03-18 05:56
原標題:涿州王洛賓故居近日對公眾開放(引題)“他讓絲綢之路上的民歌傳唱四方”(主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潔)3月14日,位于
2023-03-18 05:56
【作品廣議】原標題:找啊找啊找亮點肖承森經常寫總結的朋友,大多熟諳一個技巧,這便是尋找和發掘亮點。亮點,或許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成績;亮
2023-03-18 05:33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9期)越界廣東蘇永勝智能的套路吉林孫德民歸陜西姬大利問題出在哪陜西李天躍變成現實黑龍江王真炫江蘇陳景凱植“
2023-03-18 05:40
原標題:全村都愛“玩泥巴”5歲男孩成“傳人”楊文明符皓楊光林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碗窯村是云南省著名的“陶器之鄉”,該村有著近300年
2023-03-17 18:44
原標題:文化和旅游部:“2023非遺品牌大會”將于本月在廣州舉辦文化和旅游部今天上午召開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23非遺品牌大會”
2023-03-17 16:53
原標題:文化和旅游部:推動中國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我國是傳統工藝大國,相關非遺項目眾多。在今天(3月17日)上午召開的文化和旅游部第一
2023-03-17 16:33
原標題:舞劇《五星出東方》“歸鄉”和田(主題)主創為當地演員進行教學指導(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3月12日至19日,由京新兩地聯合出
2023-03-17 11:45
原標題:“通草花女孩”王蘊玉:堅持熱愛終見花開前段時間,在江蘇揚州,95后女孩王蘊玉在網上火了。她用中藥材通草做出的花栩栩如生,讓人難
2023-03-17 11:49
原標題: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將于3月25日至26日在山西太原舉行3月17日,國家文物局召開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全國行業職業
2023-03-17 11:42
原標題:第十一屆全國雜技展演在濟南開幕58部作品精彩上演3月16日,第十一屆全國雜技展演在山東濟南開幕。開幕式后,全場觀眾共同觀看了由山東
2023-03-17 11:41
原標題:2022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3月17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2022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
2023-03-17 11:36
原標題:《讀者》雜志250余幅精品插圖首展亮相在插畫中回味“心靈讀本”之美北京日報記者安旭東攝《讀者》雜志創辦于1981年,40余年來在海內外
2023-03-17 10:44
原標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研討會在國博召開今天(3月16日),“盛世修典賡續文脈再鑄輝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研討會”在
2023-03-17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