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青海省海東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推進重點領域信用監管工作

時間:2022-04-13 14:14:53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切實推動信用監管與重點領域監管工作深度融合,以信用賦能市場監管,青海省海東市市場監管局持續強化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信用監管工作。

實施清單管理,梳理建立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企業清單,進行動態管理。目前,全市共有獲證食品生產企業162家,藥品經營企業405家,二類醫療器械備案企業316家,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42家,同時從事第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12家,特種設備氣瓶充裝許可證企業37家。強化重點領域企業信息歸集公示,按照“誰產生、誰提供、誰負責”的原則,實現重點領域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等信用信息及時歸集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2021年以來全系統行政處罰的247起案件全部公示。強化事前防范和事中監管,提升重點領域監管效能。統籌推進重點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相結合,提高問題發現能力。加大事后失信懲戒力度,提高重點領域違法成本。加大誠信宣傳力度,發揮信用導向作用。

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重點領域信用監管工作。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立足市場監管事業長遠發展,充分認識強化企業信用監管對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高市場監管效能、優化海東營商環境的重要意義,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不斷推動監管模式由被動監管向主動監管轉變、由治標向治本轉變、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轉變。

二是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協同推進監管工作落實落細。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緊緊圍繞重點工作部署,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壓實責任、協同推進。信用監管條線抓好涉企信息歸集公示基礎工作,抓好統籌協調和基礎制度設計,保障各項工作任務順利實施;重點領域監管條線擔當起主體責任,厘清監管對象底數,全面落實重點領域清單制度,擺脫原有監管路徑依賴,將信用監管貫穿到行業管理的全鏈條,切實用好信用監管“工具箱”;圍繞重點領域信用監管智慧化,加快推進信息系統改造建設,讓系統功能有效銜接,讓信息數據暢通無阻。

三是進一步抓好制度執行,提升重點領域監管效能水平。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管行業就要管信用、管業務就要管信用”的原則,嚴格落實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和信用修復等相關制度規定,真正做到“讓守法誠信者一路暢通,讓違法失信者寸步難行”。要不斷探索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切實將信用監管融入到重點領域監管的各個環節,以信用賦能監管,最終提高監管效能,切實保障重點領域安全。

下一步,海東市市場監管系統積極探索建立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以信用約束手段有效推進重點領域市場監管,努力使信用監管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事前防范和事中監管、事后失信懲戒等方面,積極推進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形成數據歸集對接自動便捷、信用風險分類科學精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突破創新、信用修復協同高效的具有海東市特色的工作模式。著眼于構建長效治本機制,提升信用監管智慧監管水平,持續用力,落細措施,嚴守底線。

(供稿:青海省市場監管局)

標簽: 市場監管 經營企業 企業信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