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廣東省東莞市市場主體突破150萬戶

時間:2022-04-25 14:13:33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市場主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穩就業擴就業的頂梁柱。2022年第一季度,廣東東莞新登記市場主體64028戶,日均新增市場主體711戶。截至4月15日,全市實有市場主體150.27萬戶,同比增長10.89%。其中,企業70.33萬戶,同比增長12.12%;個體工商戶79.94萬戶,同比增長9.83%。市場主體總量約占全省10%、全國1%,居全省地級市第1。東莞深化“互聯網+”全鏈應用,實現開辦企業便利化的線上線下集成聯動,推進“證照分離”和“一網通辦”改革,通過準入、準營流程雙優化、雙提速,打通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難點堵點,著力培育和壯大各類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增速平穩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東莞是商事制度改革的策源地和先行地,自2012年商改推開以來,東莞率先推出了住所信息申報、新業態企業集群注冊、全程電子化登記等便利化措施,市場主體持續保持高基數上的高增長態勢。商改推開前的2011年底,全市市場主體僅50.61萬戶。2017年12月,東莞市場主體突破100萬戶,其中企業41.4萬戶。

貫徹落實國家、省“放管服”改革部署,東莞圍繞“極簡審批”“準入即準營”目標,堅持深化改革不停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協同,通過厘清“證”“照”功能關系,推動市場準入、準營與退出全鏈條便利化,推動市場準入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全市市場主體實現穩步快速發展。今年4月份,東莞市場主體突破150萬大關,企業突破70萬大關。

從主體結構來看,目前,東莞共有企業70.33萬戶,其中內資(非私營)企業3.75萬戶,內資私營企業64.91萬戶,外資企業1.53萬戶,企業占全市市場主體的46.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全國為31.5%),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為44.8%),市場主體結構不斷優化,質量穩步提升。

從行業結構來看,全市市場主體數量排名前三位的行業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67.95萬戶,占全市市場主體45.22%;制造業31.25萬戶,占全市市場主體20.8%;住宿和餐飲業14.38萬戶,占全市市場主體9.57%。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等生活性服務業比重最大,立市之本的制造業仍占據主要位置。

全市五大支柱性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業、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食品飲料加工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實有市場主體17.46萬戶,同比增長12.8%,約占制造業市場主體的55.87%。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和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體量最大,分別為11.42萬戶和3.34萬戶。東莞各類制造產業穩步發展,特別是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迅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以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表現亮眼,近半年來平均每月新增1367戶,累計達7.14萬戶,同比增長19.85%,比全市市場主體平均增速高8.96個百分點。登記數據顯示,東莞不僅市場主體規模不斷壯大,新業態、新動能也得到快速增長,尤其新興生產性服務業增勢強勁,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互聯網+”全鏈應用

打造市場準入便利化場景

市場主體發展是東莞營商環境優化的縮影。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拓展“互聯網+”全鏈應用,實現線上線下集成聯動、準入準營同步提速,全面推進告知承諾制,打通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難點堵點。目前,東莞已將企業開辦流程中的商事登記、印章刻制、稅務辦理、社保登記、公積金辦理融合為1個環節,只需1個工作日即可完成。

東莞以全程網上辦改革為突破口,推動窗口業務線上辦、線上業務智能辦,全省率先實現事前業務咨詢、事中商事登記、事后企業檔案查詢全程電子化閉環。上線“市監咨詢易”業務咨詢微信小程序,將咨詢窗口從辦事大廳遷移到群眾掌心,群眾足不出戶、無需通話即可獲取業務咨詢、資料獲取、進度查詢等智能服務,大大提升了群眾咨詢業務便捷度。在全省率先引入人臉識別與電子營業執照作為商事登記電子簽名,解決銀行數字證書不兼容問題,國內自然人和企業只需一部智能手機即能順利完成網上登記電子簽名和辦理商事登記,網上辦事再無門檻。上線企業登記檔案網上查詢系統,群眾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查詢企業檔案,并提供可防偽識別的線上查詢打印服務。系統上線以來,查詢量突破82萬次,其中年查詢量達55萬次,是窗口一年查詢量的18倍,解決了群眾查檔擁擠問題。

圍繞“企業開辦”一鏈辦理過程中的難點、堵點,東莞持續發力,建設線上線下一體化聯動政務服務體系,形成市場主體“全程網辦為常態、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服務格局。上線東莞市企業開辦一網通辦系統,強化企業開辦涉及的部門數據歸集與共享,實現商事登記、稅務、社保、公章、公積金、社保等業務“一個環節、一表申請、一網通辦、一窗通取”,辦理時間和流程大幅縮減,最快半天領取執照。推出“粵商通”手機端涉企服務平臺,通過手機登錄即可完成企業開辦完整流程,全面拓展市場主體登記應用場景,大大降低了申請人的經濟和時間成本。聚焦疫情助企紓困,創新推行窗口特色服務,通過政務服務事項“延期辦”、保障企業運轉順暢“遠程辦”、防疫物資器械備案“加急辦”等便利化舉措,切實解決企業穩產保供實際困難,全力“保主體”“穩發展”。

早于2015年,東莞已實施“住所信息申報+負面清單”改革。在此基礎上,秉承“信任在先”“自主申報”原則,修訂《東莞市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2021年8月1日正式實施。修訂后的住所管理辦法,全面取消負面清單,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登記材料簡化為由申請人承諾取得有利害關系業主的一致同意,實現住所登記領域證明事項全面告知承諾制,破解住所登記改革瓶頸,推進減證便民。率先在全省對“一照多址”進行系統性制度設計,在住所(或主要經營場所)以外設置經營場所的,可提出備案申請,免于辦理分支機構設立登記。統籌經營場所備案管理,確保經營場所備案申請、變更、取消的有關要求與其他審批事項銜接。同時,結合 “二標四實”工作,應用全市統一標準地址庫規范申請,依托市“智網工程”強化后續監管,全鏈條保障住所登記真實、規范。住所登記改革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準入門檻,有效提高企業經營自主性,為市場主體發展松綁減負。

準入、準營流程雙優化、雙提速

今年2月份,東莞出臺了《東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2022年實施方案》,明確直面市場主體需求,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其中,深化“一照通行”涉企審批服務改革、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等列入了2022年重點改革任務。

目前,市市場監管局正會同有關部門,以優化涉企審批服務為“小切口”,大力推行“制度完善+流程再造”,持續推動“準入便利”向“準營提速”縱深發展,實現準入、準營流程雙優化、雙提速。

東莞積極推進“證照分離”“一照通行”改革,印發《東莞市貫徹落實“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方案》《東莞市推進“一照通行”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試點“一照通行”涉企審批服務新模式,搭建市“一照通行”系統,實現多個證照“一次申辦、一表申請、一鍵分辦、一碼展示”。探索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證照一網通辦”,印發《東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推進企業全生命周期證照“一網通辦”實施方案》,從企業開辦、經營許可、變更備案以及市場退出等角度,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經營涉及的證照審批服務進行優化,推進跨部門業務辦理流程加快融合,推動涉企證照“一站式”聯動辦理,全方位提升辦事效能,有效降低了企業辦事成本。

《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于今年3月1日施行,這是我國制定出臺的首部統一規范各類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行政法規,對在我國境內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經營活動的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登記管理作出統一規定,建立公開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市場準入制度。

市市場監管局表示,目前正緊緊圍繞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加快推進全程網辦、全市通辦等便利化改革措施,進一步深化企業全生命周期證照“一網通辦”,全面提升市場主體證照服務效率與服務水平。同時,根據市場主體信用風險狀況,實施分級分類監管,著力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更好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東莞增創“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新優勢,實現經濟在萬億新起點上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支撐。(供稿:廣東省東莞市市場監管局)

標簽: 同比增長 實施方案 生命周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