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傅江平)9月27日,深圳市舉辦2022年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圳品三周年?圳品進山姆活動,以帶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治理,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圳市食藥安辦主任,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出席活動并致辭。
據了解,近年來,深圳在全國率先實施食品安全戰略,以“四個最嚴”為根本遵循,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建立了從田間到餐桌“一道門、全覆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實現深圳食品安全從養殖到生產、流通、消費領域全鏈條監管,確保食品、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治理水平顯著提升。截至目前,深圳已連續6年在廣東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中榮獲A級,成為首個“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并于今年8月13日正式入圍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公示名單。
“圳品”是深圳市在供港食品保障的經驗基礎上,結合國際國內的標準數據比對,以供深食品標準體系為依據而打造的高于國家標準的城市品牌。截至2022年9月,深圳累計搭建供深食品標準體系500個,發布供深食品標準399項,審核通過了252家企業的821個產品成為“圳品”。目前,“圳品”已輻射全國25省114市226縣的361個基地,有效豐富了市民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油壺子。
(資料圖)
深圳市食藥安辦主任,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發表講話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推動“圳品”入駐盒馬、天虹、華潤、沃爾瑪等各大主流連鎖商超、門店以及“圳幫扶”、廣視優品等知名電商平臺,為“圳品”的發展壯大暢通了渠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圳品”已入駐門店超過1000家、黨群服務中心100家,“圳品”上市3年來累計銷售額已超過32億元。
2021年7月,“‘圳品’全鏈條守護‘舌尖上的安全’”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入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經濟特區的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并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學習借鑒。“圳品”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的先行先試典型案例,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明確將參照供深食品標準模式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食品標準體系,并打造大灣區“圳品”。2022年4月,推進“圳品”工程建設成為深圳市人大代表投票決定的深圳市政府2022年要辦好的“十大民生實事”之一。
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朱曉靜發表講話
早在2019年,沃爾瑪旗下大賣場超市業就曾入選首批“圳品”推廣門店。此次“圳品”正式走進沃爾瑪山姆會員店,標志著雙方合作進一步深化,也將為人們提供更多高品質的消費選擇。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朱曉靜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有越來越多優質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走向市民群眾的餐桌,為市民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提供更多的選擇。
啟動儀式上,“圳品”發布了一系列新產品、新標準、新平臺、新力量。其中,54家企業129個產品入選第十批“圳品”,包含數十個來自幫扶地區的“圳品”產品。“圳品”在數量與品類不斷豐富的同時,也有力助力了幫扶地區鄉村振興發展。此次啟動儀式還發布了“圳品”預制菜和圳品餐廳標準,對“圳品”餐廳的創建及管理規范進行了明確。此外,第二批“圳品官”正式集體亮相并接受聘書。
李忠表示,深圳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市場監管和產業服務兩手抓、兩手硬,不斷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同時,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將與社會各界一起,將“圳品”等食品安全民生實事辦實辦好,有力促進食品安全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確保市民群眾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第二批“圳品官”授牌儀式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花開時節動京城·秋“水韻京杭”少兒公益繪展在京開幕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9月27日,“花開時節動京城?秋”——“水韻京杭”大運河文
2022-09-27 16:38
原標題:考古編制遇冷,煙火與遠方當兼得本報記者劉茵近日,“敦煌考古編制崗位無人問津”的話題登上熱搜。近年來,許多大學生加入“考編大軍
2022-09-27 15:31
原標題:以藝術之名來一場“海派城市考古”(主題)全城豐富的藝術資源期待人們珍視,并轉換為創意源泉(副題)文匯報記者范昕沖著雙展齊開、
2022-09-27 15:46
原標題:笛安最新長篇《親愛的蜂蜜》用孩童的柔軟消解成人世界的堅硬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應妮)“80后”旗手作家笛安的最新長篇小說《親
2022-09-27 15:49
原標題:故宮博物院發布提示:憑證入院參觀方便快捷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應妮)故宮博物院27日發布提示,請觀眾務必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原件
2022-09-27 15:29
原標題:張國榮逝世20周年演唱會正在籌備中(主題)前經紀人希望拍電影講述“哥哥”真實故事(副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2023年是張國榮逝世20
2022-09-27 15:45
原標題:著名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任溶溶——(引題)“我一輩子就是為孩子們寫書”(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曹玲娟?人物小傳任溶溶(1923年—202
2022-09-27 09:30
原標題:湖北襄陽米芾后裔迎故宮米芾法帖中新網武漢9月26日電(劉文生張亞婷胡傳林)米芾、蘇軾、歐陽修等名家墨跡作品27日將在湖北省博物館“
2022-09-27 09:34
原標題:科幻還是預言,科幻小說中的想象會成真嗎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 很多科幻作家與其說是預言家,不如說是夢想家。這是一個真事:一
2022-09-27 09:44
“序與跋”原標題:考古是科學也是藝術良渚文化,從1936年施昕更發掘良渚鎮所在的棋盤墳等遺址,并于1938年出版大型考古報告《良渚》開始,就
2022-09-27 09:46
原標題:40多處古建筑在這位老人手中“復活”——(引題)以金相許古建筑(主題)一位古稀老人,傾盡家財買下一座座面臨拆毀的古建筑,并移址
2022-09-27 08:26
原標題: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舉行人民日報濟南9月26日電(記者侯琳良)26日至28日,2022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
2022-09-27 08:44
原標題:故宮日歷又上新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鄒雅婷)近日,2023年《故宮日歷》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舉行。作為故宮博物院的一張文化名片,《
2022-09-27 08:28
原標題:穿越時空與文物對話“盛世回歸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在滬開展中新網上海9月26日電(高志苗)文物承載國運,亦與國脈緊密相連。26日,上海
2022-09-27 08:46
原標題:電影《鋼鐵意志》發布推廣曲《之初》陳思思傾情獻唱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郭冠華)9月26日,由寧海強執導,劉燁、韓雪、林永健、
2022-09-27 08:27
原標題:文學,嫵媚地伴著我王充閭生涯旅寄,暫息蘧廬;一覺俄然,繆斯緣結。隨著閱歷的增加,人們心目中的宇宙會不斷地向外擴張開去;而就個
2022-09-27 07:25
原標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回歸(引題)?新新喜劇,新新喜劇人(主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近日回歸上線,觀眾們歡呼,“我的快樂又回
2022-09-27 07:34
原標題:40余件海外回流文物在上海展出新華社上海9月26日電(記者孫麗萍、黃安琪)“盛世回歸——海外回流文物特展”26日在上海開展,展出清代
2022-09-27 07:42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山東博興縣創新非遺柳編技藝(引題)匠心編柳妙手生花(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蕊?核心閱讀毫不起眼的柳條,
2022-09-27 07:43
原標題:魯迅文學獎得主曾清生談獲獎作品《回鄉記》:堅守人民立場中新網南昌9月26日電(記者吳鵬泉)“人民立場是文學創作的根本遵循,我的《
2022-09-27 07:26
原標題:韓國音樂劇中文版支持文惠卡購票(引題)?《我的遺愿清單》11月來津演出(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記者自天津演藝網獲悉,音樂劇
2022-09-26 15:25
原標題:《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敘事手法創新升級(引題)今晚首期節目解讀《永樂大典》(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昨天,中央廣播電視總
2022-09-26 15:40
原標題:以左權將軍家書為藍本大型歌舞劇《家書》啟動創排中新網太原9月26日電(記者胡健)記者26日從中國革命老區左權縣獲悉,以左權將軍寫給家
2022-09-26 15:40
原標題:“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這句民諺不夠準確——(引題)?用考古發現鋪陳北京3000年建城史(主題)郗志群說到北京城的起源和發展
2022-09-26 15:38
原標題:《唐朝詭事錄》講述8個奇詭故事北京晚報訊(記者李夏至)國產劇又有新類型作品出現了,由楊旭文、楊志剛領銜主演的志怪單元探案劇《唐
2022-09-26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