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天天觀熱點:重慶市南岸區市場監管局四大舉措助力市場主體量增質升

時間:2022-12-23 15:14:30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資料圖)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謝旺江)截至11月30日,重慶市南岸區新發展市場主體1.5萬余戶,其中企業5600余戶,現共有市場主體12萬余戶。今年以來,南岸區市場監管局推進四大舉措,積極改革創新,幫助市場主體解難題、渡難關、復元氣、增活力,全力支持區內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改革成效,釋放市場活力有“招”。一是進一步降門檻。持續推進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減少審批事項,規范審批告知承諾,推行住所告知承諾制,落實“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充分發揮“集群注冊”成效,有效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二是進一步提效率。強化“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四辦”)服務機制,推行“綜合窗口”“容缺受理”,加大電子化力度。持續簡化辦事流程,結合市場監管職能對119項依申請類事項的申請材料進行全面清理,申請材料總數由842項減至446項,減少率達47.1%。三是進一步減成本。不斷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企業開辦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實現了最快4小時辦結,共壓縮辦結時限工作任務112項,壓縮時限比達81.7%,其中50%以上為即辦件達56項。免費為新辦企業提供營業執照、印章、稅控設備、稅票“大禮包”,最大程度減少企業交易性成本,今年以來,累計發放印章5500余套,為企業節約開辦成本550余萬元。

創新工作機制,推動服務提質有“效”。一是創新服務機制。協同區政務服務中心提升辦事大廳軟硬件水平,進一步完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配套設施,通過優化企業開辦自助服務區布局、打造“零距離”審批室等措施提升“企業開辦”體驗感。免費提供市場主體辦照流程咨詢及指引、現場答疑、材料預審等導辦服務,讓群眾“少跑路”,有力提升“大廳辦事”獲得感。二是創新保障機制。疫情期間,啟動登記注冊應急保障方案,創新利用包含無線辦公終端、規范登記材料電子版等要件的“應急盒”搭建網上辦事大廳,保障市場主體登記24小時不打烊。疫情期間,共受理新設、變更、注銷登記1100余戶,接受群眾咨詢電話1800余次。三是創新評估機制。將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任務納入區局作風建設,通過走訪座談、明察暗訪等方式開展專項督查。進一步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暢通平臺舉報、電話舉報、現場接訪等監督渠道,定期研判。嚴格落實“好差評”制度并結合年度目標考核加強結果運用。

統籌寬進嚴管,提升監管效能有“方”。一是形成部門合力。組織召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進聯席會議,進一步落實部門溝通協調機制,推進統一平臺應用,實現監管信息實時共享,加大部門聯合抽查力度,最大限度減少執法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二是探索適度監管。對市場主體未按規定期限公示或者報送年度報告行為,給予寬展期免予行政處罰,對市場主體輕微違法違規及首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不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依法不采取行政強制措施,不予處罰或減輕、從輕處罰。三是穩好市場秩序。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清理規范轉供電違規收費行為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加大轉供電環節違規加價行為執法力度,對涉電力價格違法的7家轉供電主體予以立案查處,已辦結4件,依法責令清退違法多收電費1000余萬元,惠及商戶836家,有效減輕相關小微商戶的用電負擔。

主動靠前服務,支持企業紓困有“力”。一是發揮平臺作用。搶抓時間窗口,利用“沃土質量驛站”平臺,組織區內市場主體開展線上宣講,重點宣講《支持市場主體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內容,圍繞市場主體關心關切的信用修復、證照許可、復檢異議等問題在線解答,有力提振市場信心。二是暢通綠色通道。疫情期間,為盛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容缺受理、加急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為該公司實現車載CT配置,及時參加方艙醫院醫療活動提供有力支持。通過江北區容錯受理、南岸區同步審核方式,為保億榮耀置業(重慶)有限公司完成5000萬元股權出質登記,及時解決企業燃眉之急。三是解決融資難題。大力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出臺支持中小企業貸款貼息等政策,舉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宣講會和對接會,征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息。今年以來,已有2家企業累計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000萬元。

標簽: 知識產權質押 今年以來 工作任務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