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抖音新規:公益類賬號不得進行直播打賞 電商銷售等營利性行為

時間:2023-06-02 10:56:56    來源:網經社    


【資料圖】

6月2日,抖音更新了關于抖音公益內容治理的最新規范。新規明確要求,“公益類賬號,不得進行直播打賞、電商銷售等營利性行為。”

抖音公告稱,平臺一直鼓勵用戶分享生活中的美好和正能量,也希望守護公益的純粹真實。但極個別創作者利用互聯網平臺,試圖以“助農”“助困”“助殘”為由,通過編造不實“貧困生活”“破舊住房”等場景,實施虛假“捐贈救助”等“公益”行為,騙取流量、錢財和愛心,影響惡劣。

據網經社直播電商臺(LIVE.100EC.CN)獲悉,公告顯示,2023年4月至今,抖音已經下架相關視頻1131個,對3518個賬號進行了無限期封禁等處置,并抹除其不當獲取的新增粉絲,取消其變現功能權限。

為防止利用公益不當營銷、傳播不實信息,嚴格打擊和治理偽“公益”行為,根據《慈善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抖音更新公益內容治理規范,并已經開始試運行,將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具體修訂內容如下:

賬號如在平臺發起慈善募捐,主體需持有相關資質并按照規定認證;政府、媒體等其他賬號如在平臺發起慈善募捐,需自身持有相關資質,或與有資質機構聯合進行。

無上述資質的賬號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平臺發起慈善募捐,包括但不限于利用電商銷售等方式變相募捐。

公益類賬號,不得進行直播打賞、電商銷售等營利性行為。

嚴禁以公益為由,博取關注、騙粉騙贊、非法獲利。如發布擺拍、“貧困悲慘”、夸張凸顯社會與家庭矛盾等不實信息內容,或借助發布“助農”“助老”“助殘”“助困”等內容,謀求商業變現。

按照規定認證后的公益類賬號,需由申請機構或個人自主運營,不得交由第三方MCN機構或他人代為運營。

此外,按照規定,公益賬號應內容真實、募捐合規、導向積極。因此公益認證賬號需確保由公益組織、公益從業者直接運營管理,并為賬號的內容質量、畫風規范負責,不得委托第三方MCN機構或他人進行賬號代運營、不得批量生產發布同質化內容。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