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2月26日,“同心篤行,共創長贏——2022年亞馬遜全球開店跨境峰會”開幕。峰會上,亞馬遜全球開店回顧了2022年中國賣家的穩步發展、發布了2023年中國業務戰略重點、宣布亞太區首個賣家培訓中心正式落成,產業上下游各方展示了對中國產品、中國品牌及出口跨境電商賽道的堅定信心,共同積極探索行業發展的“長贏”之道。
據網經社跨境電商臺(CBEC.100EC.CN)獲悉,峰會上,亞馬遜全球開店發布了2023年中國業務四大戰略重點,包括做寬供應鏈解決方案、做深新選品全過程解決方案、做輕品牌全球化出海路徑、做厚本地化服務,同時公布了一系列助力中國賣家實現長遠發展的切實產品與項目。其中,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賣家培訓中心的落成尤為吸引與會者的關注,該中心落戶杭州,將立足中國,輻射越南、新加坡、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多個亞太國家和地區,支持多語種培訓,為賣家打造國際化的學習和交流社區、構筑跨境電商人才培育和儲備的重要基地。
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執行總裁戴竫斐(Cindy Tai)表示:“我們非常榮幸在全球經濟的變局之中,與充滿活力和韌性的中國賣家一起,持續攜手把優質、創新的中國產品帶到全世界。我們相信隨著中國賣家在產品創新、跨境商采、國際品牌、全球布局上的持續投入,隨著亞馬遜在供應鏈、新選品、品牌出海、本地化服務等重點領域推出更多更高效的產品和服務,我們將共同實現長遠的發展與成功。”
一是做“寬”供應鏈解決方案。2023年在物流方面,進一步優化亞馬遜全球物流(AGL),并拓展跨境承運人伙伴方案(SEND),集合多方優勢,為賣家提供具有高性價比、服務穩定、追蹤透明的跨境和頭程物流解決方案。在倉儲管理方面,亞馬遜將繼續拓展在亞馬遜入倉分銷網絡(AWD)等服務上的創新,重點解決賣家入倉和清除冗余庫存兩大痛點,幫助賣家通過促銷、庫存轉移至第三方等方式,便捷管理庫存,提供集成運輸、倉儲和智能補貨功能于一體的柔性供應鏈解決方案。
二是做“深”新選品全過程解決方案。2023年亞馬遜將進一步優化新選品解決方案,幫助賣家提高新選品的成功率和選品全過程的效率。在新選品上線前階段,為賣家繼續升級商機探測器、選品指南針等大數據工具,提供更多維度的數據和分析;上線時,為賣家升級亞馬遜物流新品入倉優惠計劃等福利政策,降低新品測試的風險和成本;上線后,提供多樣化的品牌分析和打造工具,包括品牌分析工具的搜索洞察功能等,幫助賣家提高產品曝光和復購率,并將與全球團隊協作,探索優化新產品搜索結果展示和提升客戶評論獲取的效率。
三是做“輕”品牌全球化的出海路徑。2023年在品牌打造方面,亞馬遜將繼續優化品牌分析工具、管理實驗、買家互動等重點工具的創新,為賣家提供更多維度的洞察、更優的測試體驗、更高效的消費者觸達渠道,進而更高效地呈現品牌故事,提高銷量和復購。在全球布局方面,亞馬遜也將繼續探索全球各站點的增長潛力,推出各站點上線激勵計劃和優惠政策,并不斷優化全球運營和管理工具,在注冊、驗證、Listing等運營方面,化繁為簡,提升賣家全球運營效率。
四是做“厚”本地化服務。亞馬遜全球開店始終秉承對中國賣家的承諾,根據不同區域賣家的細分行業、發展階段的不同需求,夯實亞馬遜在中國的本地化服務。2023年,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將聚焦三大重點,一是正式啟用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賣家培訓中心,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地區賣家的差異化培訓需求,幫助賣家提升跨境電商運營的全方位技能;二是繼續深化和提高在全國不同城市的服務能力,建立一支更懂中國賣家的團隊;三是繼續深入中國各大優勢產業帶,挖掘優質工廠和品牌,幫助地方企業轉型跨境電商,抓住出海浪潮。
最新亞馬遜數據顯示,中國賣家通過亞馬遜18大站點向全球消費者銷售了數十億件商品;使用亞馬遜物流(FBA)的中國賣家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0%,這些賣家的銷售額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品牌型賣家的表現尤為亮眼,過去三年中,亞馬遜上的中國品牌型賣家數量增長近3倍;這些品牌型賣家的銷售額,在過去一年里實現雙位數增長,在過去兩年的年復合增長率,較非品牌賣家平均高50個百分點以上;同時,中國賣家在產品品類、技術創新、出海站點、品牌類別和業務類型等方面表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亞馬遜從全球創新和本地賦能兩大維度發力,支持賣家抓住變局中的商機。在全球創新層面,根據中國賣家的實際需求和痛點,推出了一系列項目和產品創新,其中包括廣受賣家歡迎的商機探測器、亞馬遜入倉分銷網絡(AWD)、亞馬遜物流跨境承運人伙伴方案(SEND)、賬戶狀況評級(AHR)、品牌分析工具、買家互動、Prime會員早享日等。在本地賦能層面,陸續在10個城市開設了辦公室,輻射全國數百個產業集群,并積極根據當地賣家的優勢產業、發展階段的獨特需求,開發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專屬賣家服務和項目。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煥發生機活力(引題)已建設非遺工坊2500余家(主題)“一邊照顧家人,一邊在閑暇之余做點苗繡賺些錢,還能傳承中華
2022-12-26 11:50
原標題:陜西西安:?(引題)小劇場蓬勃發展的三大“燃”動能(主題)中國文化報駐陜西記者?秦毅在古城西安,近年來,小劇場提速發展,在展
2022-12-26 10:45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穩居北美周末票房榜首中新社洛杉磯12月25日電(記者張朔)雖現較大跌幅,《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
2022-12-26 10:47
原標題:國風動漫如何激活傳統文化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王偉杰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四屆動漫獎獲獎名單。經申報、評
2022-12-26 10:50
原標題:成都圖書館“閱讀+”:(引題)發揮“破圈”之力創造“喜閱”時光(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四川記者付遠書近日,四川成都圖書館攜手成都市
2022-12-26 10:43
原標題:手工藝的“新國際化”杭間今天看來,作為中國具有文化意義上的工藝美術,如何走出一條新的國際化道路,這個問題值得所有工藝美術家思
2022-12-26 10:47
原標題:全景式展現文學大師人生路(引題)凌宇《沈從文傳》典藏版面世(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今年12月28日是沈從文誕辰120周年紀念
2022-12-26 09:35
原標題:非遺“二代”接棒百年技藝:萬物皆可“漆”中新網貴州大方12月25日電作者周燕玲見到非遺“二代”高焱時,他正忙著向客戶介紹大方彝族
2022-12-26 09:53
原標題:廣西文物攝影師十余載彎腰“定格”歷史讓文物“活”起來中新網南寧12月25日電作者黃令妍陳冠言王以照步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辦公區
2022-12-26 09:38
原標題:歷史現實題材交相輝映敘事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引題)2022哪部電視劇讓你哭了笑了(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對于年底的很多
2022-12-26 09:41
原標題:2022王蒙梁曉聲書寫“不老的青春”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恩杰2022年,73歲的梁曉聲和88歲的王蒙寶刀未老,繼續為青春謳歌。七旬梁曉聲
2022-12-26 09:37
原標題:電影市場緩慢復蘇,期待更多優質影片上映讓觀眾找回光影的感動——(引題)影院回來了嗎?(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閱讀提示
2022-12-25 07:50
【藝評】原標題:“梅開二度”,我們還可以期待胡歌云外剛上任時昂首挺胸,幾集后慢慢有些駝背。在電視劇《縣委大院》里,胡歌演活了一位基層
2022-12-25 07:37
原標題:被詩注視的歷程——品讀《越過山頂的太陽》木汀《越過山頂的太陽》(浙江文藝出版社)是俞敏(筆名肅其羽)的新詩著,是一部既有個人
2022-12-25 05:45
【新書榜單】原標題:生活的符號?文明的記憶《長城的故事》[英]威廉·林賽著吳琪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本書精心選取了與長城有關的50件
2022-12-25 05:36
【高談闊論】原標題:剪不斷理還亂的剔書劉建民時近歲末,哩哩啦啦前后歷時大半年的蝸居裝修總算結束了。其實早就有裝修的念頭。只是因為單位
2022-12-25 05:48
原標題:每顆星都值得被看見時斕娜《勞動者的星辰》(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書,作者稍顯特殊:布展工、育兒嫂、地攤小販、頂棚匠、業余演員··
2022-12-25 05:40
原標題:冬日里溫馨的書店近日,記者途經海淀,看到“不再繁華”有些日子的中關村顯得很是冷清。也許是疫情的原因,也許是寒冷的天氣,街面上
2022-12-25 05:33
原標題:交響樂版《成都》:用音樂實現成都與世界的對話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張世豪當管弦遇見電音,當民族演唱聯袂國外流行,當音樂回到滋養
2022-12-24 16:37
原標題:天津:“家藏”變“國寶”的敦煌遺墨光明日報記者劉茜陳建強天津博物館二樓,展柜中一幅用曲曲彎彎的文字書寫的文獻吸引著參觀者。展
2022-12-24 16:56
原標題: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下周啟幕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12月30日,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將正式啟幕。在為期三個月的時間里,七大展覽
2022-12-24 15:37
原標題:位于黃土高原的南佐都邑性遺址(考古進行時)韓建業甘肅慶陽西峰郊區的南佐遺址,位于黃土高原第一大原董志塬。這里黃土厚達200多米,
2022-12-24 15:35
原標題:我們這樣守護大足石刻(主題)——一位“文物醫生”的自述(副題)陳卉麗過去,文物保護“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夠系統、科學。科
2022-12-24 15:36
原標題:“蟋蟀文化三部曲”系列圖書:透過蟋蟀還原中國古代生活方式中新網天津12月24日電(張少宣王在御)記者從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獲悉,
2022-12-24 15:40
原標題:“數字敦煌”激活傳統“潮”文化:線上“開花”,線下“結果”中新網蘭州12月24日電(記者馮志軍丁思)30年之后,敦煌研究院提出的“數
2022-12-24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