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今日頭條 > 正文

桃江肺結核事件羅生門:學生看病被登記為“農民”

時間:2017-11-22 08:40:10    來源:新京報     

在7月至8月間,易躍新發現連續有三個學生家長以“肺炎”的名義向他請假。他開始聯想到肺炎是否有傳染性,上網查資料后,知道肺炎并不具傳染性。

于是,他又反問8月2日請假學生的家長,“我說你應該不是肺炎吧,他后來告訴我實話了,得結核了,我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我們學校領導。”

易躍新說,自己將此事告訴了校長。8月3日,縣教育局兒少所的人將縣疾控中心核實到的情況發給了校長楊宇,學校由此得知實情。

點擊進入下一頁

11月21日,中共桃江縣委、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通報。 網站截圖

疑似與確診

記者從疾控中心結核病患者登記本上看到,在2016年7月20日,周揚便登記為“學生”。

對這份登記本,中國防癆協會學校與兒童結核病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呼吸結核科主任盧水華解讀,表上登記的是放射性結果(CT、胸片),結果為繼發性結核病,但是,因為登記表上還缺少痰檢查的結果,所以無法確診肺結核,“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此學生至少是疑似病例”。

《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2017版》中提到,“對發現的疑似肺結核病例,體檢機構要及時反饋給學校,由學校告知學生(或家長)到當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檢查確診并跟蹤了解診斷結果。”

盧水華認為,一般應由醫院、疾控中心等醫療機構告知學校。

然而,桃江四中校長楊宇、班主任易躍新均表示,對于周揚2016年得病并不知情。

對于周揚病例,縣疾控中心主任助理曾勝達表示,暫未掌握到這個情況。他說,縣疾控中心并不直接與學校對接,而是通知了對接機構桃江縣教育局兒少所,再由兒少所通知學校。

桃江縣疾控中心通知教育部門,是在2017年7月底8月初。

曾勝達說,桃江縣疾控中心在2017年7月26日發現一個拿藥的患者與兩個復查的患者在疾控中心偶然相遇聊天,才開始懷疑他們是學生的。

“聽他們談的那些事情,我一聽就不太對勁,全部是學校的事情。然后一問,他們首先是否認,后來一名同學比較老實,所以我們才大概掌握這個學校有學生得結核病了”,曾勝達說。

曾勝達告訴記者,疾控中心又花了一兩天時間,通過網上上報系統進行了進一步交叉證實,將焦點鎖定于桃江四中。7月底最后一個周末過后,縣疾控中心向縣衛計局匯報情況,并在當日與教育局分管領導通電話。

8月4日,幾個部門開了關于桃江四中肺結核疫情的碰頭會,曾勝達在會上通報了當時發現的情況,“1-7月共計發現6例,首發病例在1月24日。”會上決定開始全面篩查和公布,并進行防控工作,疾控中心接下來的任務是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官方通報顯示,8月10日至19日,桃江縣疾控中心對該校全體學生及部分教師、家長共2942人進行結核抗體篩查,發現91個抗體檢測陽性。

“結核抗體篩查不是一個標準化的規范,結核抗體的敏感性和檢測率都不好,他們這么做顯然是不規范的。”盧水華說,目前結核抗體是結合血清學檢查指標,這一指標有很高的假陽性和假陰性,并不能用作結核病的診斷。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1年向各成員國正式公告,并不推薦這項檢查用作結核病的診斷。

2017年最新版《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也提出,篩查時對15歲及以上的密切接觸者,必須同時進行癥狀篩查、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和胸部X光片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感染者和肺結核患者。

“應該直接做結核菌素皮膚試驗(PPD試驗),而不是先做抗體結核篩查。結核菌素皮膚試驗(PPD試驗)、伽馬干擾素釋放試驗都是金標準,”盧水華表示,“不過這些都太貴,可能基層的縣級醫院沒有能力去開展。”

曾勝達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這種檢查查不起,“查一次要六百多”。

據官方通報,8月27日至31日,桃江縣疾控中心對該校師生進行PPD篩查,并對PPD復查呈陽性的師生開展CT和痰涂片檢查。

總共4輪篩查,至2017年11月16日,共發現29例肺結核確診病例和5例疑似病例,38名學生預防性服藥。此外,官方稱,因結核桿菌有較長時間的潛伏期,疾控部門將嚴密監測、持續追蹤。

預防與檢查

為什么一個班會出現如此多的病例,曾勝達總結稱,客觀原因是364班學生確實比較多,“人越多,得病的肯定就越多。”

疫情暴發之前,364班的教室確實擁擠。50多平米的教室中,容納了中間五列,左右各三列,每列10個座位,班主任易躍新從最后一排經過時,需要側身擠過。高一時學生最多,有100多人,此后通過每次期末考試的成績篩選流動,后穩定在89人。

曾勝達還分析,“他們條件比較好,一個教室里裝了4臺空調,肯定不通風。”學生也告訴記者,教室在冬夏都開著空調,很少開窗透氣。

曾勝達認為,新生入學體檢也是及早發現結核病疫情的重要方式。

2017年最新版《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中,常規預防控制措施的第一條規定,學校按有關規定將結核病檢查項目作為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的必查項目。

364班多名同學向記者回憶,2015年入學體檢時,學校只簡單檢查了身高體重等,并沒有結核檢查。

記者就此向校長楊宇求證,對方稱自己2016年才來四中任職,對此并不知情。

曾勝達反思道,在學校中,關于肺結核知識的宣傳和普及需要加大,并認真落實,“讓所有的學生對結核病有全面的、科學的了解,讓他們知道結核病是怎么回事。”

上述學生告訴記者,此次疫情在8月暴發前,從未接受過相關宣傳,“我在這之前都不知道什么是肺結核。”直到8月20日之后,學校才請桃江縣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來校做了相關知識宣傳。

作為校長,楊宇此前也對結核病所知不多。“我才知道,結核病菌有60%的人攜帶,攜帶的意思是我們可能都有,當身體免疫力下降的時候,就會暴發。我也是這次普及了很多知識,我原來只知道肺結核是傳染病,但不知道肺結核有這么多的存在。”

“這件事我也非常心痛。一個沒準備的人肯定是要打敗仗的。我們沒想過這個肺結核有這么大的疫情,心理上麻痹大意是肯定的。”班主任易躍新告訴記者,事發后,他正在盡全力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

“我很擔心”,盧水華說,結核病的督導治療是需要“送藥到戶、看服到口”的,此次事件可以看出湖南桃江的肺結核督導治療根本沒有落實,這樣治療效果也不好,“這次事件暴露出來的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管理不嚴格,比如管理、學校和疾控部門的細節問題。”

目前,在國家和湖南省、益陽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專家指導下,桃江縣聚集性肺結核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工作仍在進行。桃江縣委、縣政府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治療被感染學生,確保盡快恢復健康;嚴密監測和篩查接觸人群,抓好防控管理;及時向社會公布疫情動態和處置情況,加大結核病預防科普宣傳力度。

中共桃江縣委常委會決定

●免去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周德生的黨組書記、提名免去其局長職務

●免去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王滿云的黨組成員、提名免去其副局長職務

●免去縣教育局黃志剛的縣教育工委書記、提名免去其局長職務

●免去縣教育局符祝英的縣教育工委委員、提名免去其副局長職務

●免去戴次波的縣教育工委副書記、提名免去其縣人民政府主任督學職務(縣職業中專學校原黨委書記、校長)

●提名免去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文富強的主任職務,建議縣直屬機關工委免去其縣疾控中心黨支部書記職務

●建議縣教育工委免去楊宇的縣第四中學黨總支部書記、校長職務

新京報記者 高敏 吳靖 實習生 楊雨奇 陳卓瓊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