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1年7月,“阜平大棗”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一躍成為河北省地理標志農產品。從天賜地造到匠心培育,由躬耕田間到揚名中外,平凡的棗產業飽含原汁原味的地域風情,獨特的水土滋養出獨一無二的優質品牌。
“日食一顆棗,青春永不老”,作為一種天然保健食品,棗的各種好處早已是家喻戶曉。棗樹素有“鐵桿莊稼”之稱,有耐旱耐澇的特性,適合生長在貧瘠的土壤,樹生長慢,樹齡長,棗葉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僅次于銀杏,具有良好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相傳唐代紅棗與荔枝并稱為南北雙貢。清朝北京同仁堂又將紅棗作為該堂配制名貴中成藥的藥引子。
天上少雨水,地下少礦藏,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恰恰孕育了阜平自己的“寶疙瘩”——紅棗。紅棗作為阜平的地標農產品,濃縮著一方山水的饋贈,凝結著一方農人的匠心。阜平大棗品種有婆棗、葫蘆棗、大麻棗、小麻棗、菱棗等10多種,以婆棗最為著名。據《戰國策》記載,阜平大棗在阜平縣已有幾千年的栽培歷史。“七月十五棗紅圈,八月十五棗上桿”這是阜平當地廣為流傳的對大棗生長的描述。
阜平大棗是全國700多個品種中干食最為優良的品種之一,是阜平一方水土最親切的代言。它具有個大(平均單果重8-10g、皮薄、肉厚、核小(核肉比為1:18)、可食率高(98%)、藥用價值大、干棗含糖量高(67%左右)等特點,在脆熟期VC含量高達600mg/100g,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此外阜平大棗還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
“阜平大棗”的華彩離不開阜平縣委、縣政府的高站位和深謀劃。堅持科學規劃全域產業,大力發展高效林果等六大產業,形成“長短結合,多點支撐,綠色循環”的扶貧產業體系,全縣人民走出了一條在青山綠水中謀求優勢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之路。阜平大棗這一地理標志農產品也帶動了特色產業,造福了一方百姓。
進入新時代,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阜平大棗依然是阜平促進鄉村旅游、產業興旺、農民致富的重要抓手,在阜平人民心中永遠象征著幸福、收獲和吉祥。
標簽:
上一篇:河北阜平:紅棗飄香產業旺 提質增效促振興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在國博,與藝術大師“面對面”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拉斐爾、提香、魯本斯、倫勃朗、安格爾、莫
2023-05-09 17:51
原標題:城市開發為考古遺產“讓路”(主題)——蘇州元和塘古窯遺址保護工作紀實(副題)光明日報記者蘇雁
2023-05-09 16:37
原標題:中英藝術家攜手打造,海派芭蕾演繹《歌劇魅影》(主題)首部以芭蕾語匯演繹這一文學經典的全時長舞
2023-05-09 16:50
原標題:三個喜劇人攢了一臺素描喜劇(引題)你猜《差一點好笑》到底差了哪一點?(主題)文 羊城晚報記者
2023-05-09 16:39
原標題:探訪大津巴布韋遺址這是5月5日在津巴布韋馬斯溫戈拍攝的大津巴布韋遺址。位于津巴布韋中部馬斯溫戈
2023-05-09 11:46
原標題:打卡古都西安的文化地標——鼓樓西安鼓樓(4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雄踞關中平原中部,北望蒼莽
2023-05-09 11:35
原標題:熱點追蹤津事津韻津梗津情(引題)匯成有溫度的津味兒話劇(主題)“美食是一種刻在心靈深處的記憶
2023-05-09 11:44
原標題:探訪喀麥隆巴圖方酋邦博物館這是4月13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拍攝的巴圖方酋邦的入口(無人機照片)。
2023-05-09 11:34
原標題:名著改編要尊重原著精神胡祥不久前,改編自路遙經典文學作品《人生》的電視劇《人生之路》在央視熱
2023-05-09 11:36
原標題:60歲作家仍有青春氣韻,回歸古典致敬《水滸傳》(引題)《隱武者》創造全新概念“武小說”(主題)
2023-05-09 10:55
原標題:題:鄧臺村憶鄧麗君:已去經年仿佛從未走遠中新社邯鄲5月8日電?作者陳林諶詩雨“藍藍的天空,陣陣
2023-05-09 10:44
原標題:河北邢臺發現明代正德年間石碑距今500多年歷史新華社石家莊5月8日電(記者劉桃熊)記者從河北省邢
2023-05-09 09:53
原標題: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拉開帷幕5月8日起,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以現場演出的形式在廣州、香
2023-05-09 09:52
原標題:一部“馬五”與兩位大女主李夢陸小鹿在剛剛過去的上一個頒獎季,有兩部女性題材的電影備受矚目,分
2023-05-09 09:32
原標題:河北邢臺發現一明代正德年間石碑刻有完整“宗支圖”中新社石家莊5月8日電據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文保
2023-05-09 09:46
原標題:楊凡:“大師”未滿專情始終曾念群第十三屆北京電影節“經典修復”單元迎來了四部4K修復經典華語片
2023-05-09 09:39
原標題:郎朗《哥德堡變奏曲》響徹古城陜西日報記者柏樺“太棒了,能現場看到郎朗演奏《哥德堡變奏曲》好激
2023-05-08 16:56
原標題:2023年全球票房破100億美元,三部國產片入十強羊城晚報記者李麗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5月6日,2
2023-05-08 15:48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舉辦“十二時辰藝術嘉年華”5月7日晚,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展廳參觀“從波提切利到梵高——
2023-05-08 15:53
原標題:亞克西!大美新疆驚艷鵬城(主題)大型音舞詩畫《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深圳盛大開演
2023-05-08 14:40
原標題:民族器樂童話劇《神筆馬良》在京首演5月7日,演員在表演《神筆馬良》。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當日,由
2023-05-08 14:52
原標題:2023外灘藝術季啟動,游藝地圖鏈接外灘與豫園(引題)“外灘貓街”成網紅打卡點(主題)解放日報訊
2023-05-08 11:33
原標題:看電影度佳節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中國電影“五一”檔票房達15 19億
2023-05-08 10:33
原標題:聚焦中國空軍試飛員群體(引題)《長空之王》,不計功名的無冕之王(圖)(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張鋼
2023-05-08 10:42
原標題:故宮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主題)大灣區首演創新演繹文物傳承(副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
2023-05-08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