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環球快播:阜平:從“有”到“優”特色棗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時間:2023-05-09 17:52:06    來源:科普中國網    


【資料圖】

2021年7月,“阜平大棗”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一躍成為河北省地理標志農產品。從天賜地造到匠心培育,由躬耕田間到揚名中外,平凡的棗產業飽含原汁原味的地域風情,獨特的水土滋養出獨一無二的優質品牌。

“日食一顆棗,青春永不老”,作為一種天然保健食品,棗的各種好處早已是家喻戶曉。棗樹素有“鐵桿莊稼”之稱,有耐旱耐澇的特性,適合生長在貧瘠的土壤,樹生長慢,樹齡長,棗葉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僅次于銀杏,具有良好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相傳唐代紅棗與荔枝并稱為南北雙貢。清朝北京同仁堂又將紅棗作為該堂配制名貴中成藥的藥引子。

天上少雨水,地下少礦藏,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恰恰孕育了阜平自己的“寶疙瘩”——紅棗。紅棗作為阜平的地標農產品,濃縮著一方山水的饋贈,凝結著一方農人的匠心。阜平大棗品種有婆棗、葫蘆棗、大麻棗、小麻棗、菱棗等10多種,以婆棗最為著名。據《戰國策》記載,阜平大棗在阜平縣已有幾千年的栽培歷史。“七月十五棗紅圈,八月十五棗上桿”這是阜平當地廣為流傳的對大棗生長的描述。

阜平大棗是全國700多個品種中干食最為優良的品種之一,是阜平一方水土最親切的代言。它具有個大(平均單果重8-10g、皮薄、肉厚、核小(核肉比為1:18)、可食率高(98%)、藥用價值大、干棗含糖量高(67%左右)等特點,在脆熟期VC含量高達600mg/100g,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此外阜平大棗還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

“阜平大棗”的華彩離不開阜平縣委、縣政府的高站位和深謀劃。堅持科學規劃全域產業,大力發展高效林果等六大產業,形成“長短結合,多點支撐,綠色循環”的扶貧產業體系,全縣人民走出了一條在青山綠水中謀求優勢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之路。阜平大棗這一地理標志農產品也帶動了特色產業,造福了一方百姓。

進入新時代,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阜平大棗依然是阜平促進鄉村旅游、產業興旺、農民致富的重要抓手,在阜平人民心中永遠象征著幸福、收獲和吉祥。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