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Cervical cancer)是影響全球女性健康的第四大惡性腫瘤(前三種分別是乳腺癌、結直腸癌和肺癌)。根據報道,2020年全球估計有超60萬宮頸癌新增病例和約34萬死亡病例。而中國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 2016年,有超過12萬中國女性新確診了宮頸癌,超過3.7萬人因宮頸癌死亡。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最主要的原因。HPV病毒是一個大家族,就像一個黑社會組織,有兩百多個成員。這些成員有些危害比較比較小,不參與嚴重犯罪(宮頸癌),但會干一些小偷小摸的勾當(如生殖器疣),我們稱之為低危型HPV,比如HPV6和HPV11等。另外一些成員則比較兇惡,長期參與嚴重犯罪(宮頸癌),比如HPV16、18、31、33和45等,這其中尤以該組織的一號頭目(HPV16)和二號頭目(HPV18)的行為最為惡劣,據統計超過70%的嚴重犯罪事件(宮頸癌)都是由這兩個家伙實施的。
掌握上述犯罪線索后,正義使者們開發出了不同的武器(疫苗)來逮捕和清除這些“犯罪分子”,其中二價疫苗能夠有效對付HPV16和HPV18這兩大主要頭目,四價疫苗出了能夠對付HPV16和HPV18以外,還能對付HPV6 和HPV11 這兩種低危型HPV。九價疫苗能夠同時打擊HPV16、18、 6、11、31、33、45、52、58這九種HPV。
宮頸癌的發生機制
子宮的下部,稱為??子宮頸,高危型HPV首先感染子宮頸的上皮細胞,這時機體會啟動免疫反應將對HPV進行清除,從而恢復正常。如果機體沒能對HPV病毒進行成功清除,HPV病毒就會將自己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上,這時就會發展成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1期(CIN 1),如果感染持續發生,又會進展為上皮內瘤樣病變2期和3期(CIN2和CIN3),在這個持續感染的過程中,病毒的E6和E7蛋白能夠通過抑制宿主細胞凋亡、細胞周期檢查點、T細胞反應以及巨噬細胞活化等過程,使得機體免疫反應和基因組穩定性降低,細胞增殖失控,最終導致宮頸癌的發生。
事實上,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大多數女性一生中都會經歷多次感染。但只有不到4%的HPV感染者會經歷持續感染發展成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而最終發展成浸潤性宮頸癌的更是少之又少,這說明不同的人對宮頸癌的易感性是存在差異的。
那是什么因素造成了這種差異呢?什么樣的人更容易得宮頸癌呢?
考慮到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發生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如果一個人有增加高危型HPV感染的不良生活方式(例如性生活過早、多個性伴侶等),那么這個人得宮頸癌的風險就會比其他人要高。
除此之外,個體的遺傳變異也在宮頸癌的發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聽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很困惑,難道宮頸癌也能遺傳嗎?
放心,不會的。
但是!宮頸癌的確存在家族內部聚集的現象,目前對宮頸癌展開的家系研究顯示,宮頸癌的遺傳力約為27%左右。
在過去10年中,科學家們利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的方法發現了一些可能與宮頸癌易感性顯著相關的人類遺傳變異位點,其中最多(超過十個獨立信號)也最為顯著的變異位于染色體6p21.3的HLA區域(人類的MHC區域),這一區域包含很多編碼抗原肽遞呈蛋白的基因,而這些蛋白恰好在免疫系統功能調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許這些基因變異正好解釋了為什么每個人在面對HPV感染時,會具有不同的免疫反應和病毒清除能力,從而具有不同的宮頸癌易感性。
除了HLA區域,染色體2q13(??PAX8??)、5p15.33(??TERT-CLPTM1L)和17q12??(??GSDMB??)三個基因座與宮頸癌發生風險的相關性也已經在不同人群的GWAS研究中得到了驗證,但這些基因變異影響宮頸癌的發生物學機制仍然有待闡明。
盡管我們目前對宮頸癌易感變異的了解相對較少,但好消息是,現在我們不僅有宮頸癌預防性疫苗,宮頸癌的篩查手段也已經比較成熟了,只要能將疫苗接種和篩查工作做到位,宮頸癌有望成為最先從地球上消失的癌癥。
參考資料
1. 李哲軒, 張陽, 周彤,等. 2020全球癌癥統計報告解讀[J]. 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 2021, 7(2):14.
2.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71(3):209-249. doi:10.3322/caac.21660
3. Ramachandran D, D?rk T. Genomic Risk Factors for Cervical Cancer. Cancers (Basel). 2021;13(20):5137. Published 2021 Oct 13. doi:10.3390/cancers13205137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39
2022-04-27 08:34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5
2022-04-27 08:38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42
2022-04-27 08:42
2022-04-27 08:34
2022-04-27 08:57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8
2022-04-27 08:37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39
2022-04-27 08:57
2022-04-27 08:37
2022-04-27 08:43
2022-04-27 08:55
2022-04-27 08:47
2022-04-27 08:47
2022-04-27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