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膳食里的大智慧:選擇恰當的膳食,給你不一樣的地球

時間:2022-06-08 09:40:43    來源:科普中國網    

譯者按:如何選擇食物以幫助我們的地球家園? 一日三餐,吃也要講究門道。小小食物,大大講究。膳食里蘊藏著大智慧。不一樣的飲食,不一樣的健康,帶來不一樣的地球。如何選擇我們的一日三餐,以幫助我們的地球家園?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同一健康工作組從世界知名期刊獲悉,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和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出版了一本新書,探討了全球糧食生產和消費是如何影響環境和促進排放的,提供了一條積極、可持續的前進道路。我們所做的食物選擇、我們的飲食方式以及世界糧食生產系統對氣候和環境有著巨大的影響,比如,糧食生產貢獻了全世界37%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但是人們可以通過飲食搭配來調節。恰當的膳食可以幫助我們的地球。現將相關文章整理編譯如下,供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參考:

悉尼大學和科廷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期出版了新書《星球緊急情況下的食品》(Food in a Planetary Emergency,Springer)。該書分析了全球、行業和個人層面上的食品生產和消費問題,探索了我們可以通過新的飲食方式,以幫助減少排放,保護關鍵棲息地不被破壞。作者認為,實行“靈活主義”——一種主要由植物性食物組成,但不完全排除任何食物組的飲食,將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圖片說明:原作者提倡彈性素食或植物性飲食。圖源:Pixabay

該書的合著者、悉尼大學高級食品工程中心經理戴安娜·博格瓦(Diana Bogueva)博士說:“溫室氣體排放量正在增加,到203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5億。這意味著糧食和農業系統的生產和耕作將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導致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森林砍伐、熱帶草原的喪失、塑料污染、地球土壤的枯竭、淡水的過度使用和物種的開發。”

她補充說:“人類正在加劇氣候變化。無論我們是否打算承認,我們的食物選擇是導致當前環境緊急狀況的主要原因,但我們今天可以做出重大改變,減輕我們的影響。”

這本書建立在數百項同行評議的研究和關于食品與環境影響之間聯系的薈萃分析的基礎之上,設定了從食品浪費和包裝污染到肉類消費、循環農業和彈性主義等領域所需的改革議程。

作者對肉類消費及其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類健康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博格瓦博士指出:“毫無疑問,尤其是全球肉類消費的增加正導致生物多樣性巨大損失和土地開墾。然而,其影響是深遠的,包括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導致發達國家肥胖和發展中國家營養不良。”

Z世代會改變世界的食物選擇嗎?

1995年至2010年間出生的Z世代不斷變化的飲食態度也是作者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格蕾塔·桑伯格(GretaThunberg)等全球活動家的鼓舞下,Z世代人通過氣候罷工領導了一波行動,要求政府采取緊急行動,并做出有意識的食物選擇。

他們非常注重環境和社會。我們之前的研究發現,大量Z世代人出于道德原因選擇素食和素食主義,以維護動物的尊嚴。其他研究發現,他們正在美國和英國等地積極減少食用動物。

以植物為基礎,這是消費者簡單而有力的選擇

作者認為,可以采取重大行動來減少排放,減少食品對環境的影響。他們敦促消費者在飲食中加入更多傳統的植物選擇,如蔬菜、豆類、全豆類、堅果和水果。

馬里諾娃(Marinova)教授認為:“這不僅是當前環境和氣候緊急情況下的最佳應對措施,而且對我們自身的健康也有好處。這將減少目前的糧食生產剝削方式,并為地球的再生提供機會。更好的飲食是那些健康的飲食,它們來自于這樣一個再生食物系統——允許自然環境繼續生產食物。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飲食方式,但這并不像看上去那么令人畏懼。我們個人、行業和政府都可以做出一些小選擇,以減輕現代食品生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有助于地球的食物選擇

研究人員表示,為了應對氣候緊急情況,西方社會正逐漸采用靈活主義習慣,即減少肉類、牲畜和動物源性產品。他們發現,有壓倒性的證據表明,在全球緊急情況下,西式的肉類飲食是最糟糕的選擇。

食用豆類、豆類和替代蛋白質,而動物性蛋白質是必需氨基酸的良好且容易的來源,大豆、豆豉、豆腐、蕎麥、奇亞籽、藜麥、工業大麻和鷹嘴豆等完整蛋白質也是如此。昆蟲也是蛋白質的營養來源,3000年來,昆蟲在中國烹飪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減少食物浪費——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估計,近四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其中食物浪費在北美和大洋洲尤為嚴重。根據其他消息來源,如果食物垃圾由一個國家排放,它將是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減少食品包裝和一次性塑料——2019年生產了3.68億噸塑料,主要用于食品包裝(數據來源:PlasticsEurope)。盡管采取了回收利用的措施,但這些塑料中的大多數最終還是被填埋了。

回歸循環農業實踐——循環農業在引入肥料之前很普遍,涉及將有機廢物中的養分返回到土壤中。現代做法導致土壤肥力下降,最終影響我們食用的食物質量。

在馬里諾娃教授和博格瓦博士最近的一項研究中,Z一代的參與者接受了關于他們對肉類和蛋白質替代品的態度的采訪。60%的人對傳統畜牧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表示擔憂。

原文參看:https://phys.org/news/2022-05-food-choices-planet.html

整理:Daisy

審核:Lucy

標簽: 生物多樣性 溫室氣體 糧食生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