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每日熱文:【聚焦俄烏沖突】“伊斯坎德爾”導彈有多強?

時間:2022-06-28 06:43:27    來源:科普中國網    

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作者:翁宗波

策劃:金赫


【資料圖】

此次俄烏沖突,號稱俄羅斯“王牌”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屢建奇功,被用來對付烏克蘭的彈藥庫、機場跑道等高價值和加固型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打擊效果,展示出“伊斯坎德爾”命中精度高、毀傷效果強和突防性能好等頗多優勢。

研發歷史

圖注:“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Iskander)戰術彈道導彈從1988年開始研制,1991年首次發射,升級和改進工作一直進行到2009年才基本結束。整套導彈系統被正式命名為9K720,導彈型號為9M720,北約編號為SS-26,綽號“石頭”(Stone)。

“伊斯坎德爾”的名稱來源于波斯語,是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的名字,也是古代俄語中的一個姓氏,其本義為“人類的保護者”。俄軍以此來命名,無疑是對這種威力無比的先進導彈寄予了厚望。

從1995年開始,“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陸續在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亞爾爾靶場進行測試。歷經9年時間,直到2004年8月才完成國家試驗。2005年,“伊斯坎德爾”導彈開始進行小批量生嚴,2007年,俄羅斯國防部正式宣布列裝部隊。

性能特點

圖注:“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

“伊斯坎德爾”導彈長7.28米,彈體直徑為0.92米,由于戰斗部重量有所不同,其發射重量為3800千克至4015千克之間。動力裝置為“聯盟”科學生產聯合體生產的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憑借導彈超快的飛行速度,使得“伊斯坎德爾”能夠順利突破反導防御系統。飛行時,“伊斯坎德爾”的彈道高度可以降至50千米以下,在末段可以進行過載高達30g的規避機動,以防止地空導彈的攔截。

導彈可以攜帶重量為480-700干克的不同類型的常規戰斗部,包括殺傷/反器材/爆破集束戰斗部、區域封鎖集束戰斗部、高爆戰斗部、燃料空氣炸藥、高爆鉆地戰斗部、反雷達/殺傷戰斗部。據有關媒體報道,“伊斯坎德爾”導彈甚至還可以攜帶核戰斗部。其有效載荷包括戰術誘餌,在末段飛行過程中進行釋放,以增強突防能力。

圖注:在俄軍對烏克蘭文尼察空軍基地的打擊中,機場跑道被“伊斯坎德爾”導彈直接命中。

衍生型號

“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除基本型外,共有兩種型號。分別為“伊斯坎德爾”-M和“伊斯坎德爾”-E。

其中,“伊斯坎德爾”-M導彈系統,僅裝備俄羅斯軍隊,此次俄烏沖突中俄軍所使用的均為這一型導彈系統,其編號為9K723。它所采用的導彈型號為9M723,其最大射程可達500千米。

圖注:“伊斯坎德爾”-M導彈

“伊斯坎德爾”-E為出口型號,編號為9K720,使用9M720-E導彈。由于受到《中導條約》關于國際導彈技術控制制度的限制,其有效載荷比“伊斯坎德爾”-M略小(最大480千克),最大射程也縮減至280千米。

但是,由于導彈的制導系統慣性制導+衛星導(GPS/GLONASS)+景象匹配制導等多種制導方式,導彈的打擊精度是10-30米。實際上,在“格洛納斯”全球定位制導系統的輔助下,“伊斯坎德爾”能在中段更新數據并利用數據鏈在飛行中重新定位,精度甚至能達到5米以內。

介于“伊斯坎德爾”出色的性能,加上俄羅斯在本土之外的加里寧格勒部署了這一導彈系統,使得“伊斯坎德爾”已然成為了美歐的心腹大患。

專家簡介:翁宗波,軍事裝備科普專家,主要從事國內外高科技裝備、各兵種主戰裝備、聯合作戰戰略戰術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兵器》雜志等軍事類報刊雜志發表文章200余篇,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

標簽: 導彈系統 彈道導彈 最大射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