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環球觀點:泥槳我知道,火山我也知道,但是這“噴泥的火山”是什么?

時間:2022-08-04 09:45:47    來源:科普中國網    

2011年在俄羅斯庫頁島上,一位攝影師拍到了非常神奇的一張照片——巨眼。


(資料圖)

乍一看還真以為是發現了遠古巨人的“眼睛”,但“詭異”的是,這只“巨眼”似乎也不會眨眼,只會直勾勾地凝望著天空,而且從眼球周圍放射狀的“血絲”隱約能看出它...是不是有點用眼過度了?

說正經的,這么一只神秘感滿滿的“巨眼”其實并非遠古巨人的眼睛,它的真實身份是一座泥火山。

光看著這造型就挺奇特的,但實際上,這座“巨眼”泥火山還真是個異類,因為一般的泥火山可沒有這么“詭異”的氣勢。

普普通通泥火山

走近一看,大多數泥火山都像是一個稍微大一點的泥堆,而它的外形也是多種多樣的,什么圓錐形,蛋撻狀,亦或是平坦的餅狀。

并且還會產生各種氣泡和花紋,時而發出“咕嘟咕嘟咕嘟”的聲音,就像是地球在呼吸。

但若要說泥火山有什么特殊之處的話?當然還是得看它們噴泥。

因為泥火山在形成過程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不同于真正火山的噴射物是地底巖漿,泥火山噴發的物質主要是泥漿,并且當中混雜著許多氣體,其中含量最高的就是甲烷,還有少量的氮氣和二氧化碳。

但是,有一種情況泥火山不會噴出甲烷這種可燃性氣體,那就是當泥火山附近存在著真正的火山時,這時候泥火山只會噴出類似氦氣這種不可燃氣體,只有單獨存在的泥火山噴出泥漿中才會含有大量的甲烷氣體,或許在火山之中也有“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這種說法?

那么這種奇特的地質景觀是如何形成的呢?

泥火山的形成位置一般在俯沖帶與造山帶等處,在石油礦床附近也很常見,因此石油勘探時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捅出一座泥火山。

而泥火山的形成與泥底辟有著密切的關系,泥火山通常發育在沉積速率快的側向構造盆底之中,當地層沉積速度明顯超過了流體的排出速度,填充在巖石孔隙的水無法及時排出,慢慢的這就產生了很強的壓力。

一旦地層壓力超過了上方巖層的壓力,在地下深部的高壓泥漿和各種氣體流體會通過斷層等高滲透通道輸送到地表,然后沒有絲毫顧慮的“拖泥帶水”噴出來,并在地表堆積成錐形或圓形的沉積體,也就是泥火山。

泥火山的分布

泥火山有一個特點,總是成群出現(還真是“猴群”),在一個地區往往有數十個到數百個,如果在一個地區發現一座泥火山,很可能在附近也能再找出幾個來。

目前,全球共有27個海域存在著泥火山,但由于海洋勘探難度比較大,因此地質學家推測海底泥火山還可能有5000~10000座泥火山未被發現;

在陸地上則有四十多個地區存在,其中包括著名的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伊朗的馬克蘭、中國的臺灣和新疆等地區。

但是數量最多的當數阿塞拜疆,這里聚集了目前已知的三分之一泥火山,約有400座。

雖然數量眾多,可世界已知最大的泥火山卻是位于印度尼西亞的Sidoarjo Mudflow泥火山,由于印度尼西亞地處最活躍的俯沖帶之一,因此這里不管是火山噴發還是泥火山活動都非常的多。

自2006年5月以來,這座泥火山一直處于噴發狀態中,最嚴重的一次,該火山噴發后,向方圓4平方公里外的鄉村地區噴射了大量泥漿,造成14人死亡和25000人流離失所。

不過這種巨型泥火山只是個別“調皮”的,大多數泥火山還是很乖的,并且它們也不只是一種奇特的自然景觀和地質現象,它們作用還不少。

由于天然氣水合物的動態成藏過程受到泥底辟的發育階段影響,所以泥火山還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油氣資源。

另外泥火山還滋養許多的生物。由于海底泥火山噴發物中富含大量的甲烷或硫化物,這就讓周圍的化能自養型微生物有了充足的能量。

除此之外,對泥火山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①泥火山是天然甲烷從巖石圈進入到大氣圈和水圈的重要途徑;

②泥火山噴射的巖石碎屑屬于地表淺層,通過對其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地球淺層的信息;

③上文也提到了,泥火山常出現在油氣帶,如果要勘探石油,泥火山可能影響鉆井、管道設計和安裝,因此要做好防備;

④泥火山中的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重要的潛在能源物質;

所以說,研究泥火山對地質構造、油氣勘探、地質災害、全球氣候變化和巖石圈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

標簽: 火山噴發 天然氣水合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