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世界速讀:壓瘡是怎么來的?

時間:2022-11-06 21:33:01    來源:科普中國網    

近日,看到有網友在討論有關壓瘡的問題,有人就說了,壓瘡兩小時就可以產生,為什么平時讀書考試坐這么久都沒事?讀書考試坐2小時和病患壓瘡2小時真的一樣嗎?

今天就來和大家科普下關于壓瘡的相關知識!


01,什么是壓瘡呢?


(相關資料圖)


其實,我們所謂的“讀書考試坐2小時”和病患壓瘡2小時是大不一樣的。首先,說說壓瘡問題。壓瘡,一般叫壓力性損傷,定義上是指:

“發生在皮膚和(或)潛在皮下軟組織的局限性損傷,通常發生在骨隆突處或皮膚與醫療設備接觸處。該壓瘡可表現為局部組織受損但表皮完整或開放性潰瘍,并可能伴有疼痛。劇烈和(或)長期的壓力或壓力聯合剪切力可導致壓瘡出現。皮下軟組織對壓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受環境、營養、灌注、合并癥和軟組織條件的影響”

從這個定義里,可以看出,壓瘡發生的位置往往是骨隆起,其實這一點臨床上研究也證實了,比如下圖是人體仰臥位或者側臥位是的壓瘡易發部位。

基本上都是那些容易隆起的位置,比如側臥的時候,耳廓會被壓在頭下,就容易導致耳廓出現壓瘡,這一點估計很多人側睡久了耳朵疼就是如此,當然盡管很多人覺得自己睡得特別踏實一動不動,但是實際上如果你愿意做個研究,用監控去看一下自己的睡眠過程,那么你會發現,其實你在睡眠中,身體也在微調動彈,避免維持一個姿勢太久。

接下來就說說網友們討論的讀書考試姿勢。


02,我們以為的安靜狀態


先來說說你以為的自己安靜狀態:你以為的你讀書考試坐2小時是這樣子的,就像木頭人一樣一動不動。

實際上你的動作是這樣子的

監控下你的行為,可以說非常多樣化。有沒有被你的多樣化行為驚到?

大一點的動作,玩手機,睡覺,伸懶腰。

稍微小一點的動作,交頭接耳,左顧右盼。

甚至一些細微的動作,比如抬頭低頭,頭隨著老師的動作而相應的調整方向,或者身體微調。

這些都是在實際中反復發生的,只是你以為自己一直一動不動而已。但是在講臺上的老師只要愿意觀察,就可以發現你其實一直在動。


03,那病人呢?


病床上的人他們的壓瘡是怎么來的呢?實際上,病人和我們自以為的靜坐是真的不一樣,他們是真的可以做到一動不動的。

舉個例子,壓瘡發生在ICU的比例較高,很多人都在研究在ICU治療中需要考慮壓瘡問題,為何?因為很多進ICU的,已經基本上失去了很多生命體征了,不少基本沒有任何自主性了,那么就可能產生壓瘡。

再比如,研究人員曾經比較腎臟科、普外科、心血管科和神經科ICU的壓瘡發生率,發現神經科ICU壓瘡發生率最高,達到了55.4%,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壓瘡。

為何如此?因為神經是負責人體反射的基本元件,一旦神經出現嚴重問題,甚至失去了意識,那就會導致嚴重問題,比如昏迷之類的,這種情況,因為神經出問題,可能連基本的反射都失去了,那還怎么動?

其他干預神經的行為,比如麻醉,也是手術中容易出現壓瘡的。


綜上所述,我們自以為的“不動”狀態其實并非完全靜止,而很多病患的安靜狀態才是真正的靜止狀態,所以為什么壓瘡會找上病患,而正常人即使靜坐2小時也不會有事!

[1]湯國放. 教室監控下學生異常行為檢測系統[D].重慶理工大學,2021.

[2]倫慶龍,蘇鵬,盧達,李碩,李劍.輔助仰臥位側翻過程壓瘡易發部位的生物力學建模與實驗研究[J].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2022,41(03):310-319.

標簽: 一動不動 皮下軟組織 這種情況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