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游戲》衍生劇《龍之家族》第一季結束了,雖然龍家情仇史只來得及掀開區區一角,但下一季最精彩的王位爭奪、滅絕了幾乎所有龍的內戰“血龍狂舞”已經呼之欲出。
在這部劇里,除了殺來殺去的宮斗戲,我們最喜聞樂見的還是里面的龍:不僅長得帥氣,擁有逆轉戰局的力量,還忠心耿耿聽主人的話,畢竟如果沒有龍,《龍之家族》也就是低配甄嬛傳而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黑死神”貝勒里恩|wikifandom
但仔細想想,在《權力的游戲》故事發生的維斯特洛大陸并沒有魔法,龍勉強還算是在常識生物的范疇里,這龍那么大,還一身的腱子肉,真能飛起來嗎?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我們今天就來算一算,理一理。
先說結論:想做龍騎士的朋友們可以歇歇了,無論從航空動力學還是從生物形態學的角度看,這龍都有點太胖了,不大可能飛起來。
不過如果能穿越到白堊紀,確實能找到一種類似的龍,只不過騎上去可能非常難受。
能飛,但不是在地球上
英國倫敦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 London)的航空工程師蓋伊·格拉頓(Guy Gratton)根據龍媽和龍同框畫面,估算了龍的體型、飛行速度等信息。
假設龍媽身高1.6米,體重60千克,再假設龍的密度與人類基本相同,根據劇中畫面人和龍的比例粗略估算,得出龍的體重大約是2600千克。
然而龍媽的龍已經是迷你小龍,和“黑死神”相比就是豆芽菜|wikifandom
龍媽的龍到底多能飛?格拉頓算了算龍的升力系數。升力系數是一個無量綱量,表達一個飛行物體獲得的升力和周圍流體密度的關系,升力系數越大,物體飛行能力越優秀。
由標準升力方程推導出的升力系數計算公式。W為飛行所需的升力(即龍受到的重力),ρ為大氣密度,V為真空速度(飛行物相對靜止空氣的運動速度),S為翼展面積。
假設維斯特洛大陸的環境條件(重力和空氣密度)與地球相同,再通過觀察,發現龍的翼展大約是體長的兩倍,把兩個龍翼抽象成兩個8米x4米的長方形,得出龍翼面積64平方米,把這些數據和龍飛的速度代入標準升力公式,計算得出龍的升力系數約為36[1]。
這個結果就有點離譜了。有研究估計,鴿子滑翔時升力系數為1.64 [2],一種帶翼傘的超輕型飛機的升力系數在2.2~2.7之間,這個數值在飛行器當中已經相當優秀,但還不到龍的十分之一。
后面長長的一根是尾巴(盡力了)|自己畫的
要想讓這樣的龍飛起來,如果不用魔法的話,就只能假設維斯特洛大陸的空氣有問題。
升力系數與空氣密度成正比,格拉頓提出,如果維斯特洛的空氣密度大約是地球的10倍,那么龍的升力系數就能下降到3.6,回歸相對正常。
他認為影片中的場景也支持這種猜想:“幾乎每個人都能把矛或者劍扔出老遠,令參加奧運會的標槍運動員自慚形穢。鑒于維斯特洛的重力似乎與地球相近,這表明他們投出的武器獲得的升力比地球上要大得多,與空氣密度更高的假設相一致。”
對人類來說,10倍空氣密度造成的大氣壓大約相當于潛水員在100米水下的環境,習慣習慣就好,但這樣的大氣里有什么成分可不好說啊。
要不,試著給龍減減肥?
會飛的動物通常會演化出較輕的體重,如果給龍減減肥,或許也能得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升力系數。實際上,有一種真實存在過的動物非常接近龍媽的坐騎,那就是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藝術想象圖 | James Kuether / news.utexas.edu
風神翼龍是已知史上最大的能飛的生物,它們身高與長頸鹿相當,光脖子就有1.4米長,其中最大的個體翼展可達12米。它在分類學上屬于爬行類,和龍的親緣關系很近(如果龍算大蜥蜴的話),同時又演化出了和現生鳥類相似的疏松多孔的骨骼,好減輕體重,讓飛行更加省力。
這樣的骨骼結構也給古生物學家出了道難題,有人形容,挖風神翼龍化石就好比從石頭里摳出一塊完整的薯片[3]。
一只翼展10米的風神翼龍體重約為70~250kg,范圍波動大是因為體重取決于個體的營養狀況、是否懷孕等因素,根據化石估算體重很困難。如果取估算的上限,這個數值僅有維斯特洛的龍的體重的十分之一,但仍然達到了現存最大的會飛的鳥類——大鴇的十幾倍。
大鴇是現存最大的能起飛的鳥類,成年雄性大鴇身高可達一米,翼展可達2.7米|BirdNote
這么一個大家伙,要怎么飛起來啊!
飛不動了,真飛不動了
從生活方式上看,風神翼龍更接近鳥類中的鷺或者鸛,常常在水邊活動、覓食。關于它怎么飛起來的,此前的理論有兩種猜測,一個是助跑起飛說,另一個是站立起飛說。
風神翼龍的股骨和脛骨長度大約和一個身高兩米的人類相當,正常行走時步幅大約75厘米。結合奔跑速度等參數計算,助跑起飛在數學上是可能的。但是,這種起飛方式需要一個開闊的環境,而在白堊紀,風神翼龍生活的大灣(Big Bend)地區以河流和叢林生境為主。
站立起飛說則主要受到了吸血蝠的啟發。吸血蝠起飛時主要依靠前肢的支撐,用類似俯臥撐的動作帶動身體騰空起飛。后肢在這個過程中幫不上什么忙,因為蝙蝠的膝蓋朝兩側打開,類似人深蹲時的姿態,無法提供向前的推力。
吸血蝠奔跑|YouTube@Carl Zimmer
不過,去年1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對站立起飛說進行了修正。研究團隊指出,風神翼龍和蝙蝠親緣關系相去甚遠,四肢構造也大不相同,很可能無法以同樣的動作起飛。
他們認為,風神翼龍起飛時主要依靠后肢的力量,原地下蹲起跳,騰空約2.5米高,然后扇動翅膀飛行[4]。這樣的龍非要騎也不是不行,但大概怪難受的。
彈射起飛,到底應該騎腦殼上還是背上啊?|tandfonline.com
而且,風神翼龍的飛行能力也有一些爭議。鳥類長距離飛行通常需要依靠滑翔,過去的觀點認為風神翼龍可以像現代的猛禽一樣,乘著上升氣流飛行上萬公里。但最新研究認為,風神翼龍即使有如此巨大的翅膀,它的身體還是太重了,只能飛行有限的距離[5]。它更有可能像大鴇這樣的鳥類一樣,大部分時間在地面生活。
大自然中的能量每一分都很珍貴。既然風神翼龍自己飛都如此艱難,還是別指望它帶上人類了。
參考文獻
[1]https://theconversation.com/could-dragons-on-westeros-fly-aeronautical-engineering-and-maths-say-they-could-60584[2] Aldheeb M A, Asrar W, Sulaeman E, et al. A review on aerodynamics of non-flapping bird wings[J]. Journal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6, 8: 7-17. https://www.scielo.br/j/jatm/a/3WrcFMLN96KyHFDJjQpR85M/?lang=en[3]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new-studies-unveil-details-about-the-largest-flying-creature-to-ever-live-180979193/[4] Padian K, Cunningham J R, Langston Jr W, et al. Functional morphology of Quetzalcoatlus Lawson 1975 (Pterodactyloidea: Azhdarchoidea)[J].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21, 41(sup1): 218-251.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2724634.2020.1780247[5] Goto Y, Yoda K, Weimerskirch H, et al. How did extinct giant birds and pterosaurs fly? A comprehensive modeling approach to evaluate soaring performance[J]. PNAS Nexus, 2022, 1(1): pgac023 https://academic.oup.com/pnasnexus/article/1/1/pgac023/6546201。
作者:瑪雅藍
本文來自物種日歷,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sns@guokr.com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用漢字開啟中華文化寶藏——2022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在臺北開幕??新華社臺北10月15日電(記者齊湘輝黃揚)2022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15
2022-11-12 15:40
原標題:“速食”式短視頻追劇能長久嗎【網聚青春的聲音】隨著短視頻在視聽領域的強勢崛起,長期被視為視聽娛樂方式代表的傳統影視作品地位受
2022-11-12 15:36
原標題:直擊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閩派影視”崛起中新網廈門11月12日電(記者林春茵)1907年,廈門中華茶園成為福建地區最早放映電影的場所
2022-11-12 15:47
原標題:殷墟出土的商代馬車殷墟出土的商代馬車,是中國最早的馬車。精心打制的馬車,可用于日常出行、田獵、禮儀、戰爭等,代表了中國3000年
2022-11-12 15:38
原標題:告別野蠻生長讓劇本娛樂行業好玩又有益近年來,以密室逃脫、劇本殺為代表的沉浸式娛樂活動受到年輕人追捧。據央視財經報道,2019年全
2022-11-12 15:41
原標題:廈門借力“金雞百花”打造中國影視產業新高地新華社廈門11月11日電新華社記者康淼、洪雁、付敏金雞唱曉,影動鷺島。11月10日,廈門迎
2022-11-12 09:48
原標題:火箭院舉辦職工書畫攝影作品展慶祝建院65周年中工網訊今年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建院65周年。11月11日,火箭院舉行職工書畫攝影作
2022-11-12 09:35
原標題:聾啞人舞者登臺演“盲人音樂家”(主題)以冬殘奧會開、閉幕式表演者王琦為原型的《夢的守望》首演(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韓軒舞臺上,
2022-11-12 08:25
原標題:《掃黑行動》今日全國上映致敬一線掃黑工作者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鄧崎凡電影《掃黑行動》于11月11日全國上映。作為一部掃黑題材的電
2022-11-12 05:48
原標題:直擊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戲曲影像化方興未艾中新社廈門11月11日電(記者林春茵)“對海外閩籍鄉親來說,我們閩南語唱的高甲戲就是鄉音
2022-11-12 05:37
原標題:扣人心弦的家族傳奇,艾美獎提名紀錄片續作《狐獴:王朝的崛起》開播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在一望無際的卡拉哈里沙漠上,生活著
2022-11-11 16:30
原標題:四大電商平臺近五百家網上書店參與,圖書銷售超兩千五百萬元(引題)累計觀看量近九百萬人次!“云端新閱讀”打開上海書展新入口(主
2022-11-11 15:44
原標題:歷史傳奇劇《天下長河》舉辦線上看片會,總導演張挺講述創作初衷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11月10日,歷史傳奇劇《天下長河》舉辦線上
2022-11-11 15:29
原標題:國家圖書館舉辦第三屆“中國兒童閱讀發展論壇”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11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指導、國家圖書館主辦、
2022-11-11 15:44
原標題:樸素雅致、古籍韻味——《大美漢字》入選2022年度“最美的書”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2022年度“最美的書”評選近日在上海揭曉,
2022-11-11 15:33
原標題:2022年第五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揭曉青年作家林棹摘得首獎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11月9日,第五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頒獎禮如期舉行。
2022-11-11 15:45
原標題:傳承滬劇經典,青年演員尋到了自己的路澎湃新聞記者程千千11月7日至9日,上海滬劇院青年傳承版滬劇《陸雅臣賣娘子》《庵堂相會》《滬
2022-11-10 16:39
原標題:關關難過關關過,三位選秀演員主演音樂劇《流光時代》澎湃新聞記者廖陽“我和林皓冕特別像,都是通過選秀、通過比賽被大家認識。我們
2022-11-10 16:32
原標題:何以如松開盡好,只宜相對許誰傍(主題)——石濤《對菊圖》的秘密(副題)早在漢魏朝,人們就對菊有別樣的偏愛。易安有“簾卷西風,
2022-11-10 16:43
原標題:簋街的色味與煙火大概每個北京人心目中都有一份獨家的美食地圖,或許每個到北京的外地游客也自有一份美食清單,這二者之中,差不多簋
2022-11-10 15:49
原標題:在書中的那些瞬間,敦煌不再遙遠■作者以其獨特的機緣和經歷,孵育一種欣賞和解讀敦煌藝術的新視角,從深邃博大、靜穆滄桑的敦煌藝術
2022-11-10 15:34
原標題:吉祥大戲院全本大戲正乙祠戲樓京昆經典中山音樂堂群英專場(引題)中國戲曲文化周首次走出園區(主題)北京晚報記者王潤11月10日,為
2022-11-10 15:28
原標題:精致高效的現實哈哈鏡和社會融合劑(主題)——作為語言喜劇之一種的脫口秀何以成功(副題)《脫口秀大會》在2022年來到了第五季,這
2022-11-10 15:46
原標題:在縣級博物館發現“國家寶藏”(主題)臺州黃巖弘揚“宋韻今聲”(副題)新民晚報記者毛麗君“如果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去黃巖博物館看
2022-11-10 15:30
中工網記者鄂璠11月8日下午,“中華五千年實證看良渚”兩岸新媒體聯合采風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啟動。此次采風活動聚焦“文化”主題,
2022-11-10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