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還沐浴著冬日暖陽
(資料圖片)
今天的成都,直接冷!到!跳!腳!
有的人已經開始期待
#未來2天成都可能下雪# 這件事
但還有些人更關心:
“媽!我的毛褲呢?!”
因為有一雙 “老寒腿”
比天氣預報更早地出現了不適
尤其是在天氣驟變的時候
老寒腿,老寒腿
到底是不是因為**“寒”**導致的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風濕免疫科
譚淳予醫生今天就來說說腿上的事兒
▽
“老寒腿”這個說法,大家幾乎都是從小聽到大。平時感覺啥事兒沒有,但遇到下雨、降溫就難受得很:**腿疼、僵硬、腿軟、沉重、腫脹、發麻…**甚至是路都走不到。
但實際上呢,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沒有關于“老寒腿”這個疾?。焕虾仁巧鲜霭Y狀的一種概括性描述,并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
而導致“老寒腿”的原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4種類型的問題:
骨質疏松
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因為絕經后的骨量快速丟失,或者激素類藥導致激素大幅變化...這都有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骨質疏松,從而引發“老寒腿”的癥狀。
風濕類疾病
這類疾病在早期都會出現關節表面軟骨的一些損傷,其表現也是“老寒腿”:急性發作時就會發燙腫脹,慢性時仍然會感覺不適。
骨關節炎
此類疾病在初期都沒有具體的癥狀,主要表現就是雙下肢的沉重與不適,少數病人才有炎癥(紅腫熱痛)表現。
不寧腿綜合征
這是屬于神經內科的病癥,通常是在夜間睡眠時,雙下肢出現極度的不適感,導致患者嚴重的睡眠障礙。
除此之外,“老寒腿”也可能是全身其他疾病的局部表現,比如器質性疾病等等,但并不常見。
等等,沒有「寒冷刺激」嗎?
沒有**「不穿秋褲」「露腳踝」**嗎?
**是的哈!**老寒腿可能是因為骨頭、關節、肌肉、神經等出了問題…但一定不是因為“冷”!
但既然跟冷沒關系,為什么很多人都會有“下雨降溫腿先知”的感覺呢?
那是因為,有這種感覺的腿腿,本身已經有問題了。
陰冷天氣本身并不會引起或者加重“老寒腿”,但對于已有骨頭、關節類疾病的患者,這種天氣會讓癥狀更明顯。
就拿骨關節炎為例:代謝正常的健康關節,調節能力強,適應能力也強,足以抵御寒冷刺激,不會那么容易受影響。但一個已經生病的關節,正常情況下都“自身難?!?,寒冷的刺激對它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寒冷導致關節周圍皮膚溫度下降,刺激關節周圍血管的收縮,減少關節液的分泌,關節軟骨就會缺少營養滋潤;
再加上周圍的血液循環變緩慢,炎癥代謝物質更加難以清除,最后共同作用產生疼痛、不舒服的癥狀。
所以,不是“冷”導致的老寒腿,而是因為有老寒腿才更“怕冷”!這類人群,對于溫度的變化可能特別敏感,更應該注意保暖,秋褲、護膝、暖寶寶都可以備上~
特別提醒大家使用暖寶寶,接觸皮膚組織較薄的部位時(比如:膝關節等),要小心出現低溫燙傷的情況喲~
那既然不是因為穿得少
又是為什么越來越多年輕人遭了?
主動開始和秋褲“鎖了”?
有一部分人可能是因為平時運動不當,導致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留下了病根。
另外一大部分年輕的“老寒腿們”,平時扭都不扭一下的,建議還是要早點去找醫生、查病因,對癥下藥和日常養護都很重要!
因為老寒腿是一個具有年齡特征的癥狀學,所以醫生建議大家,還是一定要先找出具體的、確切的病因,對癥下藥才能及時制止癥狀的加重。
除了天冷保暖、對癥下藥之外,老寒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加注意和保護:
1
避免爬山,減少下樓,正確下蹲
實際上對膝關節來說,像下樓、下山這樣的運動屬于負重運動。下樓、下山時,單腿承受的重量是平時的兩倍,不斷重復相同的動作,對膝關節的損傷也是不停歇的。
更嚴重的是,有些人在下樓或下山時,喜歡后腳跟先落地,這更傷膝;應該讓腳掌先落地,能夠減小沖擊力對膝關節的震蕩,從而起到緩解膝關節壓力的作用。
下蹲的時候重點是要注意動作:雙腳的間距要與肩等寬或略寬,保持膝關節發力的方向和腳尖是一致的方向。
如果膝關節內扣,整個關節處于X形外翻的狀態,會使關節產生不必要的扭曲和轉向,長期這樣鍛煉會使得膝關節不平衡,從而產生或是加重膝痛的癥狀。
2
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鍛煉
強有力的肌肉可以減輕關節的受力與負擔,明顯改善關節的疼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平臥直抬腿、靠墻靜蹲等方式進行鍛煉。
**平臥直抬腿:**平躺于床上(或在椅子上),一側腿自然彎曲,一側腿肌肉收緊、繃直,勾腳尖,抬起與床面呈45°,維持5秒鐘后還原。兩腿交替重復10次。
**靠墻靜蹲:**上半身貼緊墻面,向前邁出一步,下蹲,小腿垂直于地面,膝蓋不可超過腳尖,與大腿保持一定角度,無需追求90°,以不引起疼痛為前提,保持至力竭,每天重復5~10次。
3
注意鈣的適當補充
實際上,人的骨量在 30 歲左右達到峰值,之后開始下降。因此預防比治療更重要,趁年輕好好補鈣,老了才不容易犯“老寒腿”。
在飲食上,可以適當多攝入乳制品、豆制品、綠葉蔬菜等,或者考慮鈣劑補充;在生活中,可以多曬太陽。
雖然不穿秋褲,不會影響克膝頭
但是雙腿的保養,還是要時刻記在心頭
才不會被病痛困在屋頭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趕緊轉發分享!如果你還有關于老寒腿的問題,留言區見!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河北蔚縣:文化進萬家老戲傳新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蘭德華通訊員藺媛媛“金秋華夏彩旗揚 ”臺上表演精湛,唱腔優美,臺下群眾歡
2022-12-05 08:48
原標題:“陸游的鄉村世界”火了中國文化報記者?黨云峰2022年是南宋詩人陸游誕辰897周年。為進一步弘揚宋韻文化,擦亮“宋韻越城”和“陸游詩
2022-12-05 08:49
【視線】原標題:《風味人間》第四季將谷物匯集成篇(引題)每一種谷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谷物是人類
2022-12-04 20:40
原標題:重慶合川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出土各類器物278件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后,重慶合川
2022-12-04 05:34
原標題: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2022年12月1日,天津市
2022-12-04 05:38
原標題: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12月1日開售每張300元中新網12月1日電故宮博物院近日發布關于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發售的公告。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
2022-12-02 19:42
原標題:文旅部:將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全面納入監管視線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近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召開全國劇本娛樂管理工作視頻會,督促
2022-12-02 19:43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江蘇鹽城建湖縣出土1 5噸唐宋錢幣11月28日,新江蘇記者從鹽城市建湖縣文旅部門獲悉,該縣岡西鎮雙墩村發現一處北宋末年的錢幣窖藏遺存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李仁清:拓古傳今“復活”石雕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上
2022-11-28 22:45
原標題:多元粵劇節目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舉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標題:新聞特寫丨古船“歸港”海洋木質文物該如何保護?眼前,這個在江面上行駛的長方形大家伙,名叫“奮力輪”。在它懷抱里,靜靜躺著一個
2022-11-28 05:25
原標題:海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新華社客戶端海口11月27日電(周慧敏、譚生其)為繁榮和發展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標題:在古鎮見證戲劇“豐碩生長”——第九屆烏鎮戲劇節開幕記者:段菁菁、鄭夢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發起
2022-11-27 15:31
原標題:《愛的二八定律》熱播引發觀眾思考人生態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都市情感劇《愛的二八定律》正在騰訊視頻熱播。該劇
2022-11-27 07:34
【視線】原標題:硬核科技助力中國水下考古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
2022-11-27 07:45
原標題:《平民英雄張富清傳》研討會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近日,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在省文聯主辦了《平民英雄張富清傳
2022-11-27 05:41
原標題:通向未來的階梯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實際上,這句話因蘊含著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蘊非常,喜歡開卷的文豪們幾乎難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
【新書榜單】原標題:日常的點滴與自然的優雅《游世與自然生活》顏世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以隱者傳統和道家思想為背景,以郭象所注《莊子
2022-11-27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