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疫情期間的心理疏導

時間:2022-12-07 10:45:11    來源:科普中國網    

疫情影響,小學生無法返校,長時間的蝸居和負面信息可能會造成他們的情緒波動,身心健康受到影響,需要家長及小學生們既要關注身體健康,也需關注心理健康

訓練正向思維,培養積極心態

在家是不是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


(資料圖片)

“媽媽,我們什么時候去旅游啊?”

“媽媽,舅舅家的姐姐什么時候來我們家啊?”

但得到的答案都是:“我們現在不能出門,姐姐也不能出門來我們家”

聽到這樣的回答我們都很不開心,但其實這個時候恰恰增加了我們與家人深入交流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可以通過網絡來聯系好朋友和親人們,這樣更能促進我們的感情加深呢!我們要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從而增強我們戰勝困難的力量和信心。

正視消極情緒,適時自我調節

我們和大人一起關注疫情,會感到焦慮、害怕、甚至恐懼。這些一般都來源于對自身和親人安全的關心

但是,只要這些心理活動不嚴重影響你的生活和學習,均屬于正常心理反應

如果你出現了焦慮、緊張、不安、恐懼、內疚、自責、憤怒等負面情緒,這不是你的錯,你可以通過言語、繪畫、音樂、寫作、唱歌、記日記等方式表達出來,通過這些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

保持心情平和,享受親子時光

我們響應國家號召宅在家里,越是在特殊時期越要努力保持心情平靜、愉悅

可以看看自己一直想看的電影或電視劇、讀書、畫畫、練習書法、下棋、室內鍛煉等,另外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復習一下自己的課業、網課等

享受與家人一起宅家,一家樂融融團聚的美好時光。

養成規律作息,增強身心免疫

在家里要注意保持和平時上學一樣的作息和生活規律;要多喝水,適當運動;盡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把幫助父母做家務看做是另一種形式的體育鍛煉

和家長一起做好近期的生活和學習計劃,既不能整天無所事事,也不能過于勞累傷神

老師提醒大家可以嘗試自己做一道菜;每天承擔一些家務如掃地、洗襪子等等。

面對身心異常,強化心理保健

正如前面所說,人們在未知的災難面前,會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活動,這都是人之常情,適度的焦慮和恐懼也有助于我們提升警惕從而更好的應對災難。但過度的焦慮和恐懼會對我們的身心會造成損傷。

如果你出現某些身心異常的癥狀時,可以嘗試自我調節:

1.傾訴:一吐為快,取得支持和指正;

2.閱讀:緩解壓力,轉移注意力,增加知識;

3.音樂:聽輕松愉快的音樂,比如古典音樂或輕音樂,唱歌;

4.寫作:可寫下自己的體驗、生理、心理上的煩惱;

5.放松訓練:深呼吸、瑜伽、冥想、太極等。

標簽: 自我調節 心理活動 轉移注意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