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從衛生間出來,步履蹣跚,扶墻慢步挪動時,周圍的人都會心照不宣地相視一笑,更有“損友”迅速跑來,伸出“邪惡”的指頭猛戳痛麻的小腿,讓我們瞬間感受到酸爽加倍,甚至倒在地上來回翻滾。
(資料圖片)
這種“要命”的麻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事情。
來源|39健康網
1.蹲坑時間太久腿麻
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人有類似的習慣,比如蹲在廁所里的時候玩手機、看小說或是打游戲……時間一晃幾十分鐘過去了,等要起身的時候,驟然感覺一陣疼痛相加的腿部酸麻。
而人們對這種感覺也無可奈何,只要輕輕挪動一下腿腳,就像下半身觸電一般的酸爽,要尷尬的扭曲站立好久才會消失。那么,人為啥蹲坑久了會腿麻呢?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人在久蹲之后腿部的血液流通不暢,影響了神經沖動的正常傳遞。周圍組織中的神經和肌肉受到壓迫,不能把受到的刺激第一時間傳達給大腦,所以在人體站立以后才會感覺腿腳發麻。另外,人體長時間的保持同一姿勢僵持不動,比如常說的“站麻了”,也是壓迫神經使神經混亂產生麻木感。
來源|39健康網
當腿部麻木感產生時,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原有的姿勢,或小幅度的伸拉腿腳來緩解麻木感;或者可以暫時改變走路姿勢,用“內八字”走路,改變肌肉受力方式,也能起到減輕發麻的作用;除此之外,對發麻的腿腳進行適當的揉搓,也能消除麻木的感覺。
來源|pexels
2.手和嘴也會麻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在睡覺時喜歡趴在枕頭上睡覺或是長時間側身睡覺。這類持續性壓迫就會導致手部的血液循環不通暢,出現手麻癥狀。只要睡覺的時候養成平躺睡眠法,這種酸麻感很快就會消失。但如果手麻的情況在白天清醒時也一直持續,那就要擔心是否有神經炎或者缺乏維生素B了。
來源|pexels
酷愛吃川味的小伙伴們都舍不掉花椒入口帶來的酥麻感,甚至還會特意再添一勺麻油?,F在,有研究證明,這種感覺來源自人體內一種能夠感受震動的特殊神經RA1,我們平時吃花椒覺得麻,其實是一種觸覺。簡單來說,花椒里有一種叫羥基甲位山椒醇的物質刺激了人體內的神經,從而讓舌頭誤認為受到了50Hz的震顫,從而產生麻的感覺。
來源|unsplash
3.不經意碰撞胳膊肘會發麻
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我們不小心將胳膊肘磕到桌角或者門邊上時,整個上半身就會一陣發麻,從前臂一直延續到肘部和手掌,要過好久才能慢慢緩過來。老一輩都說,這是我們“磕到麻筋”了。
來源|pexels
胳膊肘處的“麻筋”叫尺神經。當我們胳膊彎曲時,尺神經就會凸顯出來,外面只有較為單薄的人體表皮和脂肪保護。但這種酸麻很好解決,我們只需要將手臂抖一抖、揉一揉就可以緩解。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尺神經長時間發麻。
4.發麻還需要特別注意腕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又被我們稱之為正中神經擠壓癥,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管處受到壓迫而引發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患者主要表現是3或4根手指麻木、疼痛,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為手麻而被誤以為是頸椎有問題。
正中神經
來源|維基百科
腕管綜合征的疼痛在夜間或清晨最為明顯,疼痛有些時候還會反映到到肘部,或者反映到拇指外展,其中對掌無力,動作不靈活為主要表現。
由于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急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并使用電子產品,每天在電腦前持續敲擊鍵盤打字和移動鼠標的時間長達幾個小時,腕關節因反復高強度的工作,使得這種病迅速成為一種日漸普遍的現代文明病——“鼠標手”。
來源|pexels
研究發現,鼠標的位置越高,對手腕的損傷越大。因此,鼠標應該放在一個稍低位置,這個位置相當于坐姿時,上臂與地面垂直時肘部的高度。很多電腦桌都沒有鼠標的專用位置,這樣把鼠標放在桌面上長期工作,對人的損害不言而喻。
鼠標和身體的距離也會因為鼠標放在桌上而拉大,這方面的受力長期由肩肘負擔,也是導致頸肩腕綜合征的原因之一。上臂和前身夾角保持45度以下的時候,身體和鼠標的距離比較合適。
用科學的方法放置鼠標,會大大降低“鼠標手”的發病幾率,讓每一名常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輕松、愉快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千萬不要忽視身邊的麻木癥狀,麻也分正常的麻和異常的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注意長期的麻木哦!
上一篇:每日看點!如果《三體》紅岸基地有原型 可能就藏在這片針葉林里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山東即墨古城張燈結彩年味濃1月8日晚,游客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古城游覽。新華社發(梁孝鵬攝)隨著春節臨近,山東即墨古城張燈結彩,
2023-01-11 10:46
“網上中國”原標題:必須以質取勝,實現長遠發展(引題)你愛看網絡短劇嗎?(主題)隨著視頻拍攝制作技術的提升和網絡視聽平臺的發展,網絡
2023-01-11 10:46
原標題:全國大批年畫精品匯聚廣州展現“年畫里的中國”中新網廣州1月10日電(記者程景偉)“年畫里的中國”展覽10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展覽
2023-01-11 10:38
原標題:七部影片齊聚春節檔(主題)類型豐富觀眾選擇多(副題)齊魯晚報記者?宋說隨著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宣布定檔大年初一,目前2023
2023-01-11 10:35
原標題:打造屬于當代孩子的“童年日記”(引題)《米小圈上學記》以“童話感”視覺凸顯童真、童趣(主題)近日,由中央電視臺和騰訊視頻出品
2023-01-11 09:45
原標題:著名導演何平去世享年65歲(主題)曾導演《雙旗鎮刀客》監制《甲方乙方》等作品(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據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消息,
2023-01-11 09:33
原標題:演員職稱評審下沉到縣級影視行業人才吸引力更強(引題)橫店群演就地評職稱(主題)解放日報記者于量2022年12月21日,浙江省東陽市四
2023-01-11 09:50
原標題:四川眉山發現成都平原迄今最早舊石器時代遺址中新網成都1月10日電(記者岳依桐)10日,“遂寧市桃花河遺址暨四川舊石器時代考古成果專
2023-01-11 08:56
原標題:蘭州出臺黃河文化保護辦法人民日報蘭州1月10日電(記者付文)記者從蘭州市政府獲悉:當地制定出臺《蘭州市黃河文化保護辦法》,將于2
2023-01-11 08:44
原標題:嗑起中國劇,海外觀眾也上頭?閑暇時,很多人會沉浸在“放大鏡式”追劇的樂趣中。殊不知,一些海外觀眾同樣樂此不疲。尤其在海外視頻
2023-01-11 08:45
原標題:《中國奇譚》好在哪兒提起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許多80后、90后,乃至60后、70后,都會會心一笑,想起兒時看過的《大鬧天宮》《哪吒鬧
2023-01-11 08:40
原標題:浙大與哥大收藏門神畫像杭州展出系經數碼轉換后重現中新網杭州1月10日電(童笑雨)春節將至,年味漸濃。1月10日,“守護·傳承門神展
2023-01-11 08:32
原標題:美術館奏響“愛的旋律”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聞逸)當動人旋律邂逅精美書畫,一場視聽盛宴正在上演。1月4日晚,“中國美術館之夜”在北
2023-01-11 07:36
原標題:職場劇為何越來越好看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近年來,隨著現實題材劇集不斷涌現,聚焦行業發展態勢與運行規律、關注不同職業特點的職場劇
2023-01-11 07:33
原標題:2023年中國雜技春晚將在河南周口舉辦中新網周口1月9日電(王宇杜欣)2023年中國雜技春晚錄制工作將于10日晚在河南省周口啟動。春節期間
2023-01-11 05:44
原標題:川渝“詩詞列車”開進“中華詩城”中新網重慶1月9日電(張旭李秋璇)1月9日,從重慶出發的“詩詞列車”G1534次緩緩抵達奉節站,川渝兩地
2023-01-10 15:48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三蘇故里“壽蘇會”:雅俗共賀蘇軾誕辰986周年中新網眉山1月10日電(賀劭清張浪陳選斌)1月10日,農歷壬寅年臘月十九,四川
2023-01-10 15:36
原標題:“演新戲是滋養歷練享受”(主題)何冰自導自演的阿瑟·米勒話劇《代價》明晚首演(副題)北京晚報記者王潤攝影趙彤苑曉輝“何冰又要
2023-01-10 15:32
原標題:藏于深山的金代皇陵岳強除了明十三陵外,北京還有位于房山區大房山的金陵。和明十三陵一樣,金陵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陵葬有
2023-01-10 15:45
原標題:國潮才是最潮!中外學者剖析東西文化吸引力之變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記者闞楓)“國潮才是最潮,華流才是頂流”,這句中國年輕人常掛嘴
2023-01-10 15:44
原標題:國家廣電總局:對違法違規從業人員實施行業懲戒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消息,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全國廣
2023-01-10 14:51
原標題: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2》落幕,陳山聰江美儀分獲最佳男女主角萬千光輝演藝大獎意外花落“珍姐”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1月8日晚,TVB
2023-01-10 14:44
原標題:山東:寒冬時節送戲下鄉1月9日,在山東省鄆城縣黃集鎮陸胡同村,鄆城縣柳子戲劇團的戲曲演員在演出。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冬季農閑時節
2023-01-10 13:49
原標題:“讓民間文物修復技藝傳承延續”人民日報記者李強鐵匠將燒紅的鐵錠捶打成鐵藝裝飾;泥瓦匠用瓦刀和灰泥“修復”古老的建筑墻體;石匠
2023-01-10 13:42
原標題:??趪H免稅城里的“兔年”商品在海口國際免稅城拍攝的兔年主題化妝品(1月8日攝)。兔年將至,在??趪H免稅城,許多品牌推出融入
2023-01-10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