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圖片 > 正文

《流浪地球2》發布“難!難!難!”特輯 拍一天拍不好那就拍一個月

時間:2023-02-27 20:48:08    來源:大西洋網    

“明天是場惡戰”、“我們的難度很高”、“太難了” ……是什么讓郭帆導演在拍攝現場眉頭緊鎖,連連叫“難”?在震撼壯觀視效鏡頭和考究逼真的道具置景背后,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艱辛?近日,電影《流浪地球2》發布“難!難!難!”特輯,主創們向大家揭開影片攝制過程中所歷經的各種挑戰與考驗。

據美術指導郜昂透露,此次共制作了近十萬件服裝、道具,置景展開總面積超九十萬平方米,“在第一部里面,一個外骨骼裝甲的開發就用大概半年的時間。到第二部里,這種難度級別的道具只是一個背景的元素,甚至都到不了稀有道具的程度。當一個背景道具的細節要求和級別都到這種程度的時候,可想而知在拍特寫和植入UI的時候是什么樣的一個難度。整體的難度和量級都在不斷的疊加。”四年里,全體劇組人員用自己對科幻電影的熱愛與堅持,完成了制作出一部中國科幻電影的探索與挑戰。“挑戰就是累啊”,導演郭帆感慨道,“忙到沒有時間停下來嘆氣”。主創們表示,即使制作不易,但是看到影片能收獲觀眾共鳴,帶來力量和陪伴,“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拍一天拍不好那就拍兩天,兩天拍不好那就拍一個月,也得把它拍得非常精細。” 在這樣一部承載著無數人夢想與心血的作品中,“難”不僅是現狀,更是一種選擇。為了能給觀眾們帶來一部更好的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選用了更復雜、同時效果也更好的故事結構創作劇本,導演郭帆直言“像是寫了三個片子”。而劇本的復雜程度也與美術道具和后期視效的工作量息息相關,兩位視效總監徐建和丁燕來都表示“這個量太大了”,幾乎“不可能完成”。

電影《流浪地球2》的原著、監制劉慈欣曾說,“一個真正好的科幻片應該看起來像紀錄片”。郭帆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鏡頭的真實感。然而想要真實模擬出宇宙中的太陽光很難,光源的亮度、距離甚至輔光都必須非常精確;想要在水下場景真實拍攝也很難,不僅有設備的限制,還要清除所有安全隱患;想要做出近乎實拍的成片效果則更難,除了攝影與燈光的縝密配合,視效和場景制作的精細程度也必須盡可能做到最好。“我們的標準幾乎是一致的”,美術指導郜昂說,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到我們現有能力范圍內的最高標準”。26家視效公司,3000多個視效鏡頭,一萬多件道具設計圖紙,兩萬余位臺前幕后的電影從業者經過整整四年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又一部屬于中國人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

電影《流浪地球2》由中影股份、郭帆(北京)影業、北京登峰國際、中影創意(北京)出品。(杜思夢)

標簽: 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電影 流浪地球2劇情 流浪地球2特輯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