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演”過古裝劇 再試民國劇(引題)?
(相關資料圖)
曾翻拍“甄嬛”的上海阿姨又來橫店了(主題)
昨天,曾經因為翻拍“甄嬛”微電影火遍全網的上海阿姨們又在浙江金華橫店影視城“閃亮登場”。這一回,來自上海的“摩登銀發族”換上了婀娜的旗袍、瀟灑的長衫,演繹民國劇里的經典片段。
過把演員癮
前一天先上表演課,次日清晨起床準備妝發服裝,拍定妝照、辦開機儀式、換景演戲、吃片場盒飯、辦殺青宴……阿姨爺叔們的微電影拍攝體驗幾乎照搬真實的劇組流程,讓他們真正過了一把演員癮。
此次來翻拍民國劇的16人中,有3位參與過去年《新·甄嬛傳》拍攝,其余的則都是第一次進組。一開拍,大家的“小白”屬性就暴露無遺——導演剛教完上句,有人就忘了下句;一句“你有本事搶男人,你有本事開門啊”的經典臺詞,逗得“雪姨”也笑場個不停;演完一段,導演還沒喊停,演員就投來“求評價”的目光,直接穿了幫……即便事先上了表演課,但真正面對鏡頭,還是狀況百出,一個上午只拍了七場戲中的兩場。好在整個劇組都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引導,“演員們”也克服緊張,表演漸入佳境。“下午的幾場戲,我們可都是一條過!”幾個阿姨在殺青宴上自豪道。
最后的成片還沒出,大家已經信心滿滿。這群把愛美刻在骨子里的上海阿姨,平日里打扮相當時髦。她們有的剪了超短的波波頭,有的燙著俏皮的玉米燙,但為了塑造角色,這群雖然業余卻十分敬業的“演員”,寧愿犧牲自己的時髦,起個大早來到片場換發型。玉米燙的長發被編成兩條大辮子垂在胸前,超短發則扎成小辮子用發網罩住,再戴上假發,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劇中造型。在將近零度的天氣里要拍夏天的戲,雖然阿姨們也提前網購了暖寶寶、光腿神器等,但穿著美麗“凍”人的旗袍一遍遍地演,還是讓人瑟瑟發抖。導演一叫停,大家就趕緊披上羽絨服回回溫,一喊開始,又立馬脫下外套進入狀態。“電視劇里看著光彩照人,實際上當演員可真不容易!”圓夢之余,打破對演員職業的“粉絲濾鏡”,也成了她們最大的收獲。
“50+新青年”
16人的劇組里,最大的已經年過古稀,最小的也有45歲。不過,這些阿姨爺叔都說自己是“50+新青年”,比年輕人還新潮。
68歲的上海爺叔哈亮此次在劇中飾演的是男主角“賀書環”,一開始他還嚷嚷著“要不要把我的白頭發遮遮”,隨后轉念一想,又自信道:“這是我們銀發族獨特的美,就要演個年輕人演不了的老年版男主角!”和劇組里很多成群結隊來的阿姨不同,哈亮是看到去年抖音上火爆的《新·甄嬛傳》視頻,然后“百度”相關報道,自己聯系策劃團隊報名來的。他說自己年輕時一部電影要翻來覆去看很多遍,雖然喜歡,但“演員夢”是想都不敢想,“沒想到老了還能有這樣的機會,體驗一段不一樣的人生”。而進組演戲也只是哈亮想體驗的人生之一,他說自己要在70歲之前把想去的地方都玩遍。這一趟橫店拍完,他立刻就要去泰山,后面還想去迪拜、俄羅斯和北歐幾個國家。
65歲的徐青萍則是策劃方上海瑞馳時尚俱樂部的老朋友,她這次不僅自己進組,還帶上了五六個上海老年大學的同學。說起徐青萍的老年生活,那真是比許多年輕人還精彩。去年,她參加了俱樂部組織的模特培訓,不僅登上上海時裝周的國際T臺,還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亮過相。這兩年,她還在老年大學選修舞蹈和鋼琴。挑戰這些需要童子功的項目,徐青萍一點也不膽怯:“年紀大了,就更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不追求有多大的成就,但年輕時想要嘗試但沒能嘗試的事情,現在就要抓緊去試試,再不瘋狂就老啦!”
晚年更精彩
從徐青萍提到的上海時裝周活動,到赴橫店翻拍《新·甄嬛傳》、經典民國劇,上海瑞馳時尚俱樂部的負責人彭愷一直在為讓上海銀發族過得更精彩而努力。創業前,彭愷從事的是影視廣告相關的工作。他下決心要為老年人做點事情,還是出于對媽媽的一片孝心。“我媽媽是典型的愛美阿姨,愛打扮,愛追劇,愛出去玩。但她以前跟的那些老年旅行團,時間短、行程緊,去一個景區拍拍照、吃吃東西,雖然也體驗了一些當地風情,但收獲很有限。我就想,不妨讓她去劇組體驗一下拍戲,又能換裝,又能看景,又能‘走進’劇里,就像年輕人喜歡的劇本殺一樣。”
為了達成這份孝心,彭愷和幾位合伙人跑了許多地方,最終選定浙江金華的橫店影視城。“橫店不僅有現成的布景,還有現成的‘橫漂’導演、攝影師、演員,他們都是多年在各個劇組工作,很專業。”選擇《新·甄嬛傳》和經典民國劇的題材,也是綜合了上海退休女性的喜好。“想來體驗的女性居多,所以我們盡可能選擇女性群像劇本。上海阿姨愛美,所以我們就要挑那些服化道有特色、審美在線的劇進行改編。”
彭愷也沒想到,去年《新·甄嬛傳》的視頻一出,一下子就成為網絡爆款,還一度引發版權相關的爭議。此次民國劇拍攝前,彭愷就先打了“預防針”:“我咨詢過律師,阿姨爺叔們自娛自樂是沒有問題的。另外我們沒有照搬原劇情,而是借用一部分經典橋段,再根據大家的情況‘量身定制’。首先,大家畢竟是第一次演戲,有些復雜的表情、動作和臺詞完成不了,我們就降低難度;其次,影視劇主角、配角戲份相差很大,而我們希望每個人都有充足的、公平的體驗,所以要對每個角色的戲份進行平均;最后,二創作品也避免了對原作的侵權。”
特派記者 吳旭穎(本報橫店今日電)
上一篇:紀錄片《中國游戲紀事》首映會舉辦|全球時快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演”過古裝劇再試民國劇(引題)?曾翻拍“甄嬛”的上海阿姨又來橫店了(主題)昨天,曾經因為翻拍“甄嬛”微電影火遍全網的上海阿
2023-02-16 16:34
原標題:紀錄片《中國游戲紀事》首映會舉辦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紀錄片《中國游戲紀事》首映會在廣州黃埔舉辦。本片由中國音像與數
2023-02-16 15:56
原標題:漫威新片《黑豹2》水土不服,《蟻人與黃蜂女》接棒再戰(引題)?15年引進路,從熱捧到遇冷(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作為2023年引進的
2023-02-16 15:46
原標題:《星落凝成糖》江蘇衛視定檔!(引題)?陳星旭一人分飾四角(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由朱銳斌執導的古裝神話愛情劇《星落凝成糖》
2023-02-16 15:34
原標題:中華劇院拓寬劇場運營推動城市高品質文化發展(引題)?中華戲曲精品邀請展三月啟幕(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王洋)“國粹芳華經典
2023-02-16 15:38
原標題: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正式開展2月15日,國家圖書館開年大展——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正式開展
2023-02-16 15:47
原標題:溯源中國歷史探索中華文脈——走近“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是上世紀初
2023-02-16 14:35
原標題:消逝在《風再起時》的香港往事文匯報記者柳青梁朝偉和郭富城主演的《風再起時》,拍攝于2017年,差不多同一時候,導演王晶在拍攝類似
2023-02-16 14:34
原標題:5項“考古中國”項目重要成果公布(引題)?河北尚義四臺遺址考古有突破(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昨天,國家文物局公布5項“
2023-02-16 14:38
原標題:9分以上4分以下,新開綜藝為何越來越兩極分化文匯報記者衛中《快樂再出發》第二季以9 5分的網絡評分進入收官倒計時,《大偵探》第八季
2023-02-16 14:51
原標題:馮唐暢銷小說首次搬上舞臺根據著名作家馮唐暢銷小說《北京,北京》改編的話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將于4月7日至9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
2023-02-16 14:32
原標題:《十字街頭》回歸,導演黃盈談創作初衷(引題)?按照理想堅定地往前走(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國家大劇院制作話劇《十字街頭》將于2
2023-02-16 13:49
原標題:故宮古建筑如何防震抗震?周乾土耳其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最近發生的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及建筑破壞,位于震中附近的加濟安泰普城堡
2023-02-16 13:55
原標題:長期向好趨勢不變但卻面臨不少難點(引題)?中國游戲出海:要摘“果子”得先“種樹”(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北京青年報記者從
2023-02-16 11:34
原標題:拆除劇場外那幾磴臺階所謂戲劇性、文學性,究竟是什么?戲劇與文學究竟能帶給觀眾什么?如果說阿爾托所倡導的那種觀眾坐在中央,被場
2023-02-16 11:56
原標題:北京圖書訂貨會下周啟幕,展商數量達700余家創歷屆之最(引題)?40萬余種圖書匯集書業盛宴(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由中國出
2023-02-16 11:36
原標題: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382件珍貴文物首次薈萃一堂(引題)?古文獻“四大發現”正式開展(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洋
2023-02-16 11:54
原標題:《運動者聯盟》官宣(引題)?王濛、周洋尋找運動能力者(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祖薇薇2月15日,由芒果TV、咪咕視頻聯合自制的運動挑戰
2023-02-16 11:48
原標題:過山車與莎士比亞本不矛盾戲劇或言藝術之于觀眾,是一種單純技術性、服務性的滿足,還是肩負啟迪、滋養、引領的使命?打造具有莎士比
2023-02-16 10:44
原標題:“文創”不能曲解歷史湖北日報評論員程曼詩近日,某網站上推出電影《滿江紅》的周邊眾籌項目,其中的“宰相令牌”香薰、“Q版秦檜”書
2023-02-16 10:43
原標題:從觀看到參與,方興未艾盡管沉浸式戲劇有著較為豐厚的歷史積淀和創作實績,然而究竟什么是沉浸式戲劇?沉浸式戲劇以新穎的演出形式、
2023-02-16 10:33
原標題:《外婆的澎湖灣》原唱劉文正過世(主題)于2022年11月12日因病逝于美國當天正好是他70歲生日(副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據臺媒報
2023-02-16 10:48
原標題:網絡劇的獨特發展楊慧我國網絡劇從誕生以來,產生了眾多熱門作品。對于在視頻網站看網絡劇也看電視劇的普通觀眾而言,網絡劇和電視劇
2023-02-16 10:50
原標題:科學家看《三體》會被劉慈欣哪些“腦洞”戳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杰群2月14日,《三體》電視劇在高潮中收官,豆瓣8 4分。當科學家
2023-02-16 09:53
原標題:云南晉寧古城村發現已知保存最完整先滇時期環形貝丘遺址中新社昆明2月15日電(記者胡遠航)15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晉寧古城村遺
2023-02-16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