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首宋詩中發現的武則天密碼
(資料圖片)
對于武則天故里的研究上,至今仍有一些問題撲朔迷離、模糊不清。比如,根據兩唐書的記載,武則天是并州文水人無疑,但準確地說她是文水哪個村的?再比如,武則天父親武士彟“歸葬故里”,但武士彟“昊陵”的墓和碑,現在卻沒有任何遺存實證可以尋跡。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2022年春查閱一份史料的時候,發現了一首北宋時期呂陶游覽昊陵的詩作《游文水壽寧院》,出于好奇和探究,我出示此詩征詢全國武則天研究專家若干,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們都說此前對這首詩作一無所知。于是,我進一步查閱了有關史料,實地考察壽寧院遺址,在此基礎上,從《游文水壽寧院》這首宋詩中,解讀出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武則天密碼。
《宋史》中有“傳”的呂陶
寫了一首什么詩
宋哲宗紹圣四年(1097)的秋末初冬,元祐七年(1092)曾任中書舍人、此時被貶在任潞州知州的呂陶,興致勃勃地慕名來游并州文水的壽寧寺院,還實地觀瞻了武則天父親武士彟的“昊陵”,游畢后他即興寫了題為《游文水壽寧院》的一首詩,他在詩題之下加注:“武后父,葬院側。”全詩如下:
重巖一水源何長,下浸十頃同江鄉。
環堤數里植垂柳,綠蔭交蓋西風涼。
危橋迤邐渡前岸,古寺直枕山之岡。
門闌閟邃戶庭闊,金碧間斗皆煌煌。
并人事佛素已謹,挾以富力尤輝光。
三朝宸札舊所賜,奎文寶跡人間藏。
有如方岳處厚地,鎮壓萬眾傳無疆。
西園嘉卉不知數,春暉盡許開琳瑯。
東偏小池亦足愛,秋色未老芙蕖香。
寺旁有曰武陵者,高碑大字言其詳。
武周一旦改唐祚,天傾地轉無乾綱。
睿皇書碑李嶠記,當時氣焰安可量。
神功距此四百載,孤墳雖在郊原荒。
年年秋潦過墳側,枯盡白草空斜陽。
且憐景物為一飲,誰暇對酒論興亡。
這首詩收錄在呂陶本人的詩集《凈德集》中。《宋史》之《呂陶傳》中記載,呂陶曾針對北宋時政提出鴻篇策論,得到了司馬光等人的支持和稱贊,連宋神宗也“謂其言有理”,卻令宰相王安石“神色頗沮”。
七言游記的《游文水壽寧院》,共三十句,詩的開頭寫了壽寧院的位置和環境、富麗堂皇的建筑以及院內景致;后半部分由自然景觀寫到人文景觀,從武士彟“武陵”亦即“昊陵”攀龍臺碑的氣勢之勝又轉到今日來游的凄涼之景,寫出了興衰交替、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詩中最有價值的信息,一是關于武則天稱帝后敕令家鄉修的壽寧寺,二是稱帝后的武皇為其父親一再擴建的昊陵,三是昊陵在壽寧院之“院側”的位置描述。
需要指出的是,新舊《唐書》《唐會要》以及所有的武則天史籍史料,幾乎為后世學者根據前世資料的抄寫和輯錄,而呂陶《游文水壽寧院》所不同的是,詩中的所有描述,均是他在文水游覽觀瞻時候的親眼所見,這一點是非常珍貴的、難得的,也正是這首詩作所具價值之處。
武則天的祖居地
原來是壽寧寺所在的那個村子
集佛教圣地、游覽勝景和博物院、檔案館于一處的文水壽寧寺,它在文水的什么方位,是一個什么樣的由來呢?
為了明白這個問題,我查閱了明代的《永樂大典》,在其卷5203第9頁中有這樣的記載:文水“壽寧寺,在本縣北十二里。舊經云:本武氏白衣莊”。明代天啟年的《文水縣志》“寺觀”中載:“壽寧寺,在縣北‘徐村’,唐天授元年建。”也就是說,呂陶所說的文水壽寧寺,是一處建于武則天稱帝天授元年的寺院,它位于“縣北十二里”的“徐村”,壽寧寺在此早前是一處“武氏白衣莊”。
在武士彟及前的那個時代,徐村的“武氏白衣莊”,位于族人聚居的地方,是一處武家老宅莊院,內有祭祀先祖供牌的家廟。貞觀九年(635),得知太上皇李淵駕崩后的武士彟悲痛成疾,在荊州都督任上去世。貞觀十年(636)春,李世民敕令送其靈柩歸葬家鄉文水,在“因山為墳,穿足容棺”兩個多月的依山造墓施工期間,武士彟的靈棚應該就搭建在家廟院內,因為古代的家廟既是祭祀先祖的地方,也是家族承辦喪禮、婚禮、冠禮的地方。芳齡十二歲的武則天隨母親楊氏和其他兩個姐妹,在武氏家廟內為父親著喪服、盡孝禮,直至安葬停當。
唐高祖顯慶五年,已做皇后的武則天和高宗帝曾回到并州文水省親。天授元年,推廣各州縣“大云寺”為武則天稱帝輿論造勢的成功經驗,當了皇帝的武則天將武氏家廟捐予佛門,在此原址規模上擴建為宣講《大云經》的“壽寧寺”,意在宣傳強化“女人亦能做皇帝”的理論創新。自唐至宋直至明清,壽寧寺有女皇敕建的這一背景,加上西園嘉卉開、小池荷花香這樣園林美景的吸引,所以一直遠近馳名、信眾甚多。這便有了呂陶專程來游文水壽寧、解讀女皇密碼的朝圣之旅。
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彟及其祖輩,世世代代聚居在壽寧寺所在的文水縣徐村,至此我們便清晰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武士彟的家鄉、武則天的祖籍就是文水縣徐村。
明代以后,徐村分為了三個村子,位于原來徐村北面的壽寧寺,處在了“北徐”村,位于徐村南面的武則天廟,處在了“南徐”村,但是,按照唐代的村級建制,武士彟生在徐村、長在徐村,名副其“史”的武士彟家鄉、武則天故里,就是“并州文水縣徐村”無疑。不能因為武則天廟建在現在的“南徐村”,就說武則天是南徐村人。
遺憾的是,呂陶的這首詩作,竟然在近千年的時間里“藏在深閨無人識”,沒有人發現、發掘出它的武則天信息及其應有價值,沒能在后人的武則天研究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無跡可尋的昊陵高碑
在呂陶詩中是什么樣的境況
武則天稱帝后,不僅投入巨資修建壽寧寺,對父母陵墓更是耗資無數,不斷加封。據史料記載,圣歷二年(699)即武則天稱帝的第九年,武則天改署文水昊陵為攀龍臺,對其規模,封土、內外城、墓道以及石刻,都按照皇陵標準擴大了很多倍。時隔一年多的長安元年(701年)十二月,78歲的武則天又在攀龍臺立了一通非常高大的“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帝碑”,俗稱攀龍臺碑,碑文由宰相李嶠撰文,時為相王的唐睿宗李旦書寫,長達6700字,新舊兩本《唐書》有全文錄入。此碑高五丈,闊九尺,厚三尺,足足有現在的五層樓那么高,堪稱古往今來第一大碑。
遺憾的是,昊陵的墓和碑,早在明代中期就從世人的視線中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那么它建在文水的什么位置,究竟何去何從了呢?
呂陶在《游文水壽寧院》詩題下注曰:“武后父,葬院側。”武士彟的昊陵,原來就在壽寧寺院不遠的旁側。這是自唐至今我們可知的昊陵方位,是呂陶提供給我們僅有的正確答案。
呂陶對昊陵的親眼所見和現場直播,還有他的真情抒發,是我們在其他史籍中從未看到過的。他給我們提供的“寺旁有曰武陵者”方位信息,成為了我們已知的發現發掘昊陵的唯一參考。
明朝《永樂大典》卷5204載:“唐武士彟墓在文水縣城北十里,唐則天皇后父也……高皇帝碑,高五丈,闊九尺,厚三尺。其碑地埋一半,文亦剝落,只有碑額‘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帝碑’。”由此來看,呂陶來游文水三百年之后的永樂年間,昊陵高碑便被地埋一半,僅剩碑額。在后來的年代里,此碑就無跡可尋了,史籍上對此也未有記載。昊陵大碑給弄“丟”了。
就在前些年,在文水武則天廟正東1.3公里的地方,當地村民在地表之下15米深的挖沙場,挖掘出了一對大石獅,獅子高達2.88米,基座高達1.68米,整體高度達到了4.56米,坐西面東,蹲式姿勢,神態威武,山西省的考古專家鑒定為昊陵神道的石獅無疑。
昊陵巨碑作為古今第一大碑,有著非常高的考古價值和文物價值,讀了《游文水壽寧院》一詩,呂陶以壽寧寺看昊陵的視角,以及昊陵“猶在旁側”的提示,給了我們耳目一新、豁然開朗的認識。我想,加上石獅發掘面世的參照,昊陵“因山為墳”的墓和“高碑大字”的碑,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重見天日,再放光華。
文并圖/王學禮(三晉文化研究學者)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企業、社區、學校、農村,青島市城陽區處處可讀書(引題)挖掘全民閱讀“城陽樣本”(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嬙通訊員林子涵閱
2023-03-09 08:37
原標題:一首宋詩中發現的武則天密碼對于武則天故里的研究上,至今仍有一些問題撲朔迷離、模糊不清。比如,根據兩唐書的記載,武則天是并州文
2023-03-09 08:38
原標題:新疆“十二木卡姆的故鄉”女舞蹈演員:舞蹈可展示漂亮的新疆中新社新疆莎車3月8日電中新社記者孫亭文3月8日是“三八”國際婦女節。上
2023-03-09 08:33
原標題:曾在桂林度過三年中學時光,期待為廣西寫個故事(引題)?馬伯庸來邕舉辦讀者見面會(主題)廣西日報記者蔣林“廣西對我而言,就是回
2023-03-09 08:51
原標題:北京人藝經典接力《天下第一樓》再品五味人生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高凱)今年北京人藝以經典開年,連續上演幾部大戲之后,又一京味
2023-03-09 08:48
原標題:食筍勿踟躕南風吹作竹春天,正是吃筍的好時候。中國人吃筍歷史很長,《詩經》中就有“其蔌維何,維筍及蒲”之句,說的是以嫩筍嫩蒲下
2023-03-09 07:42
【高談闊論】原標題:愿春風十里的赴約人,都愛書陳俊宇百米長隊,人潮匯集,這是久違的場面。闊別兩年、延期三次,今年的北京圖書訂貨會回歸
2023-03-09 07:48
原標題:塞澤爾與馬提尼克島飛機靠近馬提尼克島那一刻,我想起熟悉的感悟:按文學作品尋找現實往往是要失望的。小泉八云在游記《在法屬西印度
2023-03-09 05:52
原標題:河南安陽發現距今約7800年裴李崗時期遺址中新社鄭州3月8日電(闞力)記者8日從2022河南考古新發現論壇獲悉,河南安陽八里莊新發現并確
2023-03-09 05:44
原標題:第二屆《中國作家》陽翰笙劇本獎揭曉這些作品獲獎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上官云)記者從主辦方獲悉,近日,第二屆《中國作家》陽翰
2023-03-09 05:34
原標題:畢加索辭世50周年|博物館如何直面他的“問題”澎湃新聞記者黃松編譯今年是藝術家畢加索辭世50周年,他的名字頻繁地被提起。作為“畢
2023-03-08 15:38
原標題:當考古遇上AI會如何?(主題)三星堆探索人機協同智能文物修復(副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文物的保護、修復牽動人心,大
2023-03-08 14:42
原標題:《雷霆沙贊!眾神之怒》發布新預告沙贊家族對戰復仇女神羊城晚報記者聶青DC超級英雄電影《雷霆沙贊!眾神之怒》將于3月17日上映。影片
2023-03-08 14:46
原標題:大鵬新片《保你平安》首映(引題)馬麗希望續集拍愛情故事(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劉克洪“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這正是大鵬執
2023-03-08 14:38
原標題:感受千古大文豪的氣韻(引題)“蘇軾主題文物特展”延至3月26日(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極為罕見的蘇軾傳世畫作《瀟湘
2023-03-08 14:36
原標題:民族團結的頌歌(主題)——舞劇《五星出東方》觀后(副題)近日,舞劇《五星出東方》在分別斬獲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2023-03-08 13:51
原標題:收錄文學作者6000余人《中國現代文學作者筆名大辭典》出版中新網天津3月7日電(孫玲玲張彤)近期,南開大學出版社的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2023-03-08 13:53
原標題:劉若英、蘇慧倫、丁當、白安今晚一同開唱(引題)這場閨蜜音樂聚會唱出四段不同人生(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3月8日三八婦女節當天2
2023-03-08 13:45
原標題:仿佛走入秦隴山川雪后的景象(引題)宋代范寬《雪景寒林圖》被立體“復活”(主題)置身占地60平方米、三面幕墻環繞的“一畫一世界”
2023-03-08 13:36
中工網訊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為進一步提升職工藝術修養,2023年3月6日,全總文工團舉辦了一場以“流光溢彩讓琴聲在節日里放飛”為
2023-03-08 13:41
原標題:數據上占比遙遙領先,同時又是“觀影的決策者”(引題)女性觀眾成電影市場主流(主題)今晚報記者丁曉晨幾年前,人們還在探討何謂“
2023-03-08 11:38
原標題:(兩會聲音)“90后”苗妹楊昌芹:“竹”夢鄉村讓傳統文化“老樹開新花”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張偉)2023年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云
2023-03-08 11:43
原標題:滬語訓練營九年帶動逾五萬孩生動實踐(引題)滬劇接力棒接住了(主題)新民晚報記者趙玥在文藝復興風格的花園建筑里感受滬劇文化是什
2023-03-08 11:50
原標題:觀劍說春秋(主題)——《觀劍圖》的典故出處及藝術手法(副題)這幅《觀劍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被名之為“觀刀圖”。因為它是任
2023-03-08 11:52
原標題:一張“小紙條”揭開“千古之謎”(主題)——我國第一代女考古學家游壽與嘎仙洞遺址的發現(副題)嘎仙洞,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
2023-03-08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