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展蘇州開展 展現江南“青蓮衫子藕荷裳”之美

時間:2023-03-09 10:50: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

原標題: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展蘇州開展 展現江南“青蓮衫子藕荷裳”之美

中新網蘇州3月8日電 (記者 鐘升)衣衫上藍綠色的色調,與江南的一汪碧水相互映襯;將數塊布料連綴在一起組成衣物,既便于拆換、節省布料,異色相拼又帶來一種獨特的美感……“青蓮衫子藕荷裳——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展”8日在蘇州市吳文化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圍繞蘇州水鄉民間服飾的代表——甪直水鄉婦女服飾,系統性地展現了吳地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積淀與創新。

“衣食住行”中,“衣”居于首位。一件傳統的衣裳,往往于一針一線的細微處,透露出其背后的獨特文化。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是蘇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并于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位于蘇州市吳中區的甪直古鎮有著“五湖之廳”“六澤之沖”的美譽。豐富的水系孕育了水鄉的特色和豐饒,數千年來,當地居民因地制宜,世世代代耕田種稻,稻作農業逐漸成為其主要的生活來源。

為了適應田間勞動和務農生活的需要。一代代水鄉婦女在勞作中,創造發展出包頭巾、拼接衫、襡裙、卷膀、百衲繡花鞋等獨特的服飾。在《藕與莼菜》一文中,葉圣陶曾這樣描述:“女的往往裹著白地青花的頭巾,雖然赤腳卻穿短短的夏布裙,軀干固然不及男的這樣高,但是別有一種康健的美的風姿。”

“我的奶奶以前住在太湖邊,小時候我到奶奶家玩,經常可以看到‘賣魚娘娘’等人穿著這樣的衣服。后來大家搬到城里居住,就越來越少有機會看到這樣的衣服了。”身穿一套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前來觀展的郁佳怡打開了塵封的記憶。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與田間勞作和務農生活相適應的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漸漸消失于公眾眼中。為此,近年來,當地政府開始進行大量發掘、搶救、傳承、弘揚工作,通過成立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博物館、舉辦“中國·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文化旅游節”等,重拾公眾對于傳統服飾的熱情。

甪直鎮政府還把甪直水鄉婦女服飾與當地傳統的連廂表演融合在一起,鼓勵當地打連廂隊、挑花籃隊穿著傳統服裝走上街道、走進景區。同時與相關院校合作,開展服裝創意設計大賽,將時下的審美元素加入傳統服飾當中。

展覽現場,數位參觀者和郁佳怡一樣穿上創新型的甪直水鄉婦女服飾,體驗傳統與現代的美麗交織。郁佳怡表示,目前甪直水鄉婦女服飾的復興仍缺乏成熟的服裝形制、受眾面也較窄小。她期望能有更多的設計者勇于創新,讓水鄉的年輕一代重新愛上傳統服飾。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