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座沒有紙質書的圖書館(主題)
走進臨港科技智慧圖書館(副題)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雖然沒有圖書館特有的書香,但連通世界的網絡與技術卻讓這個地方變得廣闊無垠,這就是站在臨港科技智慧圖書館進門處“知識金字塔”面前的真實感受。“金字塔”表面不斷變幻的圖案與光線,如書中帶來無窮想象力的世界。位于臨港中心內的臨港科技智慧圖書館近期開始試運營,神秘又安靜的所在讓周圍的鄰居們對它充滿了好奇。
“知識金字塔”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知識不再平面
繞到金字塔背后,是層層閃光的臺階,可坐可憩,這是人們與電子世界接觸交流時的留白與思考。金字塔內部別有洞天,文創商店即將開業。
虛擬圖書館員“艾琳”已迎候多時。隨著各種功能的植入,“艾琳”未來可以與讀者進行對話,只要告訴她想讀哪一類的書,她不僅推薦好書,還能幫助尋找和借閱這本書。
在智能實驗室里,讀者戴上特殊的眼鏡之后,就有配套服務影像出現,用操控筆點擊拖動屏幕上的內容就可以拉近分析內容。例如一個心臟的解剖圖,通過操控筆的操作就可以透明化其中的結構,層層打開心臟內部奧秘。
轉身進入一個半封閉的沉浸式研學區域,淙淙樂聲響起,環形屏幕上徐徐展開《千里江山圖》、宋徽宗的花鳥作品,題跋的每一個筆畫都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背后,還有一個科普素養的測評體系,其中的題目來自于《十萬個為什么》。
通過VR設備的沉浸式體驗是科技智慧圖書館互動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戴上眼鏡,坐進“艙”內,來一場驚心動魄的“火箭升空”,航行于外太空,感受著陸于月亮表面之后的暈眩。
超長書桌上內嵌了幾十臺電子屏幕,近60萬冊中外圖書資源供讀者云端檢索瀏覽下載。還可以借助電子終端與世界各地專家甚至歷史上的科學家虛擬人,進行“面對面”對話……
隔行不再隔山
作為閱讀體驗豐富的一站式數字交互閱覽平臺,臨港科技智慧圖書館匯聚了全球西文學術電子專著20余萬冊、中文科技類電子圖書30余萬冊,以及來自157家國際知名大學出版社的7萬余冊電子書。圖書館還將運用AI技術對約20億條學術數據進行學科譜系化鏈接,為臨港新片區數字產業生態建設提質增能。
臨港科技智慧圖書館運營方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祖谷告訴記者:“科技智慧圖書館不是一個單體圖書館,而是為專業服務考量。專業的閱讀是一件門檻很高的事,把一本專業書籍拆解,形成腦圖,再形成快速瀏覽形式的文稿,最后變成入門級的聽書,如此工作的人工速率在每周5—7本,人工智能介入就可能達到千本以上。這樣就形成專門針對圖書館的內容拆解和重組的方法,用數字化的內容構建起跨界溝通的橋梁,讓‘隔行如隔山’成為過去。”
科技的長足進步與深度應用,還打破了圖書館在交流合作中時間、空間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讓更多頂尖學術力量、科創力量匯聚于此。
智慧圖書館的興起,或將成為穿越真實世界的“門”。據悉,科技智慧圖書館4月開放預約App,屆時,讀者可以來到這里自行解鎖知識類型與形式更為豐富的全新閱讀體驗,讓知識更深入“心智”。
標簽:
上一篇:今日觀點!“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在京舉辦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一座沒有紙質書的圖書館(主題)走進臨港科技智慧圖書館(副題)新民晚報記者徐翌晟雖然沒有圖書館特有的書香,但連通世界的網絡與技
2023-04-03 16:41
原標題:“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在京舉辦近日,由榮寶齋和龍美術館聯合舉辦的“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移
2023-04-03 14:32
原標題:故宮走出宮門去考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故宮博物院在2020年舉辦“絕域蒼茫萬里行——絲綢之路(烏茲別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
2023-04-03 14:48
原標題:《泰坦尼克號》三度上映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20世紀影業日前宣布,經典電影《泰坦尼克號》今日在全國第三次上映,紀念該片上映25周
2023-04-03 13:44
原標題:京劇《伍子胥》亮相中華戲曲精品邀請展(圖)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昨晚,市青年京劇團在中華劇院演出經典劇目《伍子胥
2023-04-03 11:53
原標題:70件明清花鳥畫藏品赴美展出人民日報海外版天津電(記者龔相娟)記者從天津市文旅局獲悉,近日,“河上花:中國花鳥畫之道”展覽亮相
2023-04-03 11:33
原標題:“音樂下午茶”送來詩情畫意(圖)翟志鵬攝影姚文生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攝影姚文生)作為天津交響樂團“周日音樂下午茶”系列音樂
2023-04-03 11:41
原標題:4月大銀幕,二次元帶來“回憶殺”羊城晚報記者李麗最近大家都被“潮”到了嗎?快到影院,接受一波二次元的“陽光”吧。本月,來自多國
2023-04-03 10:47
原標題:《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邀您共賞“實驗水墨”描繪的夢想之途筆墨變革創新,繪寫時代圖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美術里的中國
2023-04-03 10:41
原標題:李白故里文化旅游節舉辦人民日報綿陽4月2日電(記者王明峰)近日,2023年綿陽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暨李白故里文化旅游節在四川省綿陽
2023-04-03 10:40
原標題:探索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江西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引題)古窯添薪文旅“上新”(文化市場新觀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朱磊核
2023-04-03 10:53
原標題:“內蒙古印象”攝影展舉辦人民日報北京4月2日電(記者張棖)1日,“內蒙古印象”攝影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本次攝影展由中國美術館、內
2023-04-03 10:36
原標題:加演《紅旗頌》感動觀眾,公開排練回饋學子,對北京藝術中心充滿期待(引題)“鐵人”捷杰耶夫馬不停蹄北京行(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
2023-04-03 09:37
原標題:中芭上演浪漫主義芭蕾巔峰之作最輕盈的“吉賽爾”在中國北京日報記者李洋鮮少有一部西方芭蕾舞劇,能充分彰顯中國演員的優勢與特殊風
2023-04-03 09:53
原標題:中國國家博物館:(引題)讓文物“動”起來、“變”起來、“活”起來(主題)中國文化報記者劉源隆進入數字信息時代,文博資源與數字
2023-04-03 09:44
原標題:湯家班來京奏響地道江南絲竹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在國人關于“江南”的文化想象里,絲竹管弦是不可或缺的音樂底色。4月1日,上海湯
2023-04-03 09:53
原標題:第八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開幕中國文化報訊(記者劉淼)3月30日,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中國國家話劇院、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2023-04-03 09:44
原標題:邵陽花鼓戲《豆腐西施》首次晉京演出帶來火辣辣湘味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應妮)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邵
2023-04-03 08:39
原標題:奏響春天的旋律3月31日,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的演員在演奏。3月31日,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室內樂系列——“春天的旋律”管樂、弦樂
2023-04-03 08:55
原標題:東西問·人物|《鈴芽之旅》導演新海誠:觸不可及的天空與預判中的改變中新社北京4月1日電?中新社記者高凱兒時的新海誠生活在日本鄉
2023-04-03 08:40
原標題: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開幕將陸續上演22個精品舞臺劇目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2日電(茍繼鵬)4月1日晚,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開幕。開幕式演出劇
2023-04-03 08:47
原標題:兩晉到宋元明的歷史長卷——探秘貴州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3月30日拍攝的貴州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挖掘現場(無人機照片)。近日,2022年度
2023-04-03 08:51
原標題:一幅技術變革的千年全景圖郭曄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早已深入人心。有關人類技術史領域的讀物,也早已不鮮見了。譬如,大
2023-04-01 11:54
原標題:話劇《幕下的人》致敬鄉村放映員新華日報訊(記者陳潔)3月30日晚,由南京呼吸劇社創演的話劇《幕下的人》在南京藝術學院黑匣子劇場上
2023-04-01 11:48
原標題:解開一千八百年前鑄鐵成鋼之謎(考古進行時)莫林恒官田遺址的發掘,不僅解決了漢晉時期武陵山區鐵工業技術、作坊布局、產品類型等具
2023-04-01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