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動態焦點:《雪蓮花盛開的地方》:來自雪域高原的感動

時間:2023-06-07 10:40:56    來源:光明日報    


【資料圖】

原標題:

《雪蓮花盛開的地方》:來自雪域高原的感動

近日,電視劇《雪蓮花盛開的地方》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一套和多家網絡平臺播出,引發了觀眾的熱烈反響。該劇講述了在國家援藏政策的指引和“老西藏精神”的召喚下,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與藏族同胞一起,用20多年的時間把貧困的朗嘎縣強嘎村建設成為美麗的國際旅游度假村,并引領全縣走上了一條以保護生態、發展旅游經濟為主導產業的全面小康之路的故事。作品以飽滿的人物性格、充沛的人物情感、合理的人物關系及生動、豐富、一波三折的劇情,唱響了一首鄉村振興的時代贊歌。

這部劇尤為顯著的一個美學特征是把脫貧致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轉化成真實可感的人物和事件,讓敘事服從于寫人,以寫人引導敘事,透過曲折的援藏扶貧故事刻畫了一組由基層干部、援藏大學生和村民組成的人物群像。村支書黃中原和村主任多吉作為基層干部的代表,都致力于幫村民實現脫貧夢想。但他們的思路不同,黃書記提出修路致富的方案,多吉主任主張多養牛羊,他們帶領強嘎村一步步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劇中的援藏大學生性格各異,歐陽南仁厚、正直,以大局為重,而梅雁生癡情、世故,十分倔強。強嘎村的村民也各具特色,既有義無反顧追隨村干部脫貧致富的拉次,又有為了擺脫貧困離開家鄉的黃達娃。創作者采取一主多分的敘事結構,以黃中原、馬如云和歐陽南三代援藏干部之間的精神傳承為主線,設置了卓瑪與歐陽南、大巴桑與歐陽南、李霞與梅雁生、梅雁生與歐陽南等若干分支敘事線。作品雖然人物眾多,卻主次分明,雖然情節復雜,卻相互支撐,使民族團結、齊心致富的主題凸顯出來。

盡管《雪蓮花盛開的地方》敘事的起點是20世紀90年代,但劇中講述的故事對當下社會發展仍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創作者直面脫貧工作的艱巨性,實事求是地表現強噶村在轉變思想、轉變生產方式時遇到的各種困難——牧民放牛羊會導致草場退化,修路又需要大量資金,有礦還不能隨意開采,因為會污染環境、耗竭資源。劇中人物帶領觀眾一起思考怎么合理規劃發展思路、怎么激活人民群眾內生動力的問題,并進行修路,辦糌粑廠,開釀酒坊、家具廠、養殖場等多樣嘗試。這些故事真實接地氣,為鄉村振興、城鄉融合、文旅融合等當下熱點問題提供了“教科書”式可復制、可執行的參考路徑。

創作者還注重形式和內容的有機結合。從靜謐的高原、純凈的湖泊、綿延的草原,到質樸的民居、古老的民俗,《雪蓮花盛開的地方》畫面唯美、構圖考究、剪輯精心,用詩意的鏡頭語言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作品還以“雪蓮花盛開”為意象,將用青春、熱血乃至生命譜寫高原贊歌的援藏干部比喻成扎根雪域高原、不畏酷寒風雪的雪蓮花。這些內容以鮮明的文學色彩、高超的藝術水準和獨特的審美情趣獲得了觀眾認可,為電視劇市場帶來了一股清新的藝術氣息。

(作者:王彥霞,系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學博士)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