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批考古文物展出 二期考古如期啟動(引題)
(資料圖片)
唐王城神秘面紗漸次揭開(主題)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尚杰 光明日報通訊員 崔顯朝
地處南疆地理幾何中心的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轄區內古城址、古烽燧、古陶窯、古墓等歷史遺存多如繁星。其中久負盛名的是唐王城遺址,它曾廣泛存在于史書記載中,也曾引來多名西方探險家的考察與發掘,但其為何突然消失,至今是個謎。
2022年6月到10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聯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屯墾歷史博物館、巴楚縣博物館等,對唐王城遺址正式啟動考古發掘。此次發掘發現了古河道、主干道、城門、祆教寺院、灰坑等遺跡,出土陶器、銅器、鐵器、玻璃器、古錢幣、佛像等各類重要器物515件。
日前,唐王城遺址首批考古文物公開展出,唐王城遺址考古(第二期)如期啟動,這標志著唐王城遺址考古研究和唐王城歷史文化研究利用邁入新的歷史階段。
唐王城遺址出土的陶罐。賀浩攝/光明圖片
多件文物還原諸多史實
“你看,這塊拇指大的陶片上,陰刻一個‘閂’字,是一個重要發現。”三師圖木舒克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工作人員介紹,該文字殘片除了進一步證明發掘處系城門遺址外,也說明了漢字在遺址中的流行。
閂,即門閂。通過對刻字內容的進一步研究,可以引申出當時已有專門的城門管理機構,而管理主導權被使用漢字的人所掌握。這與唐王城遺址同時代的《悟空入竺記》里記載悟空“次據瑟得城,使賣詮”相對應。在記載的上下文中都提到了王、國,但“瑟得城”僅提到鎮守使,說明了其特殊之處。
除了漢字殘片外,遺址還發掘出土了喀喇汗錢幣以及“開元通寶”“乹(乾)元重寶”等唐代錢幣。喀喇汗錢幣因圓形無孔的造型,具有很高的辨識度,唐末宋初在南疆尤其是喀什至巴楚一帶多有發現。唐錢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唐代中央王朝對本城址的管轄權。
值得一提的是,“乹元重寶”的發現具有斷代意義。這一錢幣在公元758年時發行,到762年時退出流通領域,前后不過5年時間。它的發現,一方面證明該處遺址與中央王朝聯系緊密;另一方面,結合安史之亂發生時間為公元755年到763年,推測城墻、城門、主干道的形成均在此之前,應該是盛唐時期修建,是中央政府對西域統治最穩固、交通最頻繁的階段。
同時,多件展出文物都反映了東西方經貿文化往來的頻繁。一件人像戴冠陶片上,人物高鼻深目,眼、髯清晰,具有典型的胡人特征。而將人像刻畫在陶器上的做法,目前在新疆其他遺址中未見。出土的各類珠飾和銀飾也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交融,其中一件玻璃串珠的穿孔孔徑不足1毫米,反映了當時精湛的工藝水平。
佛像寺院的發現證實佛教的興盛
展出文物中有4件佛像。這對研究南疆的宗教發展史提供了珍貴史料。
4件佛像中,3件為小型佛像,1件為雕塑上的佛面。其中,紅陶猴形佛像,面部整體似猴,頸部粗壯,溜肩,右手放于右胸前,五指清晰呈抓握狀。黑陶人面佛像,面似女性,背梳短發,雙耳貼發雕出,面目慈祥。
在考古人員看來,4件佛像在城門位置被發現,表明當時不僅在佛寺中有造像,在生活區人們也會隨身攜帶小型佛像,還有明顯應用于居址等建筑的浮雕陶制造像,這均證明佛教在當時是一種流行宗教。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從圖木舒克市市區出發,驅車行駛10多分鐘,便來到了唐王城遺址。奮力攀爬到代熱瓦孜塔格山的半腰,嶙峋亂石中,不一會,便找尋出雕刻在青石上的4尊小佛像,雖然經過上千年的歲月洗禮,至今仍清晰可見,這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佛教曾經在遺址區的興盛。
考古人員在過去一年的發掘中,在內城范圍內發現祆教寺院且面積有約500平方米的規模,并在寺院處發現了大量用火遺跡,燒骨、房址和祭祀坑等,證實了祆教在當時的地位。
而結合祆教用寂滅塔天葬的方式,考古人員推斷,內城最高處的梯形塔基形建筑,在原研究認為的角樓、烽火臺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寂滅塔的可能性。
據史料記載,唐王城曾興小乘佛教,僧人眾多,佛事不絕,很可能是佛教從西方傳入我國之后,在塔里木盆地的一個傳播中心。而目前的出土文物也印證了這些記載。
還有更多謎有待解開
經過考古發掘,為進一步了解唐王城城址形制提供了重要線索,為探討城址性質、時代、宗教信仰、社會材料提供了重要材料,也為下一步發掘打下了基礎。但用“冰山一角”來形容目前唐王城遺址的考古發現,絲毫不為過。
結合近兩年來對唐王城遺址調查、勘探、發掘情況,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認為,該遺址面積巨大,保守估計在70萬平方米左右,且構成極為復雜,分為四重城,分別是小城(古城)、內城、外城、大外城,各城圈范圍內又有不同的功能分區,需要開展長期的考古發掘。
在當地維吾爾語中,唐王城遺址被稱為“托庫孜薩來”,漢語意為“九座驛站”或“九座烽燧”。而常說的托庫孜薩來遺址群主要包括托庫孜薩來古城址、托庫孜薩來佛寺遺址、圖木舒克佛寺遺址、克克勒瑪佛寺遺址、坎斯坎套佛寺遺址、托格拉塔格佛寺遺址等6處主要遺址,這一遺址群結構可以概括為“五寺拱衛一城”。
在方圓十公里范圍內密集發現多處古代遺跡,充分說明該區域在古代的繁榮昌盛。從1928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考古學家黃文弼、李遇春都曾到唐王城遺址進行調查、試掘,挖掘出了一批文物。2021年開始,經過國家文物局批準,考古研究中心聯合新疆、兵團以及地方考古單位組成項目組,正式開展考古發掘。
現在,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啟動唐王城遺址考古(第二期),推動唐王城遺址考古研究和唐王城歷史文化研究利用邁入新的歷史階段,也揭開了南疆地區考古和兵團文物考古事業的新篇章。
標簽:
上一篇: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于8月28日至9月2日在長春舉行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首批考古文物展出二期考古如期啟動(引題)唐王城神秘面紗漸次
2023-08-02 13:57
原標題: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于8月28日至9月2日在長春舉行工人日
2023-08-02 13:53
原標題:進公園放電影辦展覽(引題)“書店+”讓實體書店煥發新活力(
2023-08-02 13:59
原標題:央視總臺文藝節目2023年上新(主題)17檔創新節目亮相(副題)
2023-08-02 13:52
原標題:“尼好,戲劇!”正式開票(引題)十部原創劇目走進孔子故里(
2023-08-02 13:58
原標題:以筆為槍寓莊于諧(引題)118幅作品呈現米谷藝術生涯最重要的2
2023-08-02 12:02
原標題:首都藝術家“到人民中去”走進錫盟北京日報訊(記者李洋)7月3
2023-08-02 11:58
原標題:《對稱性破缺》升級版亮相話劇展北京日報訊(記者王潤)“話劇
2023-08-02 12:07
原標題:海峽兩岸動漫配音大賽線上啟動人民日報海外版電(雷蕾)以“聲
2023-08-02 09:56
原標題:山東深耕本土文化資源推動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中新網濟南8月1日
2023-08-02 09:54
原標題:《畫游清明上河——故宮沉浸藝術展》在渝開展31日,由鳳凰數字
2023-08-02 06:00
原標題:山東濟南:書博會人氣旺連日來,在山東濟南舉行的第31屆全國圖
2023-08-01 16:02
原標題:內蒙古呼和浩特:中外師生體驗中國文化31日,來自2023呼和浩特
2023-08-01 16:06
原標題:電影《雪豹和她的朋友們》在京舉行首映禮中新網北京7月31日電(
2023-08-01 14:54
原標題:“我們的故宮”系列新書為小讀者講述真實生動的故宮故事中新網
2023-08-01 15:03
原標題:朝陽(引題)北京CBD影像季開啟(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朱松
2023-08-01 14:53
原標題:北京首個活化利用劇場公共空間進行演出的舞臺劇項目(引題)小
2023-08-01 14:54
原標題:第九屆“和平杯”京劇小票友邀請賽決賽結束(引題)“十小名票
2023-08-01 15:01
原標題:浙江玉環:(引題)“百千萬藝課堂”拉響公共文化服務新引擎(
2023-08-01 13:56
原標題:“丫丫成長三部曲”挑戰三戲連演(引題)戲劇馬拉松開啟兒童劇
2023-08-01 13:57
新語原標題:最是細節動人心小家的喜怒哀樂與大港的崢嶸歲月、小人物的
2023-08-01 14:00
原標題:【簡牘中國】視頻|工匠村體驗游“火”起來,敦煌文化“活”起
2023-08-01 14:04
原標題:國家圖書館等多個場館,今天繼續閉館!受降雨影響,國家圖書館
2023-08-01 10:53
原標題:演唱會“現場感”無可替代這個夏天,最熱的現場活動非演唱會莫
2023-08-01 11:00
文化度夏暢享津彩??原標題:?暑期兒童劇市場火熱家長看重其“寓教于
2023-08-01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