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寧夏銀川:非遺給夜經濟添上“文化味”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資料圖)
“長脖子雁,扯紅線,一扯扯到了中寧縣,中寧的丫頭子會搟面,搟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細線線,下到鍋里咕嚕咕嚕轉,舀到碗里一根線。”8月24日,伴著古老的歌謠,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寧蒿子面制作技藝傳承人于振玲提著兩米多長的蒿子面下入鍋內,引得排隊食客們拍手叫好。
近段時間,每當夜幕降臨,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敬德夜市文旅特色商業街區總是熱鬧非凡,街道中間分門別類擺著剪紙、刺繡、雕刻、皮影、糖畫、老醋、羊羔酒等上百個精品非遺展位。游客們穿行其間,打卡拍照,認真觀看非遺傳承人的現場表演和介紹。琳瑯滿目的移動小吃車和文創商品集裝箱分列于道路兩側,各類美食在燒烤架、平底鍋里發出刺啦啦的響聲,相隔數十米,味蕾已被其俘獲。
如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溝通歷史與現實、拉近傳統與現代,融入人們的現實生活?最好的保護就是用起來,最好的傳承就在生活中,最好的弘揚就在體驗上。從8月20日起,由寧夏文化和旅游廳牽頭舉辦的2022年寧夏黃河流域非遺成果展示推廣活動在敬德夜市開展,讓市民和游客在煙火氣中走近非遺、體驗非遺、認識非遺,助力非遺保護、傳承和弘揚。
你瞧,這頭的剪紙展位前,一個小女孩站著一動不動,剪紙技藝傳承人魯衛東照著她的樣貌揮動剪刀,短短數分鐘,一張栩栩如生的剪紙畫像躍然而出。
那邊,一個小男孩用手撥動印著各式動物的轉盤,指針停留處是一條小蛇。糖畫技藝傳承人劉成信從糖盆挖出一勺糖稀,以勺為筆,數十秒便繪出一幅金色的“小蛇”。“我做糖16年,配料、時間和火候都大有講究。”劉成信熟練地遞出糖畫。
“泥哇嗚是一種樂器,大小、形狀與音孔數量不一,因吹出的聲音‘哇哇嗚嗚’而得名。”說著,泥哇嗚技藝傳承人楊達吾德拿起一個,吹出悠遠蒼涼之音。被這種獨特的音色吸引,不少人拿起展架上的泥哇嗚,請教吹奏之法。
“泥哇嗚能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還能使人們在吹奏中感受傳統、陶冶情操,挺值當。”銀川市民陳鵬拿著買來的泥哇嗚笑著說。
“以前不了解,感覺非遺離我們很遠。現在,非遺擺進夜市,我們逛一圈就了解了許多非遺知識,真的受益良多。”銀川市民蔡常樂搶過話頭。
“非遺搭上夜市經濟的‘快車’,既能增添夜市的文化氣息,又能讓非遺文化用新的‘名片’走進大眾視野,給大家帶來新的生活樂趣,產生1+1>2的效果。”寧夏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明霞說。
這項活動還拓展到了線上,邀請25位非遺傳承人來到“非遺云市集”,走入直播間,介紹非遺作品,展示非遺技藝,講述非遺故事,推薦非遺好物,深度觸達線上消費者群體,吸引更多青年群體關注傳統文化,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發展。
“這兩天‘練攤’效益還不錯,自治區殘聯為我們爭取了20多個攤位,提供了展示手藝的平臺,也讓更多人了解了非遺背后的故事。”皮雕技藝傳承人劉曉輝是位殘疾人,他很感激這些非遺技藝給了和他一樣的殘疾人自強創業的機會。
非遺和美食聯結,傳統和現代對撞。“非遺+美食”,給人間煙火氣添上了“文化味”。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寧夏銀川:非遺給夜經濟添上“文化味”光明日報記者王建宏張文攀“長脖子雁,扯紅線,一扯扯到了中寧縣,中寧的丫頭子會搟面,搟的面
2022-08-27 09:30
原標題:鼓樓一層券洞修繕后首次開放(引題)中軸線上演繹時間的故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祺瑤李瑤北京中軸線北端,鼓樓與鐘樓靜靜矗立,這
2022-08-27 09:25
原標題:秦漢小學字書的歷史沿革與文化精神中國歷史上有悠久的識字教育與“書同文”的傳統,先秦兩漢的小學字書正是這一傳統的產物。小學本為
2022-08-27 09:37
原標題:寒金冷石文字中的生命暖意王獻唐(1896—1960),中國近現代歷史考古學家、圖書館學家、博物館學家。他畢生竭力搜集、保護、整理山左
2022-08-27 09:45
新華全媒+原標題:“藝術鄉建”豐富秦嶺老鄉文化生活新華社西安8月26日電(記者張斌)秦嶺終南山下,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這里已成為
2022-08-27 08:43
原標題:“心青年”樂隊追夢記8月19日晚,長沙的夜空繁星點點,一場特別的演唱會正在上演。臺上,樂隊表演投入;臺下,觀眾時而雀躍跟唱,時而
2022-08-27 05:30
原標題:讓沉睡的文物“走”出博物館高爽近日,故宮博物院宣布將與某演出公司共同出品兒童劇《甪端》,將原本靜穆莊重的故宮文物,通過戲劇的
2022-08-26 20:27
原標題:北京東城鼓樓展陳“時間的故事”8月26日起試運營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通訊員李瀅鼓樓展陳“時間的故事”8月26日起正式投入試運
2022-08-26 16:45
原標題:愿芬芳馥郁滿天涯(新國潮)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看顧小思手工制香的視頻,既新穎奇特,又賞心悅目:她化著古代仕女妝容,身穿漢服
2022-08-26 15:29
原標題:人生“基本法”:與生活握手言和,前行不輟曹雪盟人常言“生活是一道沒有如果的選擇題”。時光線性流逝,不舍晝夜,人生沒有演習、無
2022-08-26 15:37
原標題:躺在現實里的歌者郭艷一日三餐,加之仰臥間騰挪,一如費爾南多·佩索阿所言——我感到我的整個身體躺在現實里。個人被深植在程式化的
2022-08-26 15:42
原標題:綜藝《快樂再出發》高分收官,“0713男團”為觀眾貢獻“密集笑點”與“高燃淚點”,也把人生經歷寫進音樂(引題)《活該》《老歌手的
2022-08-26 15:28
原標題:《脫口秀大會》第五季即將來襲,快樂不減精彩加倍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由騰訊視頻、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脫口秀競演節目《脫口秀
2022-08-26 15:30
原標題:在中國文字博物館感受文字之美8月24日,游客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內觀看展覽。暑假期間,眾多市民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通過了解文字的發展
2022-08-26 07:33
原標題:勾畫臉譜學習身段動作欣賞傳統劇目(引題)吉祥大戲院體驗活動讓孩子走近京劇(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體驗臉譜勾畫、參與京劇知識互
2022-08-26 05:33
原標題:284項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新華社濟南8月25日電(記者賈云鵬)加牙藏族織毯技藝、海派絨線編結技藝、土布紡織技藝、
2022-08-26 05:30
原標題:《披荊斬棘》第二季初舞臺一眾老歌中,李承鉉翻唱方言搖滾《莫欺少年窮》引發大眾討論——(引題)“回憶殺”外,綜藝不妨給新歌更多
2022-08-25 20:46
原標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開放(主題)明清歷史檔案展“亮寶”聚人氣(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近日面向
2022-08-25 18:28
“文化觀察”原標題:國產科幻片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取得全面進步(引題)從三年一部到一月三部的飛躍(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張鋼2019年春節檔,國
2022-08-25 16:33
原標題:第二屆“北京·國際范兒”短視頻大賽啟動中新網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陳杭)8月24日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辦,中央廣播電視
2022-08-25 16:27
原標題:改正上一版疏漏訛誤吸收紅學研究新成果(引題)紅研所校注本《紅樓夢》新版發布(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中國
2022-08-25 15:47
原標題:《崖上的波妞》繪本引進出版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簡體中文版《崖上的波妞》繪本近日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這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官方
2022-08-25 15:39
原標題:青海作家首獲魯迅文學獎中新網西寧8月25日電(李雋陳文年)25日,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揭曉,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年牧民小說家索南才讓
2022-08-25 15:30
原標題:紀念黑塞去世六十周年,“黑塞精選集”重磅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2022年,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世紀最重要的德語作家之一赫
2022-08-25 15:40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保護文物,妥善應對臺風和風暴潮中新網8月25日電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國家文物局25日發布《關于文博單位妥善應對臺風、
2022-08-25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