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逛服貿會 把文博文創帶回家
(資料圖)
定制北京中軸線主題文創、走進漢墓尋寶探秘、現場體驗紡織拓印……本屆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的文博文創展區,匯聚了28家北京地區博物館、14家博物館文創服務企業。展區以“多彩文博 數字賦能 把文博文創帶回家”為主題,為觀眾帶來一場審美與創意的盛宴。
北京首鋼園區2號館的“公園禮物”展臺,展出了300余種文創精品及爆款產品。中山公園來今雨軒的工作人員正在現場用傳統凸版印刷機制作魯迅手工明信片,參觀者排隊領取。北京晚報記者潘之望攝
數字文創引人嘗鮮
步入展區,不少觀眾正舉著手機掃碼。原來,觀眾正按照易拉寶上的步驟引導,體驗中軸線文創的定制化設計。掃碼進入平臺后,文創產品包括斜挎包、筆記本、抱枕等;點擊某產品進入后,觀眾既可立即購買,也可點擊“去設計”,自己上傳圖片、插入文本等。參展商介紹,該系列文創產品是配合首都博物館即將開展的《北京中軸線》展覽而設計,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平板打印機的深度融合,進行數字文創的新探索。
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最新開發的“大葆臺西漢墓遺址考古體驗”項目在服貿會上首次亮相。該館借助三維場景快速重建等數字科技手段,以大葆臺西漢墓遺址、考古歷史為依據,打造了一個真實場景的主題互動體驗項目。一部手機、一副耳機,就能讓體驗者穿越時光隧道,走進漢墓尋寶探秘,在通關中完成考古任務。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則展示了該館前不久首發的數字文創“國子監琉璃牌樓”。這款數字藏品使用現代3D技術和數字技術,以國子監琉璃牌樓的主體元素為設計依據進行了二次創作及渲染。在春夏秋冬四季場景的映襯之下,中國傳統古建之美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傳統文創推陳出新
北京地區博物館今年改變了過去單一元素和載體的模式,采取系列化產品的展示方式,展出近年來創新開發的優質文博文創產品。國子監科舉系列、二十四節氣系列文創、列車超人系列等引得觀眾頻頻駐足、滿載而歸。“本來就是想隨便看看,但是一過來就不想走了。”一位觀眾打開包,給記者展示自己的購物成果:冰箱貼、鑰匙扣、筆記本……包里裝得鼓鼓囊囊。
白塔寺管理處今年推出了首款手工體驗文創“手作白塔”,讓往來觀眾愛不釋手。工作人員介紹,該產品采用了環保彩色瓦楞紙,觀眾要通過卷和推的手法完成白塔的局部結構制作,再將各個結構粘貼組裝在一起,白塔便能立體地呈現在眼前,“希望運用新紙藝卷紙這種藝術形式,讓觀眾能把‘白塔’帶回家,體驗‘建造’白塔的過程,同時進一步了解白塔寺歷史文化。”
大鐘寺、“8+”名人故居等展位上則是人流涌動,前來印章打卡的人絡繹不絕。“集齊印章,這是我今年逛會的儀式感。”一位女觀眾說。
互動體驗釋放新活力
體驗金石傳拓、傳統紡織等傳統工藝,感受編鐘演奏,看一場古老皮影戲……展區現場,多姿多彩的互動文化活動,釋放出博物館的新活力。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帶來了金石傳拓的現場體驗,一位觀眾屏息凝氣,小心體驗。“大拇指和虎口夾住拓包底部,另外的手指貼在拓包周圍。”一旁的工作人員輕聲提醒。調整姿態后,手上動作果然輕松了不少,“我的手都酸了,什么時候就算是拓好了呀?”男生赧然一笑。“這還差得遠呢,真正拓好的時候,除了凹進去的字跡部分,周邊都是烏亮的。”
北京藝術博物館帶來的紡織體驗受到不少女士的青睞。單腳踩下底部的踏板,梭子穿過……“館里還有女工坊的活動,感興趣可以到館里進行深度體驗。”有觀眾遲遲不舍離去,工作人員熱情推薦。智化寺京音樂傳人身著雅致的國風長袍,攜云鑼、笙、管、笛、鼓等種類多樣的民族樂器的現場演繹,讓觀眾大飽耳福。京西皮影博物館則帶領觀眾走進皮影藝術,生動感受非遺魅力的“臺前幕后”。北京晚報記者 牛偉坤 李祺瑤
數字文創熱
三天售出近四萬份數字文創藏品
倒數第三份,兩份,最后一份……昨天下午,在服貿會文博文創展區,售價399元的吳冠中《紫禁城》數字文創與實體版畫藏品于15時23分在線上線下同步首發開售,現場逛展者紛紛拿起手機搶購,屏幕上的庫存數量不斷變小,不到4分鐘的時間,限量88份的藏品就宣告售罄。
本屆服貿會上,數字文創藏品成為了消費者新寵。首都博物館在展區現場首發推出了“首博文創紀念票”和“首博文創徽章——時光之輪”兩項數字文創藏品,首發現場氣氛熱烈,其中限量5000份的文創徽章一經發售即在一分鐘內銷售一空。中國農業博物館發售的館藏文物風扇車數字文創藏品,也在一分鐘內被一搶而光。
“今年服貿會期間,一共有14家數字文創合作平臺參與我們的展區活動,9月1日至3日這三天,我們發售了8款數字文創藏品,一共售出38091份,總收益達到20萬元。”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運營與版權負責人李寧說,這些數字文創藏品大多價格親民,價格9.9元起,受到市場的熱烈反響。“本屆服貿會我們展區的主題是‘多彩文博,數字賦能,把博物館文創帶回家’,我們希望通過科技與文博文創的融合,讓更多觀眾可以把博物館文物‘帶’回家。” 北京晚報記者 王廣燕
市場加速器
文創雪糕等爆款走向大江南北
曾經在去年服貿會上一舉成為爆款的“覺醒年代”文創雪糕如今已在全國多個品牌便利店銷售、可以邊聽邊吃的智能語音棒棒糖一年來走進全國11個省市的景區……服貿會文旅專題展也成為越來越多好文創擴大市場的加速器。
“去年服貿會看到媒體報道有‘覺醒年代’文創雪糕,結果來了現場發現賣光了,今年供貨很充足,實現了雪糕自由。” 3日,前來逛展的王女士在首鋼園1號館文化產業園區展區發現了“小北的朋友”展區,才知道“小北的朋友”正是“覺醒年代”系列文創食品的設計推出者。“今年我們還帶來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文創雪糕等。優秀的影視劇IP可以突破傳統文創雪糕地域性過強的限制,更利于走向大江南北。”品牌負責人任小北介紹。
去年亮相服貿會文旅局展區的智能語音棒棒糖,也因為在展會上高曝光率,開拓了市場。“從去年服貿會至今,我們新合作景區20家,覆蓋全國11個省市,其中北京地區景區就有6個。”推出了該產品的北京智維思創公司負責人蘇洋介紹,智能語音棒棒糖將“骨傳導”技術和健康糖果相結合,只要將棒棒糖含在口中,搭配小程序,就能體驗到只有自己才能聽見的故事和講解語音,不打擾旁人。此次服貿會上,公司帶來的京味文化棒棒糖再次受到追捧,吸引了很多買家和合作伙伴。?北京晚報記者 李洋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逛服貿會把文博文創帶回家定制北京中軸線主題文創、走進漢墓尋寶探秘、現場體驗紡織拓印……本屆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的文博文創展區,
2022-09-06 05:47
原標題:《敦煌奇妙夜》帶來“敦煌之旅”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繼深圳、廣州等地的巡演后,9月2日至3日,親子音樂舞臺劇《敦煌奇妙夜》在北京
2022-09-05 15:27
原標題: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落幕北京日報訊(記者王潤)昨天,話劇《求仙學道》在國家話劇院小劇場上演。該劇也為為期五個月的第七屆中國原創
2022-09-05 15:27
原標題:賈淺淺:這三首詩不是我寫的9月4日晚,賈淺淺獨家授權頂端新聞發布辟謠:“《雪天》《真香啊》《黃瓜,不僅僅是吃的》這三首詩歌,不
2022-09-05 15:36
原標題:以主角的藝術擔當角逐“文華”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陜西人藝茅獎三部曲繼《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之后推出的話劇《主角》,9月3
2022-09-05 15:25
原標題:暑期檔票房超91億元(主題)創三年來同期最佳成績(副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8月31日24時,今年電影市
2022-09-05 15:31
新華全媒+原標題: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日前開始,“繁星盈天——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在鄭州博物館文翰街館面向公眾展出。本次展覽以“百
2022-09-05 09:27
原標題:國產動畫片《青蛙王國之極限運動》在京滬首映,全國超前點映拉開大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彭冰柳姍姍作為《青蛙王國》系列IP的第三部,
2022-09-05 09:39
原標題:全國100處考古發現代表性文物亮相鄭州新華社鄭州9月4日電(記者史林靜、吳剛)良渚遺址神人紋玉琮、二里頭遺址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
2022-09-05 09:41
原標題:江西開展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創建人民日報南昌9月4日電(記者王丹)日前,江西省公布第一批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創建名
2022-09-05 09:31
原標題:繁星盈天一眼千年(主題)——在百年考古發現中探源中華文明(副題)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郝永飛9月4日,參觀者在“繁星
2022-09-05 09:45
原標題:云南非遺文化展示亮相服貿會云南日報訊(記者韓成圓實習生吳姣)9月2日下午,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家會議中心綜合展區內,
2022-09-05 08:25
原標題:青海省博物館連續六次入選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中新網西寧9月4日電(記者李江寧)記者4日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日前,由中國文物
2022-09-04 16:43
原標題: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首演光明日報北京9月3日電(記者李韻)經過近兩年的籌備,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于2日在
2022-09-04 15:46
原標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譯者薛范辭世(主題)譯配發表世界各國歌曲近2000首曾6次獲得俄羅斯聯邦褒獎(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上海
2022-09-04 15:42
原標題:《小井胡同》再登首都劇場重溫老北京歲月變遷中新網北京9月3日電(記者高凱)地地道道的老北京話,熱火朝天的生活氣息,北京人藝京味
2022-09-04 15:36
原標題:“白石金刀”寫生中國,寫生美麗北碚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趙俊9月3日至9月28日,“白石金刀”寫生中國,寫生美麗北碚主題
2022-09-04 15:43
原標題:第六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收官(引題)“90后”創作者成為中堅力量(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由閱文集團主辦的第六屆現實題
2022-09-04 15:25
原標題:諾獎得主古爾納作品首度整體引進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作品首度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整
2022-09-04 09:25
原標題:2022年暑期檔票房達91 35億元人民日報北京9月3日電(記者劉陽)來自國家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電影總票房達91
2022-09-04 09:24
【藝評】原標題:網劇不需要虛假“神話”鄧崎凡中國的一部網劇能有多火?很多時候,它的播放量,全球人口數加起來都達不到。比如,2017年,在
2022-09-04 08:36
【三工藝苑】原標題:抄起“武器”能滅火拿起樂器能演奏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黎浩通訊員李嬡池鼓槌敲響四下,隨后小號進入,接著是薩克斯、黑
2022-09-04 08:31
原標題:著名歌詞翻譯家薛范逝世曾翻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我國,廣為流傳著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海外經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雪絨花》
2022-09-04 05:30
【新書榜單】原標題:有形的文化無形的生活《英國國家美術館·細究名畫(全九冊)》[英]馬喬里·威斯曼艾麗卡·朗繆爾等著汪暢王婷等譯廣西師
2022-09-04 05:49
原標題:深情濃得化不開(主題)——讀侯軍散文集《雪霽》(副題)阿鏜侯軍新書《雪霽》(四川人民出版社)有著濃郁的“親情友情家國情”,更
2022-09-04 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