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作家呂錚、馬伯庸等獲“第四屆茅盾新人獎”(主題)
蔡駿、卓牧閑等十人獲得本屆茅盾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副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杰
“第四屆茅盾新人獎”頒獎典禮于9月7日在浙江桐鄉茅盾故里舉行,北京公安作家呂錚、《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等十人獲得本屆茅盾新人獎,另有蔡駿、會說話的肘子、卓牧閑等十人獲得本屆茅盾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
在當天的頒獎典禮上,呂錚獲得這樣的評價:一手拿槍,一手拿筆。這是呂錚所有的兩種身份,這種扎根于生活深處的狀態,使得呂錚基于豐盈的生活積累和超凡的藝術想象,寫出了一系列警務題材的小說與影視作品。他的小說既有起伏跌宕的引人故事,也有耐人尋味的深刻內蘊;由筆下的各類警察人物形象,既寫出了當下社會的痛感,也寫出了這個時代的脊梁。
著有長篇小說 《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風起隴西》《三國機密》等多部作品的馬伯庸,寫作涉及多個領域,但影響最大的是歷史題材作品。他善于發現大歷史中的小細節,書寫歷史褶皺中的隱秘故事。歷史性的故事、現代性的內核、類型化的敘事、經典化的品質,是馬伯庸文學寫作最為鮮明的特色所在,由此他把自己與別人有力地區別開來,具有了獨樹一幟的個性。
作為中國懸疑小說的代表性作家,蔡駿融合了傳統小說與西方現代小說的敘事技巧,創造出了極具個人辨識度的“心理懸疑”寫法。他的作品常在客觀世界中取材,但又通過人物的行動拓展出新的空間,彰顯出文學超越現實的創造性作用;善于用繁蕪駁雜的知識體系、大開腦洞的推理情節和獨辟蹊徑的敘述路徑,營造出懸念叢生的神秘感,并在激烈的矛盾沖突與豐沛的情感表達中探究人性的幽微與復雜。他的作品語言優美、敘事考究、邏輯嚴密,在網絡文學中具有典范意義。
會說話的肘子(原名任禾)是新生代網絡文學創作者,他的網絡長篇小說《大王饒命》擁有百萬讀者,曾入選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論壇的中國網絡文學雙年選前十名單。會說話的肘子擅長以幽默、玩梗的方式講述故事,使他創作伊始就以鮮明的辨識度贏得眾多讀者喜愛。可貴的是,會說話的肘子在幽默的底色上,不斷加入新的文學元素,使得其作品以引人的情感節奏、富有懸念的劇情與極具親和力的人物,具有更為豐盈的蘊含,廣獲受眾的好評。作為新生代的重要代表作家,會說話的肘子敏銳地把握住社交媒體特性,契合了喜歡聊天互動的Z世代需求,開拓出了網絡文學領域的“新生面”。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作家呂錚、馬伯庸等獲“第四屆茅盾新人獎”(主題)蔡駿、卓牧閑等十人獲得本屆茅盾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張
2022-09-09 15:37
原標題:古代精美短文的“三個訣竅”古代流傳下來的百十來字“豆腐塊兒”散文,猶如晶瑩剔透的寶石,歷經無數次遴選,穿越千百年,仍“屹立”
2022-09-09 15:30
原標題:博物館里過中秋北京地區博物館推出46項文化活動今年傳統節日“中秋節”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推出46項文化活動,其中13項展覽,33項
2022-09-09 15:48
原標題: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舉辦征文大賽中工網訊(通訊員梅喻林濤)近日,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開展“我眼中的職工互助保障”主題征文大賽活動
2022-09-09 08:33
原標題:電影頻道傳媒關注榮譽揭曉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苗春)9月3日晚,2022電影頻道傳媒榮譽之夜在北京通州運河文化廣場舉行。活動由電影
2022-09-09 08:39
原標題:國家圖書館舉辦“經典,予生活以詩意——‘文津經典誦讀’十周年主題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雷宇翔9月7日,由國家圖書館聯合全國228
2022-09-09 07:34
原標題:“上海出品”迎接黨的二十大重點影片《萬里歸途》首支預告片發布,揭秘中國式撤僑幕后(引題)?手無寸鐵的他們,帶125位同胞踏上回家
2022-09-09 05:35
原標題:《萬里歸途》預告片曝光李雪健加盟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7日,由饒曉志執導,郭帆、王紅衛監制,張譯、王俊凱、殷桃領銜主演的撤僑題
2022-09-08 15:34
原標題:京派內畫代表性傳承人高東升(引題)?“反手”描摹壺里乾坤(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陳雪檸要在不足巴掌大的內壁畫下江山美景、描摹人物
2022-09-08 15:38
原標題:原創音樂劇《四兩青春》全國巡演啟動中新網上海9月7日電(王笈)由上海音樂廳管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原創音樂劇《四兩青春》7日在凱迪拉
2022-09-08 15:28
原標題:石家莊:月餅制作迎中秋9月7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黃莊村一家月餅生產企業,工人在制作月餅。中秋節臨近,河北省石家莊市各月餅
2022-09-08 15:35
原標題:“我要演到不能演了為止”(主題)84歲吳彥姝演85歲母親獲獎電影《媽媽!》周六公映(副題)北京晚報記者王金躍84歲的吳彥姝憑借出演
2022-09-08 15:42
原標題: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遷移工程開啟海上施工(引題)?古船整體出水將住進“新家”(主題)光明日報記者?顏維琦9月6日,長江口二號
2022-09-08 08:33
原標題:可以吃的楚菜非遺文化光明日報記者?夏靜通訊員?陶慧?吳卉仙四季美湯包、蔡林記熱干面、德華樓包子、老福慶和牛肉面、孝感米酒、田
2022-09-08 08:36
原標題:20余檔新老節目開啟錄制(引題)?浙江衛視發布綜藝秋季片單(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浙江衛視近日在秋季大會上發布新一輪綜藝片
2022-09-08 08:35
原標題:現代學術史上的趙元任【讀書者說】趙元任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他最早運用現代的科學的學術方法,對現代漢語,從多方面展開了深
2022-09-08 08:32
原標題:從首日票房不足35萬元到票房破億元(引題)?《隱入塵煙》的逆襲之路(主題)今晚報記者丁曉晨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由李睿珺執導、武
2022-09-08 08:25
原標題:江蘇蘇州新發現一處大型考古遺址9月6日,江蘇蘇州召開了一場考古遺址專家論證會,將蘇州吳中區新發現的一處新石器至明清時期大型遺址
2022-09-08 05:25
原標題:《中國國際時裝周:老廠房里的新時尚》作者:許之豐2022年9月6日下午,中國國際時裝周在原北京751老廠房六號爐車間里,展示了一場設計
2022-09-08 05:35
原標題:《海的盡頭是草原》周五公映(主題)“三千孤兒入內蒙古”的真實歷史搬上銀幕(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王金躍)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
2022-09-07 22:37
原標題:國家圖書館古籍修復組又修復完成50冊珍貴古籍(引題)他們是與時光對抗的匠人(主題)北京晚報記者趙語涵文并攝已經泛黃破洞的紙張,
2022-09-07 16:29
原標題:用音樂和詩展現兩岸血脈情緣(主題)福建音樂家創作交響音畫《海峽海峽》北京上演(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鼓聲隆隆,緊接著,
2022-09-07 16:35
原標題:銅鏡中的家國天下(主題)——迄今唯一鑄有“人民昌”“中國強”銘文的漢代銅鏡展出(副題)光明日報記者李潔張哲浩【新展大觀】銅鏡
2022-09-07 15:49
原標題:共迎中秋昨天,西城區牛街街道春風社區舉辦“春風柳上歸”詩詠會活動,通過誦讀詩詞經典,以詩會友、以詩傳情,將愛國孝親、家和鄰睦
2022-09-07 15:47
原標題:多彩民俗迎中秋9月6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迎中秋活動,邀請在當地工作的彝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一
2022-09-07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