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陳酒調出新口味(主題)
(相關資料圖)
——國產動畫電影對神話傳說的創造性改編(副題)
備受矚目的國產動畫電影《新神榜:楊戩》在暑期檔公映,作為取材于傳統神話傳說的幻想題材動作大片,為電影市場注入了活力。近年來,從《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白蛇:緣起》《白蛇2:青蛇劫起》到《新神榜:楊戩》,對中國經典神話傳說進行改編創作的動畫電影接連不斷,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呈現已經成為動畫電影主流,也是觀察、思考國產動畫電影市場和藝術的重要視角與路徑。
經典人物的時代新意
對于取材經典神話傳說的動畫電影而言,能否將人物角色進行現代化轉變,為耳熟能詳的故事再添亮點、再出新意,是成敗的關鍵。如今的動畫電影受眾并不局限于少兒,而是面向全年齡層,人物的復雜化幾乎成為必然。角色擁有復雜人性與豐富內心,既是現實世界的真實映射,也是人物塑造的創新思路,從而搭建起角色與當代觀眾之間的溝通橋梁,獲得認同和共鳴。
如《新神榜:楊戩》中的主角二郎神楊戩,一反傳說中所向披靡、震天撼地的英勇神將形象,瞎了第三只眼,失去所有功力,淪落成為了一點小錢去抓偷藥小妖的“賞銀捕手”。隨著故事的進展,影片又借楊戩劈桃山救母的神話與封三圣母入華山的傳奇,將其轉變成被自己的師父為了守護權力而欺瞞利用的一枚棋子。最終楊戩奮起抗爭,破解所有謎團,消滅了惡神,顯示了與當今觀眾同樣的向真向善追求。電影中另一角色沉香的人設也昭示了這一點。沉香在影片中是一個消瘦、沉默、孤僻、叛逆的少年,因為幼時寄人籬下,心靈傷痕累累。他的一切決定都只從自我出發,這與當下一些存在心理障礙的年輕人如出一轍。最終他通過親情和愛獲得了解脫。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通過種種曲折遭遇獲得精神上的覺醒,認為除了天命外,自己的命運更應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是當今頂住壓力頑強成就自我的年輕人在動畫電影中的藝術折射。《白蛇2:青蛇劫起》中的小青則反映了部分女性的成長過程。她從相信、依賴別人到逐漸自我成長,越來越獨立、強大、堅韌,從而保護自己,也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
這些動畫電影中全新的人物改編,既是經典角色的現代化呈現,也融入了當下社會生活中年輕人遇到的問題,體現出時代新意。青年觀眾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替身”,那些在影片中艱難跋涉的人物,就像在生活中努力奮斗的他們自己。藝術源于生活,人們可以從影片中發現與生活中類似的難題,這些經典人物的選擇也能給觀眾帶來啟迪。
新美學風格在形成
動畫電影的視聽效果是創作要點,也是重要看點。近年來,我國的動畫電影正在逐步形成以新中式美學為主基調,雜糅部分西方元素的藝術呈現。如《新神榜:楊戩》中,仙界云霧彌漫的背景與未來紀元里的飛船、時空穿梭機結合,打造出宛如正在進行星球大戰的另一個時空。古代神話傳說與現代高科技相結合,從審美方面為觀眾營造了溝通古今的綠色通道。整部影片在特效和畫面美學上開創了新境界,雜糅多種元素又仿若天成的動畫場景,屢屢令人眼前一亮。影片中最動人的是《洛神賦》舞蹈場景,通過對敦煌壁畫的模仿和空中“混元氣”托起的動態群舞,仿若飛天神女再現,伴隨著輕輕吟唱的女聲歌謠,造就了如夢似幻的盛大場面,呈現了一場視聽盛宴。這些手法延續了制作方追光動畫在《新神榜:哪吒》中的蒸汽朋克畫風,也與《白蛇2:青蛇劫起》中的廢土風雜糅古代兵器、古代建筑的做法異曲同工。
《新神榜:楊戩》中不同角色的法身出體,伴隨粒子渲染和各種法器的特效,造就了氣場全開、氛圍感十足的打斗場景;從四大天王的4種不同法器,到沉香使用各種神通時展現的正邪法身,再到最終楊戩舉斧劈山的絢爛場景,尤其是片尾宏大的太極空間3D水墨畫的呈現,令影片的二維水墨畫完成向三維動畫的轉變,想象瑰麗,風格鮮明,顯示了國產動畫片在特效技術上的巨大進步。類似的是,《白蛇2:青蛇劫起》中也使用了道教理念,通過“風火雷電”四劫,展現了修羅城消亡的雄奇場景。
總體而言,市場反響較強的國產動畫電影,往往在視聽風格上呈現出中西合璧、古今融通的特點。動畫電影新的美學風格、潮流的形成,還需要更多高品質、風格近似的作品持續涌現,但目前此類國產動畫電影在這方面已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值得贊許。
傳統故事的現代化改編
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出現了不少取材傳統神話傳說的新作,大多數動畫質感和技術效果良好,但敘事能力尚有差距。
通過近年來多部動畫電影對經典封神故事的改編,已經造就了全新的“封神宇宙”:神魔爭斗不息,三界變幻不居,人間愛恨情仇滋生,悲歡離合流轉。《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原本命定助周伐紂,卻偏偏身攜“魔珠”出生;《姜子牙》中本該成神的姜子牙因放過了一個被他視為蒼生之一的狐妖“小九”,自己被流放多年。動畫電影將封神故事進行了現代性的轉換與重構,融入當下社會普通人的情感,已經成為動畫電影創作的新趨勢。
我國神話傳說中的西游故事、封神故事等想象奇異獨特、情節延展性強、影響深遠,非常適于進行動畫電影改編。這些題材的創作難點就在于找到情節、情感與當下觀眾的共鳴點,重塑人物,重構情節線,觸及當下的熱點社會話題,啟發青年觀眾對人生問題的思考。這些動畫電影往往源于經典又有別于經典。老酒如何調出新口味,我國電影工作者正不斷迎接挑戰,也不斷譜寫著華彩新篇。
(作者單位:劉藩,中國藝術研究院;江美燕,澳門科技大學)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陳酒調出新口味(主題)——國產動畫電影對神話傳說的創造性改編(副題)備受矚目的國產動畫電影《新神榜:楊戩》在暑期檔公映,作為
2022-09-10 05:32
原標題:張艾嘉李少紅陳沖執導周迅鄭秀文領銜主演(引題)《世間有她》今登大銀幕(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現實題材影片《世間有她》今
2022-09-09 16:31
原標題:在世界遺產鼓浪嶼,與當代藝術“切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 鼓浪嶼四周海茫茫,要去鼓浪嶼當代藝術中心(KCCA),需要坐船才
2022-09-09 15:42
原標題:紀錄片《眾神之地》(引題)探索人與自然的關系(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僅有4集、每集50余分鐘片長的紀錄片《眾神之地》,自
2022-09-09 15:35
原標題:作家呂錚、馬伯庸等獲“第四屆茅盾新人獎”(主題)蔡駿、卓牧閑等十人獲得本屆茅盾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張
2022-09-09 15:37
原標題:古代精美短文的“三個訣竅”古代流傳下來的百十來字“豆腐塊兒”散文,猶如晶瑩剔透的寶石,歷經無數次遴選,穿越千百年,仍“屹立”
2022-09-09 15:30
原標題:博物館里過中秋北京地區博物館推出46項文化活動今年傳統節日“中秋節”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推出46項文化活動,其中13項展覽,33項
2022-09-09 15:48
原標題: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舉辦征文大賽中工網訊(通訊員梅喻林濤)近日,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開展“我眼中的職工互助保障”主題征文大賽活動
2022-09-09 08:33
原標題:電影頻道傳媒關注榮譽揭曉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苗春)9月3日晚,2022電影頻道傳媒榮譽之夜在北京通州運河文化廣場舉行。活動由電影
2022-09-09 08:39
原標題:國家圖書館舉辦“經典,予生活以詩意——‘文津經典誦讀’十周年主題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雷宇翔9月7日,由國家圖書館聯合全國228
2022-09-09 07:34
原標題:“上海出品”迎接黨的二十大重點影片《萬里歸途》首支預告片發布,揭秘中國式撤僑幕后(引題)?手無寸鐵的他們,帶125位同胞踏上回家
2022-09-09 05:35
原標題:《萬里歸途》預告片曝光李雪健加盟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7日,由饒曉志執導,郭帆、王紅衛監制,張譯、王俊凱、殷桃領銜主演的撤僑題
2022-09-08 15:34
原標題:京派內畫代表性傳承人高東升(引題)?“反手”描摹壺里乾坤(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陳雪檸要在不足巴掌大的內壁畫下江山美景、描摹人物
2022-09-08 15:38
原標題:原創音樂劇《四兩青春》全國巡演啟動中新網上海9月7日電(王笈)由上海音樂廳管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原創音樂劇《四兩青春》7日在凱迪拉
2022-09-08 15:28
原標題:石家莊:月餅制作迎中秋9月7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黃莊村一家月餅生產企業,工人在制作月餅。中秋節臨近,河北省石家莊市各月餅
2022-09-08 15:35
原標題:“我要演到不能演了為止”(主題)84歲吳彥姝演85歲母親獲獎電影《媽媽!》周六公映(副題)北京晚報記者王金躍84歲的吳彥姝憑借出演
2022-09-08 15:42
原標題: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遷移工程開啟海上施工(引題)?古船整體出水將住進“新家”(主題)光明日報記者?顏維琦9月6日,長江口二號
2022-09-08 08:33
原標題:可以吃的楚菜非遺文化光明日報記者?夏靜通訊員?陶慧?吳卉仙四季美湯包、蔡林記熱干面、德華樓包子、老福慶和牛肉面、孝感米酒、田
2022-09-08 08:36
原標題:20余檔新老節目開啟錄制(引題)?浙江衛視發布綜藝秋季片單(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浙江衛視近日在秋季大會上發布新一輪綜藝片
2022-09-08 08:35
原標題:現代學術史上的趙元任【讀書者說】趙元任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他最早運用現代的科學的學術方法,對現代漢語,從多方面展開了深
2022-09-08 08:32
原標題:從首日票房不足35萬元到票房破億元(引題)?《隱入塵煙》的逆襲之路(主題)今晚報記者丁曉晨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由李睿珺執導、武
2022-09-08 08:25
原標題:江蘇蘇州新發現一處大型考古遺址9月6日,江蘇蘇州召開了一場考古遺址專家論證會,將蘇州吳中區新發現的一處新石器至明清時期大型遺址
2022-09-08 05:25
原標題:《中國國際時裝周:老廠房里的新時尚》作者:許之豐2022年9月6日下午,中國國際時裝周在原北京751老廠房六號爐車間里,展示了一場設計
2022-09-08 05:35
原標題:《海的盡頭是草原》周五公映(主題)“三千孤兒入內蒙古”的真實歷史搬上銀幕(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王金躍)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
2022-09-07 22:37
原標題:國家圖書館古籍修復組又修復完成50冊珍貴古籍(引題)他們是與時光對抗的匠人(主題)北京晚報記者趙語涵文并攝已經泛黃破洞的紙張,
2022-09-07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