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每日報道:250余件作品展現“未來派宇宙”

時間:2022-09-14 09:31:11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250余件作品展現“未來派宇宙”

北京日報訊(記者 王廣燕)飛馳的汽車與飛機,炫酷的機械……百余年前的藝術家們,已在作品中用大膽的筆觸擁抱未來。昨天,“未來派的宇宙:意大利馬西莫和索尼婭·奇魯利基金會收藏”特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集中呈現在未來主義創作蓬勃發展的歷史時期(1909-1939年),藝術家們創作的250余件作品。

1909年2月20日,一份發表于《費加羅報》頭版的宣言被視為未來主義誕生的標志。未來主義是意大利20世紀初一場全方位的社會、文化和藝術運動,它也是最早的歐洲先鋒派之一。未來主義者的靈感多來自于技術驅動與現代化生活的新鮮活力,秉持與工業革命一致的價值觀——速度、效率,以及永不停步的科學和技術發展。未來主義者探索各種表現形式,包括繪畫、雕塑、文學(詩歌)、戲劇、音樂、建筑、舞蹈、攝影、電影甚至美食。

此次展覽匯集了翁貝特·波丘尼、賈科莫·巴拉、福圖納托·德佩羅、安東尼奧·圣埃利亞、路易吉·魯索洛、塔亞特、布魯諾·穆納里、維吉里奧·馬奇等未來主義代表人物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平面設計、攝影、拼貼畫、素描、書籍和工業設計等藝術形式。

展覽中的一幅1913年的攝影,記錄了意大利未來派中最著名藝術家翁貝特·波丘尼的重要雕塑作品《空間連續狀態下的獨特形式》。整件雕塑以幾何的基本形態,刻畫了一位正在昂首闊步地行進的人物,創造性地表達出運動的速度感。未來主義藝術家中,最早以汽車為主題創作的是賈科莫·巴拉。展覽展出了他創作的《分散的動態》,以抽象的機械、力量線和運動軌跡表現出汽車風馳電掣的運動。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副館長、展覽策展人蘇丹介紹,未來主義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之后的藝術史、建筑史和設計史,也對現實生活有著深遠影響。時隔百年之后,未來主義運動開始被國際學術界重新討論。

展覽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意大利馬西莫和索尼婭·奇魯利基金會共同舉辦,同時也是2022年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的系列活動之一,將持續至12月4日。

標簽: 未來主義 清華大學 藝術博物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