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次展出!一睹八大山人印章、海昏侯漆木器真容……
八大山人印章實物、海昏侯墓龍紋漆盤、疑似勾踐后人的龍鳳玉佩……這些重磅文物,今日在江西省博物館集體亮相。
年代:清
(資料圖片)
小小方印,出土自奉新縣耕香庵遺址,見證了多少詩情畫意。
八大山人一生用印上百枚,目前已發現的印章實物僅有這兩枚——“雪衲”和“傳綮”的發現,填補了歷史空白。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是明末清初畫家。他在藝術上有獨特的建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中國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年代:西漢
快看,龍紋漆盤底部的圓形勾邊,像不像數學老師筆下的圓?
它出土自南昌海昏侯劉賀墓,三龍昂首望向圓心,用云紋進行銜接,構圖簡約而不簡單,彰顯了西漢漆器的獨特審美意蘊。
西漢是中國漆工藝史上的黃金時代,劉賀墓出土了約3000件漆木器,數量為已知漢墓之最。目前僅修復了百余件,更多精美漆器,值得你期待。
年代:戰國
盉(hé),古代酒器,圓腹罐型,前有獸首嘴,下設三足,出土自樟樹國字山戰國墓。據專家推測,墓主很可能是越王勾踐的后人。
年代:戰國
“玉龍”“玉鳳”CP上線!
它們出土自樟樹國字山戰國墓主棺內,通體潔白,質地上乘,體現了墓主的尊貴身份。看到它們,令我們很是期待,這對“龍鳳呈祥”背后的故事。
年代:戰國
三足圓鼎,耳細足小,出土自樟樹國字山戰國墓。
在青銅禮器大家族中,青銅列鼎承擔了祭祀和旌功記績的“任務”,貴族們用鼎的數量和他們的身份地位有關哦。
年代:東漢
這是書房里的小寶貝兒——硯滴,是與硯臺配合使用,以供研墨時滴水的器物,出土自南昌象南中心古墓。
如此巧思和雅致,讓我們得以一窺古人的精致生活。
器以載道,物以傳情;一筆一畫,神形兼備。是大匠巧技,更是我華夏神韻。
策劃:齊慧杰
監制:胡國香
記者:袁慧晶 李宗胤
海報:聶毅
文案:馮筱晴 邱世杰 王晶晶
編輯:孔唯千 譚慧婷 唐顥宸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江西分社
聯合出品
素材支持與學術指導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市博物館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
奉新縣博物館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首次展出!一睹八大山人印章、海昏侯漆木器真容……八大山人印章實物、海昏侯墓龍紋漆盤、疑似勾踐后人的龍鳳玉佩……這些重磅文物,
2022-11-17 05:45
原標題:內地與香港簽署深化考古和文物建筑領域交流合作框架協議新華社香港11月16日電(記者蘇萬明、梁文佳)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與香港特區政
2022-11-17 05:44
原標題:“江口沉銀”考古發掘再出水上萬件珍貴文物“榮世子寶”金印現世中新網成都11月16日電(記者岳依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6日對外公
2022-11-16 18:30
原標題:在地鐵站遇見達利新民晚報訊(記者徐翌晟)近幾日,你若從地鐵龍華中路站中轉,可以與薩爾瓦多·達利不期而遇。“薩爾瓦多·達利—魔
2022-11-16 17:35
原標題:海外華語脫口秀傳遞快樂近年來,脫口秀因其詼諧幽默的語言、貼近生活的話題、輕松娛樂的氛圍,而深受大眾喜愛。“人人都可以成為5分鐘
2022-11-16 15:29
原標題:懸疑色彩、人文關懷、專業知識(引題)“醫療+”劇集視角更豐富(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宋說電視劇《謝謝你醫生》《促醒者》近日播出,同
2022-11-16 15:44
原標題:《我們這十年》收官后熱度不減(引題)“創作者走入田間地頭才能寫出有廣度的故事”(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貼近生活,真實感人”
2022-11-16 15:37
原標題:國內首檔外景紀實類閱讀節目日前開播(引題)《我在島嶼讀書》解鎖文學“圈粉”更多可能性(主題)文匯報記者許旸海風搖曳椰影,海浪
2022-11-16 15:31
原標題:《愛情神話》要拍“平行篇”(引題)網友希望“老白”愛情有歸宿(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在剛結束的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由女性
2022-11-16 15:43
原標題:影視劇頻遭短視頻侵權平臺以“技術中立”推卸責任專家建議(引題)提高短視頻平臺侵權賠償金額(主題)法治日報記者陳磊隨著短視頻用
2022-11-16 09:45
原標題: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12月3日至10日在三亞舉行(引題)3761部影片報名金椰獎(主題)海南日報海口11月15日訊(記者尤夢瑜實習生盧家
2022-11-16 09:35
原標題:古老戲曲掀起一場“青春革命”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 戲曲雖然古老,卻從來緊跟媒介變革。遠的——唱片技術在20世紀初傳入中國
2022-11-16 09:41
原標題: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因病去世五十余載教學生涯桃李滿天下(主題)生前不斷探索民族聲樂之路曾創建民族聲樂“七字標準”(副題)北京
2022-11-16 09:32
原標題:上海舉辦國際藝術品交易周人民日報上海11月15日電(記者曹玲娟)近日,第四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周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據悉,從今年
2022-11-16 09:26
原標題:調查顯示,超8成受訪者購買漢服的原因是喜愛中華傳統文化——(引題)國潮國風緣何走紅青年朋友圈?(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尹曉
2022-11-16 08:45
原標題:特色文創讓畢業設計更鮮活生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龐慧敏通訊員謝裕增楊愷源“江黛水客”“鳳凰俠客”“紫荊墨客”“江中秀客”“酸爽
2022-11-16 08:30
原標題: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視覺海報發布(引題)向光而生與影同行(主題)海南日報海口11月15日訊(記者尤夢瑜實習生盧家寧)11月15日
2022-11-16 08:43
原標題:紀錄片《百年巨匠》再添新篇——(引題)在影像中重溫大師精神(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在延安提出“窯洞之問”的黃炎培,同
2022-11-16 08:36
文|孫德宏善于描寫愛情的俄羅斯文豪屠格涅夫,終生未婚,他對愛情充滿了矛盾:猶豫中蘊含著堅定,堅定中又不免彷徨,把追求極致愛情的審美過
2022-11-16 07:39
原標題:蘇澳青少年同畫祖國傳遞家國情懷新華社澳門11月15日電(記者劉剛李寒芳)“同畫中國”蘇澳青少年繪畫作品征集活動評選結果15日在澳門
2022-11-16 07:41
原標題:沈陽故宮博物院迎來建院96周年展出百余件清宮仿古文物中新網沈陽11月15日電(記者韓宏)在沈陽故宮博物院建院96周年即將來臨之際,“大
2022-11-16 05:35
原標題:德壽宮將揭開神秘面紗施工方述復原細節故事中新網杭州11月15日電(王題題馬敏)日前,由浙江省三建建設集團(下稱“浙江三建”)承建的南
2022-11-15 17:25
原標題: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引題)向世界講好中國港口故事(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主題)作者方彭依夢?在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梅山灣新城,
2022-11-15 16:25
原標題:擁抱新媒體巡演長三角(主題)?上海民營院團活力十足(副題)新民晚報記者朱光發售數字藏品、每天抖音直播,明天起至20日,2022上海
2022-11-15 15:27
原標題:在香港,聽敦煌對話故宮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李欣然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第25周年,全國各地都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慶典活動。為慶祝香港回
2022-11-15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