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元旦恢復開放(引題)
四大展覽奉上文化盛宴(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王廣燕
(資料圖片)
1月1日,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恢復開放。在展館外,運用中國剪紙藝術語言創作的雕塑《中華有魚》驚艷亮相,融入了祥云、彩蝶、中國結等傳統吉祥符號,為新年伊始增添了吉祥喜慶的氛圍。當天,該館一口氣推出“祭如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影戲人間:陜西非遺皮影展”“松納柴器——景德鎮陶瓷柴窯燒造技藝展”“天地人文——劉恒甫公共藝術展”四大展覽,為市民奉上元旦假期的饕餮文化盛宴。
1月1日,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恢復開館第一天,非遺皮影、陶瓷等四個新展集體亮相,并舉辦非遺展演之元旦專場,為元旦假期奉上文化盛宴。北京日報記者白繼開攝
步入展廳,一棵高大的《中華福樹》映入觀眾眼簾,其枝干互連,碩果累累,用雕塑語言將中國傳統繪畫中樹的造型立體化、當代化。“天地人文——劉恒甫公共藝術展”展出了城市公共藝術家劉恒甫創作的《中華福樹》《中華有魚》《絲路祥音》和《中華錦繡》四組原創大型藝術作品,分別從“天、地、人、文”四部分,描繪中華文化盛景,寓意文化興盛、國家強盛。
在“影戲人間:陜西非遺皮影展”的展廳內,皮影戲臺上正在上演《懲惡揚善小哪吒》片段,哪吒與龍太子激戰正酣,混天綾迎風飄揚。臺下幾乎座無虛席,還有許多親子觀眾觀賞皮影戲,感受皮影戲“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的藝術魅力。展覽共展出陜西非遺皮影相關展品約200件,其中不少作品來自國家級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支持與捐贈。與此同時,高5.4米、寬3.91米的手工鏤刻牛皮作品《九重天》也震撼展出,它由著名當代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鄔建安創作。
步入“松納柴器——景德鎮陶瓷柴窯燒造技藝展”的展廳,唐代龍窯和宋代馬蹄窯復制模型吸引了觀眾紛紛駐足,其內部有著紅彤彤的火焰視覺效果,仿佛正在燒制瓷器。在當代,景德鎮的陶瓷工匠通過對窯爐不斷進行研究、探索、改進、試燒,形成了名為“松納柴器”的藝術柴窯。展覽中的百余件藝術柴窯作品,是由幾十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等創作,用“松納柴器”窯爐燒制而成的,展示了當代藝術陶瓷與柴窯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
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明清祖容像藏品,數量可觀,質量也屬上乘。“祭如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展現了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祖容像,絕大多數藏品為首次展示。其中既有典型的波臣派肖像畫,也有文人參與摹繪的非典型性祖容像;有穿著樸素大方的民人,有身著官服的士人,也有受到旌表的女性;既有身著傳統漢人服飾的明人畫像,也有凸顯滿洲民族特色的八旗武官和旗裝女性形象。
欣賞完精彩的展覽,還可以觀看非遺演出。器樂合奏《步步高》,琵琶獨奏《送你一朵玫瑰花》……當天,“藝海拾遺”非遺展演之元旦專場舉辦,中國煤礦文工團的藝術家們把非遺展示從展廳延伸到舞臺,通過民族樂器演奏,曲藝表演等藝術化再現非遺項目,讓非遺項目可聽、可看、可感、可知。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副館長蘇丹介紹,在閉館的這段時間內,美術館的工作團隊沒有停止工作,除了當前新開的展覽,還正在緊張地進行中國工藝美術基本陳列展的布展工作,展覽預計在春節前開展。屆時,該館的五層區域將首次開放,這也意味著全館的開放面積將從目前的40%擴大到70%以上。
此外,蘇丹還透露,“張燈結彩過兔年”2023年新春燈彩會也將在春節期間拉開帷幕,來自浙江、福建、北京、安徽等地的彩燈將齊聚一堂,營造強烈的傳統年味。“我們邀請觀眾春節來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賞燈會、逛展覽、看演出,過一個有非遺味道的吉祥幸福年。”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元旦恢復開放(引題)四大展覽奉上文化盛宴(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廣燕1月1日,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
2023-01-03 09:42
原標題:四川博物院蘇軾主題展受熱捧(引題)賞東坡風采品蜀地勝韻(主題)劉裕國“這次展覽特別用心,四川博物院值得表揚。”“今天真是賺大
2023-01-03 09:38
原標題:莞博三星堆特展驚艷亮相人民日報海外版電(黃翼)悠揚的古琴聲仿佛從時空深處傳來,光影變幻出三星堆青銅面具的圖案,威嚴神秘的青銅
2023-01-03 09:50
原標題:博物館在免票政策之下收入不減反增,這歸功于文創產品的開發。數字技術的注入,使傳統文化的發展逐步躍升為文創新經濟產業(引題)博
2023-01-03 08:53
原標題:小寒:踏雪尋梅,年味漸濃(解碼二十四節氣)小寒是冬季倒數第二個節氣,它的到來意味著一年將近尾聲。小寒一般于1月5-7日間交節,《月
2023-01-03 08:36
原標題:序幕中第一個說臺詞中間數小時漫長等待(引題)當年“歡顏”今“如夢”胡慧中站上保利舞臺(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40多年前,一部
2023-01-03 08:41
原標題:陶都承古韻宜興氣象新(城市味道·行走縣城看中國)人民日報記者王漢超蘇東坡沒想到,他買田置地、籌劃隱居的一片野山,后世成了燒制
2023-01-03 08:41
原標題: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啟幕將持續至3月12日(引題)雙年展詮釋“藝術的北京”(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近日,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
2023-01-03 08:36
原標題:臺上說學逗唱,臺下笑聲爽朗,感受曲藝之鄉的煙火氣——(引題)茶館聽相聲開心過元旦(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劉莉莉辭舊迎新之際,我市
2023-01-03 07:42
原標題:三星堆頂尊跪坐人像和青銅神獸的三維模型拼接成功記者1月1日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出土的頂尊跪坐人像與8
2023-01-02 15:40
原標題: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引題)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加速開啟(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楊俊峰全國建成1700多家互聯網醫院,7000多家
2023-01-02 07:37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迎建院15周年人民日報海外版電(黃詩雨)2022年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15周年,劇院繼續秉承“人民性、藝術性、國際
2023-01-02 07:43
原標題:2022年中國電影:新主流電影引領市場行業發展彰顯韌性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國家電影局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電
2023-01-02 06:33
原標題:2023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舉行新華社維也納1月1日電(記者劉昕宇)2023年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1月1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金色大廳舉
2023-01-02 06:50
原標題:新華全媒+|賞跨年大展品文藝新年新年到來之際,由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和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共同承辦的跨年
2023-01-02 05:50
原標題:北京新年音樂會如約開幕(主題)國家大劇院恢復線下演出音樂廳再現座無虛席(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昨晚,長安街燈火通明,人
2023-01-01 18:52
原標題:工人體育場嶄新亮相經典畫面全程回放(引題)北京衛視跨年演唱會名曲重溫喚起時光回憶(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踏上新征程——2023B
2023-01-01 17:40
原標題:新年音樂會重啟國家大劇院線下演出各大劇場“應開盡開”新年新氣象,2023年北京新年音樂會昨天(2022年12月31日)在國家大劇院舉辦,
2023-01-01 15:40
原標題:火樹銀花不夜天福建閩侯萬發煙花點亮2023央視網消息:為了迎接新年到來,今天(1月1日)零點,在福州市閩侯縣的閩越水鎮景區,萬發炫
2023-01-01 15:38
原標題:亮點提前看!總臺今日轉播2023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將于2023年1月1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拉開帷幕,來自奧地利的
2023-01-01 15:44
原標題:河南加強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中新網鄭州1月1日電(楊大勇)文物大省河南近日出臺新舉措,從強化文物資源管理和文物安全工作、加強文物科
2023-01-01 13:42
原標題:中國各地舉辦多種民俗活動迎新年央視網消息:在2023年到來之際,中國各地舉辦多種民俗活動,迎接新年的到來。河南開封一系列原汁原味
2023-01-01 13:36
原標題:陜西西安大唐不夜城客流量漸多迎新氛圍濃元旦假期,全國各地舉行活動迎接新的一年。跨年夜,在陜西西安大唐不夜城,客流量漸多,迎新
2023-01-01 13:42
原標題:從創世神話人物圖像探究中華文明之源(主題)“遂古之初——中華創世神話人物圖像展”登陸新華文創·光的空間(副題)文匯報記者范昕
2023-01-01 11:35
原標題:“只此敬畏,才對得起觀眾”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2022年,傳統文化在經典舞臺藝術領域大放光彩,也讓人們產生了更深入的思考:如何
2023-01-01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