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快播報】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元旦恢復開放

時間:2023-01-03 09:42:11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元旦恢復開放(引題)

四大展覽奉上文化盛宴(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王廣燕


(資料圖片)

1月1日,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恢復開放。在展館外,運用中國剪紙藝術語言創作的雕塑《中華有魚》驚艷亮相,融入了祥云、彩蝶、中國結等傳統吉祥符號,為新年伊始增添了吉祥喜慶的氛圍。當天,該館一口氣推出“祭如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影戲人間:陜西非遺皮影展”“松納柴器——景德鎮陶瓷柴窯燒造技藝展”“天地人文——劉恒甫公共藝術展”四大展覽,為市民奉上元旦假期的饕餮文化盛宴。

1月1日,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恢復開館第一天,非遺皮影、陶瓷等四個新展集體亮相,并舉辦非遺展演之元旦專場,為元旦假期奉上文化盛宴。北京日報記者白繼開攝

步入展廳,一棵高大的《中華福樹》映入觀眾眼簾,其枝干互連,碩果累累,用雕塑語言將中國傳統繪畫中樹的造型立體化、當代化。“天地人文——劉恒甫公共藝術展”展出了城市公共藝術家劉恒甫創作的《中華福樹》《中華有魚》《絲路祥音》和《中華錦繡》四組原創大型藝術作品,分別從“天、地、人、文”四部分,描繪中華文化盛景,寓意文化興盛、國家強盛。

在“影戲人間:陜西非遺皮影展”的展廳內,皮影戲臺上正在上演《懲惡揚善小哪吒》片段,哪吒與龍太子激戰正酣,混天綾迎風飄揚。臺下幾乎座無虛席,還有許多親子觀眾觀賞皮影戲,感受皮影戲“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的藝術魅力。展覽共展出陜西非遺皮影相關展品約200件,其中不少作品來自國家級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支持與捐贈。與此同時,高5.4米、寬3.91米的手工鏤刻牛皮作品《九重天》也震撼展出,它由著名當代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鄔建安創作。

步入“松納柴器——景德鎮陶瓷柴窯燒造技藝展”的展廳,唐代龍窯和宋代馬蹄窯復制模型吸引了觀眾紛紛駐足,其內部有著紅彤彤的火焰視覺效果,仿佛正在燒制瓷器。在當代,景德鎮的陶瓷工匠通過對窯爐不斷進行研究、探索、改進、試燒,形成了名為“松納柴器”的藝術柴窯。展覽中的百余件藝術柴窯作品,是由幾十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等創作,用“松納柴器”窯爐燒制而成的,展示了當代藝術陶瓷與柴窯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

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明清祖容像藏品,數量可觀,質量也屬上乘。“祭如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展現了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祖容像,絕大多數藏品為首次展示。其中既有典型的波臣派肖像畫,也有文人參與摹繪的非典型性祖容像;有穿著樸素大方的民人,有身著官服的士人,也有受到旌表的女性;既有身著傳統漢人服飾的明人畫像,也有凸顯滿洲民族特色的八旗武官和旗裝女性形象。

欣賞完精彩的展覽,還可以觀看非遺演出。器樂合奏《步步高》,琵琶獨奏《送你一朵玫瑰花》……當天,“藝海拾遺”非遺展演之元旦專場舉辦,中國煤礦文工團的藝術家們把非遺展示從展廳延伸到舞臺,通過民族樂器演奏,曲藝表演等藝術化再現非遺項目,讓非遺項目可聽、可看、可感、可知。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副館長蘇丹介紹,在閉館的這段時間內,美術館的工作團隊沒有停止工作,除了當前新開的展覽,還正在緊張地進行中國工藝美術基本陳列展的布展工作,展覽預計在春節前開展。屆時,該館的五層區域將首次開放,這也意味著全館的開放面積將從目前的40%擴大到70%以上。

此外,蘇丹還透露,“張燈結彩過兔年”2023年新春燈彩會也將在春節期間拉開帷幕,來自浙江、福建、北京、安徽等地的彩燈將齊聚一堂,營造強烈的傳統年味。“我們邀請觀眾春節來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賞燈會、逛展覽、看演出,過一個有非遺味道的吉祥幸福年。”

標簽: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藝術研究院 北京日報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