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今日觀點!春晚節目融合呈現 非遺在活態傳承中得以代代延續

時間:2023-01-24 05:43:12    來源:央視網    

原標題:春晚節目融合呈現 非遺在活態傳承中得以代代延續


(資料圖片)

央視網消息:今年春晚的舞臺上,來自山東省萊州中華武校和山東省招遠市實驗幼兒園的近90位小朋友表演的年俗節目《我和爺爺踩高蹺》年味十足、意趣盎然。孩子們踩著高蹺在舞臺上扭秧歌、翻跟頭,熱鬧喜慶、身手不凡。而山東的剪紙、舞龍等傳統年俗非遺項目也搬上了舞臺。來認識這群為登上春晚而勤學苦練的孩子們。

除夕之夜,89位從三四歲到八九歲的孩子登上總臺2023年春晚的舞臺,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踩著高蹺、扭著秧歌、翻著跟頭、舞著長龍,以年味十足的傳統民俗表演,給全國人民送上祝福和拜年。這個創意節目的背后,是導演組和這89位小演員一同配合、努力、磨合、拼搏的春晚晉級之路。從山東到北京,歷時近4個月。

曹蕾是《我和爺爺踩高蹺》節目的導演,帶著一群平均年齡六七歲的孩子排練節目,他正在指導的孩子是七歲的張梓洋。為了展示一個球上翻滾后球沒抓住導致失誤的動作細節,他們已經磨了小1周的時間了。

因為萊州中華武校此前多次參加春晚演出,這批第一次登臺的小演員們對春晚既陌生又向往,對于導演的表演要求,認識領悟、牢記在心。來武校才兩年的張梓洋參加過總臺2022年《我要上春晚》節目,今年又被選上參加總臺2023年春晚,打心底里高興。

孩子的快樂總是來得如此純粹,全然忘記了訓練時的辛苦。在直徑60公分的健身球上翻跟頭,是節目中的一個創意亮點,但是低齡的孩子們能否完成,無論導演還是萊州中華武校的教練們心里都沒底。

隨著訓練的深入,球上翻滾的動作越來越到位,不到1個月,20多名孩子就全部掌握了這項技巧。

踩著高蹺舞龍是節目中的另一個難點。舞龍講究眼睛準、重心穩,會用臂力和巧勁。舞臺后方近4米高的升降屏上,中間舞動的布龍足足有12米長,舞起來風從龍口灌入,拖著的龍身就會把風兜住,瞬間產生幾十斤的重量,而且舞龍少年還要踩著30公分的高蹺持續完成30多秒的動作,這難度對于有一定武術基礎的14歲少年來說也絕非易事。

為了完成這幾十秒的舞龍動作,少年們持續練習了近4個月。

每天9個小時,學習如何綁高蹺、如何踩著高蹺走路、跳躍甚至是翻滾和高空舞龍,用高強度的訓練把失誤率降到最低。

配合舞龍、滾球、踩高蹺,導演組還將具有山東民俗特點的剪紙、花餑餑、海陽秧歌等非遺元素融入節目。來自山東招遠實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成為踩著高蹺扭秧歌的小演員。

標簽: 萊州中華武校 實驗幼兒園 小朋友們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