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香港舞蹈團:起舞于古今之間
龍鏡伊
香港舞蹈團的排練廳里,黑色的地板被舞鞋磨得發亮。作品《山水》的公演臨近,一班舞者和工作人員,每天在這里待9個小時以上。
成立于1981年的香港舞蹈團,是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的專業中國舞舞蹈團。既注重傳統中國舞的古典美感,又兼顧香港地道文化和當代創新,多重追求也意味著諸多挑戰。
中國舞,既古老,又年輕。很多人覺得拿扇子、紅綢就是中國舞,“我要打破大家對傳統中國舞的一種既定概念。”藝術總監楊云濤堅定地說。
《山水》劇照。香港舞蹈團供圖
《山水》劇照。香港舞蹈團供圖
傳承:舞與武
《山水》公演開場的半小時內,整個劇場沒有一點音樂聲。舞者如流水落石澗般漸次出場,一呼一吸間,融合了武術招式的舞姿亦柔亦剛。舞臺上方懸著仿佛從水墨畫里飄落的云霧,全場觀眾一起沉浸其中。
楊云濤是《山水》的編舞,出生于云南少數民族村落的山水之間。他的舞蹈履歷豐富,但他對于中國舞和個人發展都曾感到迷茫。
2011年,楊云濤前往美國紐約進修。輾轉在各個舞蹈表演場地,他像一塊海綿,在舞蹈藝術的海洋中拼命吸收養分。
陌生的環境給了楊云濤獨立思考的空間,回到香港后他的目標變得清晰:“要發展我們的藝術,一定要回到自己身上,回到中國傳統文化去探索、學習。”
香港有很多武館,楊云濤就把師傅請來,讓舞者直接跟著練。“中國舞蹈與中國武術之交互研究與成果呈現”計劃從2018年起持續了3年。
練習武術動作,比如扎馬步,對于舞者來說并不難。日復一日的練習中,除了肌肉的酸痛,更重要的是內心的變化。
“當我想做一個書法的題材,如果舞者都是西方芭蕾訓練出來的,那味道就不太對。”楊云濤希望以武術探索出一種屬于中國人的身體訓練方式,“讓舞者以一種一脈相承的狀態,去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
這是個長期的探索,對舞者來說也是個磨煉。《山水》從音樂到布景等舞臺設計都有大量留白,“‘靜’比‘動’更難,我們在舞臺上,視線一直望著一片黑色,如果專注力不夠,甚至會有暈的感覺。”高級舞蹈員何皓斐畢業于香港演藝學院,主修中國舞。
采訪中楊云濤反復提到,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的是內外統一,“舞蹈有時過分強調‘外邊’的動作、形象,我想通過武術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解決舞者‘里邊’的問題,這才是我們東方最厲害的東西”。
挑戰:感性與理性
潘翎娟是香港舞蹈團的首席舞蹈員之一。排練廳里,穿著黑色舞裙的她像是宣紙上的一只鶴。接受完采訪后,她利落地將頭發盤起,就立刻加入了排練。
“肩膀給多一點”“這里收回來”,在反復的調整中,楊云濤希望潘翎娟化成“偶爾被吹散的一片枯葉”。這種源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氣韻很微妙,他們不斷尋找著最精準的動作質感,再重復練習直到形成肌肉記憶。
潘翎娟在2011年從內地來到香港。起初習慣了跟著明確指令去跳舞的她,很不適應香港舞蹈團的節奏,笑稱自己經常挨罵,“在這里,沒人告訴我這個動作好不好看,腿應該怎么做”。
在排練時,楊云濤只會提供一個框架、風格,接下來就是舞者的獨立創作。他希望香港舞蹈團就像香港這座城市一樣,可以看到不同的個體,讓舞者發掘自己身體的最大可能性。
潘翎娟表示自己是個特別感性的人。她飾演過許多中國傳統文化里的經典角色,時而是《花木蘭》里帥氣的花木蘭,時而是《倩女·幽魂》里柔美的聶小倩。
每部作品需要的情感、形象氣質各不相同,她逐漸學習到如何在忘我狀態中,記牢舞步、控制表演力度,以及領悟編舞背后的用意,“我一定是感性之中有一半是理性的”。
《山水》正式演出時,舞臺仿佛是一張展開的畫卷,舞者的身體化成一支毛筆,于任何地方開始作畫。伴著現場演奏的古箏中流淌出來的旋律,舞動的身姿盡顯高山大川的磅礴和靜謐。
舞蹈與水墨畫這兩種藝術形式雖是一動一靜,楊云濤卻認為二者相通,都是在運動中產生變化而具有表現力,“我想找到一個平衡點,將中國傳統文化、東方哲學的精髓,透過不同手法和身體結合在一起”。
突破:跨界與交流
觀看完《山水》演出,香港舞蹈團資深“粉絲”陳先生很激動:“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舞者的舞蹈和武術都做得這么好,很不容易,是很大的突破。”他認為,這正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傳承。
香港中外文化匯聚,是藝術很好的“助推劑”。在上環文娛中心八樓,舞蹈團將排練室開辟為“八樓平臺”實驗舞蹈劇場,讓舞者嘗試編創實驗作品。
為了培養觀眾,舞蹈團一直積極跨界。武俠舞劇《風云》《中華英雄》改編于香港高人氣漫畫,舞蹈團把水和黃沙搬上舞臺,舞蹈難度、觀賞性增加,效果十分震撼。有讀者表示:“如果沒有你們改編這個漫畫,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走進劇場。”
受疫情影響,過去兩年舞蹈團對外交流的計劃被打亂,但準備的過程也是一種進修和沉淀。楊云濤表示,希望香港舞蹈團能爭取到更多交流機會,通過作品讓觀眾認識香港,借舞蹈在國際上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底蘊。
(據新華社香港電)
上一篇:環球看熱訊:博物館里過大年 多彩活動年味濃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香港舞蹈團:起舞于古今之間龍鏡伊香港舞蹈團的排練廳里,黑色的地板被舞鞋磨得發亮。作品《山水》的公演臨近,一班舞者和工作人員,
2023-01-28 07:40
原標題:博物館里過大年多彩活動年味濃這個春節假期,除了感受各地濃濃的年節氛圍。不少人也選擇走進博物館、科技館,用文化豐富假期生活。博
2023-01-28 05:37
原標題:2023中國詩詞大會丨賞詩歌之美品人間至味“民以食為天”,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浸透人心;中華美食同樣聞名內外,品類繁多。“尋味”二
2023-01-28 05:50
原標題:青年建設者憑熱愛登上春晚舞臺:“我在兔年春晚唱出了心聲”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張翀通訊員劉向東兔年央視春晚上,來自中建三局二公司
2023-01-28 05:32
【作品廣議】原標題:同志,請把身段兒放低些肖承森幫扶 周喜悅春節過了,春天正向我們走來。在這孕育希望的時節,我們欣喜地發現,很多地區
2023-01-28 05:34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廣西六堡茶非遺傳承人的“南洋夢”中新網梧州1月26日電作者林潔琪蔣雪林“目前我堅持用傳統工藝制作六堡茶,暫時沒有出
2023-01-27 14:55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丨看電影過大年——北京影院迎來春節觀影人流高峰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新華社記者楊淑君、孫蕾“已經看了《滿江紅》和《無名
2023-01-27 13:52
紅紅火火鬧新春原標題:洋洋喜氣添歡樂光明日報海口1月26日電(記者王曉櫻、陳怡)大年初二上午,海口騎樓老街人頭攢動,海南地方民俗冼夫人文
2023-01-27 11:46
原標題:2023春節檔電影票房達60 53億已超去年截至今天(27日)8時,兔年春節檔電影累計票房已達60 53億元,超過2022年春節檔60 39億元的總成
2023-01-27 10:55
原標題:兔年說兔|晉侯兔尊:7只全國罕見的青銅兔滿滿的儀式感在山西省晉國博物館內,陳列著4件兔尊,兩大兩小、兩種造型。一只大兔尊匍匐在一
2023-01-27 10:36
原標題:多彩文化慶新春傳統佳節韻味濃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多彩文化慶新春,傳統佳節韻味濃。新春佳節,各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2023-01-27 10:47
原標題:送給每一位媽媽!春晚《是媽媽是女兒》網友版MV來了今年春晚,一首《是媽媽是女兒》感動無數人,大家紛紛曬出了和媽媽的合影。“放手
2023-01-27 10:40
新春走基層原標題:山東東營墾利區——(引題)村晚歡慶新年非遺促進發展(主題)人民日報記者趙兵春節前夕,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興隆街道東安
2023-01-27 10:49
原標題:春節檔總票房昨天已突破60億元,觀影人次超過1億(引題)六部新片給觀眾帶來光影盛宴(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金躍春節長假接近尾聲,今
2023-01-27 09:35
原標題:截至27日零時電影春節檔票房超57億元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天(1月27日)0時,兔年春節檔電影累計票房已超57億元。今年春節
2023-01-27 08:54
原標題:《2023年春節戲曲晚會》唱響兔年新春第一場好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虎躍前程去,兔攜好運來。癸卯兔年正月初一,中央廣播電視總
2023-01-27 08:37
原標題:千城年俗|涉縣賽戲:中國“戲劇的活化石”鑼鼓鏗鏘、嗓音渾厚、動作流暢……春節期間,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索堡鎮彈音村的賽戲表演,吸
2023-01-27 07:36
原標題:“弦音雅韻”中國民族音樂會在巴黎舉行新華社巴黎1月25日電(記者唐霽孫鑫晶)“弦音雅韻”中國民族音樂會25日晚在法國巴黎舉行,法國
2023-01-27 07:55
原標題:文化市場加大供給力度“文化餐桌”更多元央視網消息:春節假期,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走進影院、劇院、博物館,看一部春節檔電影,聽一
2023-01-27 07:39
原標題:專訪|編劇陳宇:影片高潮,是《滿江紅》的創作起點澎湃新聞記者王諍截至1月25日18時左右,2023年春節檔總票房已經突破47億元。其中令
2023-01-26 15:34
原標題:正月初五,迎財神??“正月初五,迎財神”?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家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這一天?大家還要吃餃子?
2023-01-26 15:44
原標題:千城年俗|河北灤南:剪紙迎新春新春佳節,河北省民間一級工藝美術家、唐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蔣風山與孩子們一起特別制作
2023-01-26 15:49
原標題:正月初五年俗知多少:“接財神”,吃餃子!中新網北京1月26日電(記者上官云)轉眼間,時間走到了正月初五。它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時間節
2023-01-26 11:37
新春走基層原標題:沉浸式展演受民眾青睞——江西南昌歷史文化街區春節民俗活動見聞新華社南昌1月25日電新華社記者郭杰文大年初三,位于江西省
2023-01-26 09:46
原標題:你未唱罷他已登場(主題)兔年新春戲曲曲藝演出真鬧猛(副題)新民晚報記者趙玥“我要‘兔’個吉利!”這兩天在天蟾逸夫舞臺一樓服務
2023-01-26 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