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體》制片人揭秘創作過程(引題)
【資料圖】
“最大困難就是 它的IP價值太大了”(主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磊
《三體》自開播以來,因尊重原著、制作精良、演技在線,讓原著粉感覺“有內味兒了”,接近20萬人涌入豆瓣,打出了8.1的高分。雖然很多細節只出現了短短幾秒鐘,不易被人發覺,但出品方仍然精心呈現,極大地滿足了原著黨和細節控的追劇心理。對于整個創作過程,靈河文化副總裁、《三體》制片人蔡佳說,用心制作一定會被觀眾看到,而觀眾的反饋會極大地鼓勵創作者。
如何看待選擇回歸原著?
這是一個冒險的決定
北青報:《三體》播出以來,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尊重原著。為什么選擇走還原原著氣質的路線?
蔡佳:當時,國內科幻領域的影視作品尚處于空白的狀態,也沒有成熟的影視制作鏈條和對標作品,要想做《三體》,就必須一切從頭開始。因此,主創團隊在兩年間嘗試了無數種劇本創作方向,僅方案就做了20多個版本。最終,在平臺方、原著作者劉慈欣及各主創參加的會議上,大家決定還是遵從原著,還原原著氣質,建構劇版的敘事邏輯。
北青報:《三體》的一大特點是實景拍攝,還隱藏了很多契合故事發生年代的細節,為什么把科幻劇做得如此現實主義?
蔡佳:科幻的底色是真實。如果觀眾發現劇中的內容、場景是虛假的、不合理的,故事就立不住。所以我們堅持實景拍攝,去了粒子對撞中心、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這些地方都是第一次迎來劇組拍攝。劇中涉及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紅岸基地、2007年的北京,我們都仔細研究了那些年代的影像資料,力求細節真實。
北青報:網友們反饋劇中有很多隱藏的細節和伏筆,比如史強辦公室壁畫上有3個太陽,是在隱喻三體游戲中的三日凌空;汪淼瀕臨崩潰時,街邊路牌上出現的智子路,則是暗喻三體人派到地球的智子。
蔡佳:對,劇中有一個細節是汪淼用旁軸相機給楊冬拍照,這種相機拍人的時候在中間,實際洗出的照片人物位置會在黃金分割線上,就連這個細節都被網友找到了。
北青報:《三體》打磨劇本就用了4年,126天拍攝,置景270余處,花這么多的時間和成本來做前期是如何考慮的?
蔡佳:靈河是一個網生團隊,我們在最初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去跟觀眾對話。通過看彈幕、評論,我們發現,每次的努力觀眾都能看到,哪里做得不好,觀眾也能看得到。所以與其播出后后悔,我們更想在前期做得好一點,更好一點。
如何請到業內大咖參演?
其實就是零片酬
北青報:講到科幻劇必然離不開視效,《三體》在視效上有哪些創新點呢?
蔡佳:一是三體游戲中采用了動態捕捉和CG技術,在劇集領域大體量地運用動捕技術還是比較少的;二是劇中很多特效都與物理相關,需要大量的物理知識儲備。
北青報:《三體》中有用納米絲切割輪船的“古箏行動”,還有用“臺球對撞”模擬粒子對撞實驗等特效,把高深晦澀的物理知識講得直觀明了,團隊是如何做到的?
蔡佳:我們是一個文科生團隊,做物理特效的過程非常困難。最初大家就是上網海量搜索,然后成為科學論壇的常客,也會向科學家求助,一次會議最多邀請到三十多位科學家來現場答疑。
北青報:在劇中“三體游戲”的部分中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劇中邀請了很多業內大咖來當演員了,比如唐家三少飾演的秦太史令,還有江南演的伏羲、侯鴻亮演的孔子、馬東演的秦信號官等等,邀請他們來演出順利嗎?
蔡佳:大家對我們非常支持。這是對靈河的信任,也是因為《三體》強大的影響力。特別感謝老師們不僅不要片酬,配合度還很高。
《三體》之后做什么?
科幻新作目前已在開發中
北青報:《三體》的影視化之路非常艱難。早在2009年就已經開啟,直到2023年觀眾才看到第一部真人出演的影視作品,靈河當初為何選擇制作《三體》?
蔡佳:其實最初我們整個團隊沒有想太多,大家就是非常簡單地懷揣著熱情投入進來。團隊主創基本都是《三體》的粉絲,都是懷著虔誠的心和信仰感來創作的。
北青報:《三體》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蔡佳:最大的困難就是它的IP價值太大了,擁有龐大的粉絲基礎。如何滿足原著粉的需求,以及怎樣表現作品的深度、廣度和宏大的世界觀。
北青報:《三體》之后,靈河接下來還會繼續做科幻題材嗎?
蔡佳:科幻賽道我們是一定會做的,甚至很多已經在開發過程中了。
上一篇:當前簡訊:元宵節的十個小知識:湯圓、元宵有啥不同?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三體》制片人揭秘創作過程(引題)“最大困難就是它的IP價值太大了”(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三體》自開播以來,因尊重原著、
2023-02-05 10:51
原標題:元宵節的十個小知識:湯圓、元宵有啥不同?中新網2月5日電(記者上官云)又是一年元宵佳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觀
2023-02-05 10:48
原標題:慶元宵賞花燈“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當農歷新年的第一輪圓月升上天空,人們張燈結彩,歡聚一堂,賞花燈、猜燈謎、品元
2023-02-05 10:52
原標題:浙北乾龍燈會側記:文脈傳承展新顏千年古城謀復興中新網湖州2月5日電(記者施紫楠)隨著一陣陣鏗鏘有力的鑼鼓聲,12條色彩鮮艷的長龍
2023-02-05 10:45
原標題:一路向海潘若松從小對于水的認知是小村子的小河、小坑和老井。鄉間的雨水是豐沛的,尤其是夏季,大雨過后,河溝、水塘滿,街上、田里
2023-02-05 05:33
原標題:裝滿歡樂的戲臺章長生在我江西的老家,村東頭有一座老戲臺,不知是何年建的,自打我懂事起,它就在。磚瓦建筑的戲臺前方有很大一塊平
2023-02-05 05:46
原標題:《花溪漁隱·冊頁》(局部)惲壽平[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惲壽平(1633~1690),清代畫家,初名格,字壽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別號南
2023-02-05 05:54
【藝評】原標題:一直在路旁,從未被遺忘劉穎余“音樂詩人”鐘立風說:“如果說搖滾一直在路上,那么,民謠就一直在路旁。”民謠歌手小河說:
2023-02-05 05:36
原標題:風清氣正鬧“元宵”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維硯通訊員武福龍袁燁??2月3日,農歷正月十三,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興華街道“清風濱體”
2023-02-04 13:44
原標題:歷時近三年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即將上映2022年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盛大開幕,經過共同努力,中國給世界呈現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冬奧
2023-02-04 13:56
原標題:撒貝寧對話楊慎見證勾踐“絕地反擊”2月4日(今天)晚八點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央視綜合頻道、央視創造傳媒和中國國家話劇院
2023-02-04 13:39
原標題:80多年后革命文物“回延安”2月2日,延安文藝紀念館迎回了一批重要的革命文物。這批文物是由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捐贈,分別是1939年的
2023-02-04 09:44
原標題:博物館里過寒假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吳凡2月1日,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的中央大廳,5米高的“兔吉祥”引人駐足。當
2023-02-04 09:43
原標題:《2023中國詩詞大會》十年回望守初心薪火相傳至今朝十年不短也不長,剛好夠一段回憶,也剛好夠眺望遠方。有人十年辛苦不尋常,寫就不
2023-02-04 07:54
原標題: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名單為推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
2023-02-04 07:44
原標題:春節檔影視帶火圖書銷量劉慈欣系列圖書受追捧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但影視劇集相關話題熱度持續上漲,京東的相
2023-02-03 17:45
原標題:山東:“春雞”迎立春2月2日,一名民間手工藝人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集市上售賣自己縫制的“春雞”。立春將至,山東省臨沂市
2023-02-03 16:38
原標題:云南河泊所遺址清理出漢代有字簡牘千余枚光明日報昆明2月2日電(記者張勇)去年9月底,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會對云南河
2023-02-03 16:37
原標題:立春,春天到了嗎?立春時節,我國廣東、廣西以及云南南部、福建東南部等地往往已經入春;四川東南部、福建北部等地則在2月逐步入春;
2023-02-03 16:40
原標題:除了聊演技,我們還可以看看《狂飆》里的人都吃了些啥要說春節檔最大的贏家,那大概只有《狂飆》了。這部電視劇不僅憑一己之力,統一
2023-02-03 16:51
原標題:上合成員國經典建筑冰雪景觀亮相中國“冰城”2月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冰雪景觀《騎士廣場》周邊游玩。該冰雪景觀以巴基斯
2023-02-03 15:42
原標題:從《詩經》中發現真實上古史宋晨希記得小時候,我爺爺曾跟我說,他們幼年念私塾,都知道一句話,叫“學了《詩經》會說話,學了《周易
2023-02-03 15:49
原標題:廣西賓陽:千年炮龍鬧正月人們在廣西南寧市賓陽縣縣城舞炮龍(2月1日攝)。2月1日是農歷正月十一,也是廣西南寧市賓陽縣的炮龍節。僅
2023-02-03 15:48
原標題:關羽失荊州并非是大意瀛洲海客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秋,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先圍曹仁、滿寵,后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威震
2023-02-03 15:49
原標題:浙江淳安:山鄉村落非遺花燈“迎元宵”2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里商鄉的一名小朋友參加里商仁燈元宵巡游。當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
2023-02-03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