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盤活閑置資產 讓群眾腰包“鼓起來”

時間:2023-08-10 16:26:23    來源:中國農網    


(相關資料圖)

8月8日,走進陜西省禮泉縣史德鎮三臣村的禮泉瑞龍制袋有限公司,一番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38℃左右的高溫天氣下,雖然車間的工人們忙得大汗淋漓,卻依然嚴格按照工藝流程認真操作,確保產品的成品質量。

近年來,禮泉縣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方針,以盤活利用閑置資源為突破口,著力把盤活閑置資源與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相結合,針對廢舊院落、閑置土地等閑置廢舊資源進行整治,按照“建設一批、盤活一批”的工作思路,通過整合、租賃、建設等形式美化村莊環境、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三臣村位于禮泉史德鎮政府南3公里處,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群眾增收渠道單一。該村充分盤活村上廢舊小學資產,將閑置的村級小學租賃給禮泉瑞龍制袋有限公司作為廠房,獲得租金收入9萬元,實現了閑置資產“變廢為寶”。

目前,已建成的禮泉瑞龍制袋有限公司擁有全自動復合生產線,彩印生產線等大型先進設備,主要產品為水泥袋、蛇皮袋、紙塑復合袋、彩印袋、快遞物流袋等,產品銷往全國多個省市。編織袋產品成本低,利潤高,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勞動力技能要求較低,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培養技術人員30多名。

“我們這兒毗鄰興平,周邊地區化工企業較多,對編織袋產品需求量較大。公司預計年生產效益3000萬元,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周邊村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該公司負責人程宏表示。

今年45歲的村民程毅是打包車間的一名操作工,他干起活來干凈利落,成捆的編織袋經過他的手,碼成整齊的摞子。他說:“我家里尚有75歲的老母親需要人照顧,去外地打工實在走不開,自從2020年以來我一直在瑞龍公司打工,一個月6000元的工資,每個月底及時足額發放,靠著這份收入我家里供了一兒一女兩個大學生。”

在禮泉縣趙鎮三合村,盤活閑置廢舊資產也成為了生動實踐:該村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先后整合閑置宅基地和閑置學校用地80余畝,建立起中小企業孵化園,引進禮泉雅奇家具有限公司、咸陽勃海工貿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入駐,除交納土地租金外,還為群眾提供200個就業崗位。村集體注資成立了運輸隊,承包三家企業運輸業務,年收入達300萬元。

盤活用好閑置資產,需要久久為功。隨著鄉村振興的持續推進,禮泉縣制定了《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實施方案》,鼓勵鎮村通過租賃、承包、聯合開發等方式盤活村集體閑置的辦公用房、校舍、倉庫、設備等資產,將村集體資產資源投資入股合作社或企業,按股獲取分紅收入,實現“閑物”變“寶物”,“死錢”變“活錢”。下一步,禮泉縣將堅持規劃先行,進一步細化完善鄉村振興規劃方案,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三變”改革,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作者:張美妮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胡明寶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