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區第六埠村、靜海區北二堡村這些京津冀游客逐漸熟悉的農文旅特色村,最近在防汛抗洪新聞中頻現。“在視頻里看到那里房屋、大棚被淹沒,我們心里都很難過。”曾在第六埠村“生態六埠”園區游玩過的天津市民安女士不禁感嘆。
(相關資料圖)
此前村民在“生態六埠”的牌樓前慶祝。第六埠村供圖
遠處五米高的“生態六埠”的牌樓已沒入水中大半。西青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站在子牙河大堤,眼前已是一望無際的水面,遠處五米高的“生態六埠”的牌樓已沒入水中大半。“水面明顯上升,現在東淀蓄滯洪區內,不少蔬菜大棚已經被淹沒了,只剩下一小部分棚頂露出水面。”正在帶隊巡堤的第六埠村黨委副書記倪國志表示。
天津永定新河防潮閘。
7月20日至今,天津永定新河、工農兵、子牙新河防潮閘共計泄洪水量超百座“西湖”水量。天津承載著海河流域五大河系出海口,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以及南運河分別自西北南三側東流匯入渤海。平均海拔僅3.3米的天津,在所有入海口都設置了防潮閘,根據潮汐規律科學泄洪同時以免海水倒灌。截至8月10日10時數據,永定河已累計向永定新河行洪1.85億立方米,永定新河累計下泄上游永定河、北運河、青龍灣減河、潮白新河、薊運河洪水10.33億立方米;大清河已累計向獨流減河行洪5.07億立方米,獨流減河累計下泄入海4.5億立方米;子牙新河已累計下泄入海3.43億立方。
挑重任當先鋒保障人民安全
目前(8月11日),天津行洪工作仍在持續。大清河、子牙河、獨流減河三河交匯之處的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內水面持續上漲,水流速度加快。第六埠村所處的東淀蓄滯洪區內大部分莊稼和農業設施大棚已經被淹沒。
在子牙河大堤六埠新橋附近,大堤右岸已拉起警戒線進行交通管制,普通車輛和行人嚴禁通行。為了確保天津城區防洪圈萬無一失,西青區辛口鎮成立了20個巡堤護堤小組晝夜輪番上堤巡護。8月1日,西青東淀蓄滯洪區啟用后,第六埠村黨委班子,帶領黨員干部、志愿者也組建100余人隊伍,在大堤上輪流執勤。“生命第一,人的安全是底線。”連日奮戰的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郝慶水介紹,他們三天三夜內,轉移安置受影響的人員160余人,幫助村民搶救了蓄滯洪區內機械和農資盡量減少損失。“群眾轉移后,我們8名成員分成三組,三班倒守住卡口的同時加強巡查。”多日巡堤奮戰下,“黑鐵人”郝慶水膚色更深,脖子、手臂上曬出了深深的印子。
目前,大清河也繼續保持高水位運行,永定河水位、流量呈波動下降,行洪過程平穩。子牙河水位保持穩定為確保大清河行洪安全,天津市水務局派出24名專家、40名巡查人員不間斷巡查大清河右堤;靜海區水務局派出17名業務骨干巡查大清河左右堤薄弱段;靜海區、西青區258名黨員干部重點布防大清河右堤、左堤,每人固定一段嚴防死守。此外,由解放軍、武警、中央和天津市施工企業17700余人組成的抗洪搶險隊伍集結于大清河防洪搶險一線待命,隨時做好搶險準備。
靜海區臺頭鎮大清河堤附近。
天津藍天救援隊在靜海區臺頭鎮大清河附近圍埝上巡堤。
此外,天津民政系統也聚焦困難群眾防洪防汛期間生活保障,落實災后救助政策,強化關愛幫扶舉措,扎緊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工作。西青區民政局通過走訪排查、微信和電話聯絡,認真摸排困難群眾底數,及時了解災后群眾生活狀況,特別是對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獨居老人、殘疾人、散居孤兒及留守兒童,逐一排查;重點做好低保、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殘疾人和留守兒童轉移安置人員數量統計。對受困群眾經前期應急期救助、過渡期生活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較大困難的,西青區民政局指導街鎮予以臨時救助,確保基本生活不出問題。
迅速行動精準統計保障農村社會穩定
在蓄滯洪區,轉移的村民中有不少是養殖戶。自7月31日起,天津武清區、西青區、靜海區多地農業農村部門聯合屬地統計牲畜家禽數量建立相關臺賬。天津市農業農村委迅速行動,想辦法盡量降低養殖戶的損失。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協調,對于一些滿足出欄條件的畜禽與食品企業對接、提前收購;對于還需要繼續飼養的,就近協調蓄滯洪區以外的養殖廠,快速轉移。“半個月前我們剛進了1萬9千多只雞雛,4日中午,這些小雞就已經被安置在了一處養殖廠。”靜海區臺頭鎮新力村養殖戶郝家偉表示。截至目前,天津農業農村部門已經幫助蓄滯洪區養殖戶,轉移、銷售了近百萬只牛、羊和家禽等。
西青區東淀蓄滯洪區主要涉及辛口鎮和楊柳青兩鎮,大部分是大田和設施農業項目。連日來,西青區農業農村委對蓄滯洪區內種植、養殖情況,農業機械設備,農資儲備等情況進行摸排、核對。日前,對西青區內農業損失進行統計調查顯示:種植業受災面積35335.6畝,其中玉米、水稻、高粱等大田作物15800畝、蔬菜作物10468畝,果樹苗木9067.6畝,農業大棚6162棟;水產養殖業有164.18萬公斤水產品和99萬尾觀賞魚受災,設施漁業受災面積達到10000平方米,通過轉移、出售等方式處置畜禽47140頭(只)。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結合當前防洪工作實際,專題部署洪澇災害期間和災后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天津農業部門提出“既要防本土,又要防上游”,洪澇災害極易引發致病病原的大范圍擴散蔓延,在嚴防本土動物疫病傳播的基礎上,要兼顧對上游地區可能因洪水沖刷帶來病原的防范工作。當前形勢下,堅持“多病共防”推動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布魯氏菌病等畜間人獸共患病和仔豬腹瀉等常見多發病的一體化防控,做到一體部署、一體推動、一體落實。 壓實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防控措施,各涉農區特別是武清、靜海、西青、北辰、濱海新區等區要著力強化應急處理、死亡畜禽處置、監測預警、巡查排查、免疫接種、檢疫監管、消毒滅源、宣傳培訓、人員防護、聯防聯控等10個重點環節,全面落實應急值守、激活應急隊伍、補充調配應急物資、熱備重點場所及設備、打撈收集因災死亡畜禽、轉運死亡畜禽、規范無害化處理、清洗消毒重點場所、清洗消毒運輸工具、科學使用消毒藥品、控制消殺媒介生物、監測重點區域、監測重點病種、巡查排查高風險區域、組織緊急免疫、規范疫苗使用、規范檢疫監督、強化防疫執法、開展防疫宣教、嚴格人員防護、加強聯動協作等21項重點防控措施。下一步,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將深入受災區持續做好指導和技術服務,嚴防重大動物疫病區域流行,嚴防死亡畜禽隨意棄置,全力保障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村社會穩定。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林單丹
標簽:
上一篇:河南臨潁縣固廂鄉:培育文明新風助力“五星”支部創建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鋼琴演奏家古利亞克現身茱莉亞鋼琴藝術節(引題)?閱讀聆聽,
2023-08-12 15:02
原標題:東西:在現實關切中不斷實現藝術創新光明日報記者饒翔劉江偉19
2023-08-12 14:05
原標題:司馬遷“發憤著書”形象的建構與意義劉彥青《史記》的文學經典
2023-08-12 14:01
原標題:兒童音樂劇《阿拉丁》上演昨晚,“打開藝術之門”2023暑期藝術
2023-08-12 14:02
原標題:中華文明軌跡可追可尋(主題)——評《中國世界記憶遺產全記錄
2023-08-12 14:00
原標題:讓偏遠鄉村青少年暑期能讀一本好書,參觀一次文化展覽,欣賞一
2023-08-12 13:06
原標題:《忍者神龜》新電影聚焦青少年成長北京日報訊(記者王金躍)冒
2023-08-12 13:05
原標題:毗鄰前門大街的西草市街南段完成恢復性修建(引題)?“劇裝一
2023-08-12 11:59
原標題:楊志軍:深情書寫草原牧區的山鄉巨變光明日報記者劉江偉饒翔聽
2023-08-12 11:57
原標題: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將啟動北京日報訊(記者牛偉坤)今年,我國
2023-08-12 12:02
原標題:繁榮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甘皙通訊員趙玉
2023-08-12 11:04
原標題:居庸關上國樂和鳴長城腳下古箏齊奏北京日報訊(記者孫云柯)古
2023-08-12 10:55
原標題:《不完美受害人》打開題材“新窗”北京日報訊(記者李夏至)聚
2023-08-12 11:02
新華全媒+原標題:博物館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8月9日,觀眾在河南省
2023-08-12 10:04
原標題: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揭曉展現新時代文學發展成就新華社北京8月1
2023-08-12 09:57
原標題:百年胡同中體驗城市消夏新生活(引題)2023年文化西城東西岔美
2023-08-12 08:55
原標題:彝族火把節開啟!祭火大典、歌舞展演等活動展現文化魅力每年農
2023-08-12 06:04
原標題:中國經濟信心說丨百億暑期檔!電影產業如何跨界帶動消費升級?
2023-08-11 19:04
原標題: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主創團隊分享心得工人日報-
2023-08-11 17:54
原標題:上映七天票房剛過五億元,后勁疲軟口碑不佳(引題)《巨齒鯊2
2023-08-11 16:02
原標題:時隔三年,上海國際木偶藝術節回歸(主題)十余個國家的精品木
2023-08-11 15:59
原標題:電影《孤注一擲》廣州路演(引題)??導演坦言票房“狂飆”是
2023-08-11 16:06
原標題:莫言余華蘇童暢聊文學與旅行引發觀眾熱捧(引題)暑期檔文化類
2023-08-11 15:53
原標題:《七種死亡》:傳奇法醫寫給每個人的“生命使用說明書”工人日
2023-08-11 15:54
原標題:參與“童游山海”沉浸式體驗中華傳統文化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
2023-08-11 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