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青海:20.8萬脫貧群眾和邊緣易致貧群眾實現穩定就業增幅位列全國第一

時間:2022-02-12 18:18:04    來源:中國農網    

2月11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獲悉,過去一年,青海省脫貧成果得到鞏固,有效銜接順利推進,20.8萬脫貧群眾和邊緣易致貧群眾實現穩定就業,增幅位列全國第一。

去年是“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年,也是有效銜接工作起步之年。青海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制定出臺“1+5+7+N”有效銜接政策機制體系。建立健全“2411”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強化監測預警,返貧風險消除率保持在80%以上。新一輪駐村干部選派工作全面完成,715億元扶貧資產中,90%以上確權移交到位。在保持對口援青、中央定點幫扶結對關系不變的基礎上,蘇青東西部協作由西寧、海東擴展到全省8個市州,傾力支持15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10個省級重點幫扶縣發展,幫扶力度前所未有。

據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青海將要以政策穩定為前提,統籌抓好“1+5+7+N”有效銜接政策機制體系落實落地。以群眾增收為目標,嚴格落實“中央財政銜接資金55%以上用于產業發展”的要求,推動脫貧地區產業提檔升級,實現市州有銷售中心,縣區有產業園區、鄉鎮有產業基地、村社有車間工坊、農戶有增收項目,強化聯農帶農機制,確保每一家農牧戶都有產業和就業。積極統籌省內、省外就業資源,通過訂單式、點菜式、在崗式短期實用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年度繼續保持脫貧群眾20萬人以上穩崗就業規模。

此外,青海將以鄉村振興試點為抓手,區分村莊類別,分年分類分批推進,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易地搬遷“四類”鄉村建設。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試點鄉鎮、試點村建設,全面整合項目、資金、人才等資源,重點抓好特色產業培育、鄉村基礎建設、鄉村治理、公共服務提升、鞏固脫貧成果等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青海鄉村振興經驗模式。同時,持續開展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訓和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發揮好土專家、土教授、回鄉大學生、復轉軍人的作用,完善農業農村人才發現、培養、評價、激勵機制,分類分層,多措并舉打造一流農牧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快建設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夯實鄉村振興人才基礎。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海玲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