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云南牟定:穩煙發展促農增收 多業并進產業興旺

時間:2022-02-18 10:37:01    來源:中國農網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云南省最早種植煙草的地區之一,有著“糧煙基地”的美譽。近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外出務工人員增多、農業農村收入來源增多,導致村域范圍內大量田地被閑置,產業種植小而散,村民種地的積極性也越來越低。如何改變現狀?如何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發揮產業優勢,帶動軍屯村實現農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建綜合體 穩住核心煙區

2020年,牟定縣積極開展土地入股,主打綠色農業,發展烤煙+N多元化發展為抓手,成立眾鑫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建成了一個規模化、產業化的軍屯煙區綜合體。

至此,這個全國51個、全省17個之一的煙區綜合體落地牟定,開啟了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發展新篇章。

“軍屯煙區綜合體,一半種烤煙、一半種糧食,實施水旱隔年輪作制度,有效改良了土壤質量,實現了穩定煙區和科學種植經濟作物的模式。”軍屯村村委會主任陳繼江表示。綜合體成立運行2年來,一直由牟定縣眾鑫種植專業合作社集中收儲,統一將土地規劃為煙葉種植區和輪作區,實現了將單一的煙葉生產模式與特色經濟作物發展相結合,探尋出一條煙葉與經濟作物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綜合發展之路。

2021年,在軍屯煙區綜合體里煙葉種植區內,一棵棵、一排排煙葉匯聚成“海”、積“木”成“林”。陳繼江說:“這樣成規模的煙葉種植,放在以前是很難實現的。”

近兩年來,軍屯煙區綜合體的打造重點依托合作社在農機組織管理、烘烤設施利用上的優勢,為綜合體提供機耕整地、起壟、移栽、覆膜、植保等環節的全程機械化服務,降低煙葉生產及非煙產業的人工投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煙葉品質。

“政策上有扶持、技術上有指導、規模上能擴大,機械化和科學化的種植方式不僅節約成本,還能提高收益......”這是職業煙農李建興入駐軍屯煙區綜合體種植煙草兩年來的心得體會。

今年36歲的李建興成為職業煙農的時間并不長,2016年需要兼顧家庭老小的他放棄在外務工的機會,回到村子開始種植烤煙。“剛開始有焦慮,有種養技術上的困難。”但是經過幾年的學習和經驗積累,如今李建興的煙草種植規模已經擴大到84畝。

但如何依托軍屯煙區綜合體提高機械化種植、提高農田基礎設施配套,最大程度實現現代化農業?如何帶動更多人建設美麗鄉村?這是軍屯煙區綜合體入駐者們正在考慮的“未來”。

促農增收 讓群眾過幸福日子

煙季結束,走進牟定縣軍屯煙區綜合體內,田間地頭依舊滿是綠意,放眼望去,蠶豆、玉米、蘿卜等農作產品被悉心護養,長勢喜人......

在軍屯煙區綜合體,結束了一年的煙葉采收工作,這片區域就馬上進行深耕,在煙后種上了小春作物,800畝的大粒蠶豆、394畝蘿卜以及62畝的豌豆。而作為與煙葉種植區隔年輪作相對應的輪作區,2021年,這里種滿了900畝水稻、804畝玉米以及12畝紅薯。“除了以煙葉種植為主,促進煙葉與多元產業協調發展,這也是軍屯煙區綜合體內全年作物長青、村民收益不斷的主要原因。”陳繼江說道。

“大春在煙田、小春在蘿卜地,一年中能有300天在地里勞作......”軍屯村村民李煥英今年57歲,不再承擔起主要的家庭勞動力了。但她與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村民一樣,流轉了自己家的4.2畝土地之后,為職業煙農和合作社提供臨時勞動力。農忙時90元每天,稍微農閑時也有80元每天,一年到頭下來,李煥英也能獲得2萬余元的收入補貼家用。

與李煥英一樣,擁有相同背景的中老年村民其實還有很多,如何帶動他們一起增收致富?依托軍屯煙區綜合體的穩定生產模式,合作社搭建了生產用工調度平臺,負責募集本村勞動力參與到生產經營中來,在解決綜合體生產用工的同時,實現了村民一年四季都能在自己家門口賺錢養家。

2021年煙區綜合體內總勞動用工19346個,支付工人工資213.4萬元。綜合體示范區大約可為450戶在家剩余勞力提供務工機會,每戶年務工大約在230個,為村民家庭增加21000元左右的收入。

除了實現一年四季在家門口務工的訴求之外,軍屯村的2772名村民也從單家獨戶的生產經營中解脫出來,農民變股民,變直接經營為持股分紅。軍屯煙區綜合體成立之初,村民流轉土地,合作社通過統一規劃、融合發展產業,農民在獲得入股土地保底收益基礎上,再享受土地入股分紅;按照合作社年內盈利情況,根據人口及現金入股情況二次分紅,綜合體內全村農戶實現全員參與、全員受益。2021年12月8日,李煥英家也分到了4200元的入股分紅。

如今,再走進軍屯煙區綜合體示范區,煙葉種植區的煙草產業穩定發展,輪作區種植的非煙產業快速發展,綜合體的水稻已準備開展綠色食品認證。目前,綜合體內已全面完成基本煙田建設工作,實現了機耕路、溝渠全覆蓋,項目區水利設施配套齊全,地塊全面實現旱能灌澇能排,減工降本的同時實現煙葉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龍彥

標簽: 經濟作物 專業合作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