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兩減一補”,秦巴深處煙區“綠”意濃

時間:2022-04-09 17:41:43    來源:中國農網    

仲春時節,走進秦巴山區的陜西安康旬陽煙區,但見一塊塊整潔的煙田錯落有致,一片片茂密的山林綠意盎然,一陣陣清脆的鳥鳴不絕于耳……置身其中,盡情體味綠色生態展示出的特有魅力,強烈感受到煙區煙農身上發生的巨大變化。

減污,擦亮生態底色

位于旬陽市金寨鎮張河村的陜西潤民地膜廠,車間工人正忙著進行廢舊塑料加工,廢料清理、加水粉碎、物料清洗、過濾甩干、擠出拉絲、切粒包裝,機器不停地運轉著,工人嫻熟地操作著,步驟雖然緊湊卻是有條不紊。據車間薛師傅介紹,車間現有4名工人,回收加工的廢舊塑料來源以農業廢舊地膜為主,能夠滿足設備運轉生產量基本需求。

據了解,陜西潤民地膜廠是旬陽市潤民煙農專業合作社投入建設的股份制廢舊地膜加工廠,于2016年5月建成投產,主要對農業廢舊地膜和生活塑料廢品進行回收加工,六年來累計回收加工煙田廢舊地膜1082.8噸。

旬陽煙區年穩定種植地膜烤煙5萬畝左右,廢舊地膜成為煙田最大污染源。旬陽市通過陜西潤民地膜廠回收加工的方式,有效解決了煙田的面源污染問題,既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又實現了變廢為寶,推動煙農增收和地方實體經濟發展。

“現在廢地膜由加工廠回收,田間地頭干凈了,種煙環境變美了,煙葉長得更好了,種煙收入也更高了,農閑時間我還能到地膜廠打工掙錢!”金寨鎮張河村煙農陳學農高興地說。

減害,維護生態安全

走進神河鎮豐家嶺村,一處10連建鋼架大棚格外醒目。去年以前,這里曾經作為煙蚜繭蜂繁育基地,每年有300多萬頭蚜繭蜂從這里運送到煙田放飛。

據旬陽市局(分公司)技術人員杜罡介紹,通過人工繁育蚜繭蜂投放到煙田,能夠有效控制蚜蟲的繁殖,可減少蚜蟲對煙葉及其他農作物病毒的傳播,促進煙葉綠色種植和煙農節支增效。

從2014年開始,旬陽市大力推廣應用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2021年,蚜繭蜂防治實現煙田全覆蓋并輻射大農業生產。目前,蚜繭蜂已具備在旬陽自然環境的自繁自育能力,由人工繁育轉化為自然繁殖。

在金寨鎮譚家院社區煙草蟲害監測點,技術人員段應萍正在查看蟲情。她指著監測儀說:“別小看這個小東西,它作用大著呢,可以適時監測煙田地下、地上和附近空間的害蟲情況,能為煙草病蟲害防治提供可靠‘情報’?!?/p>

“現在種煙我們就像保姆一樣精心,施肥用藥、生產管理每個環節都指導煙農嚴格遵照技術要求規范操作,絲毫不能馬虎?!闭f到煙葉綠色生產,神河煙站站長袁治鋒毋庸置疑。

據了解,清潔生產、綠色生產理念已應用到旬陽煙區煙葉生產的每個環節,煙蚜繭蜂、黃板誘蚜、生物菌劑、生物農藥、性誘等生物與物理防治技術全面推廣應用,煙區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旬陽市化學農藥施用量較2015年減少40%左右。

補養,促進土壤修復

一邊做“去污、去害”減法,一邊做土壤“補養”加法。旬陽市通過大力推廣煙田土壤改良技術,推行施用有機肥、種植綠肥和輪作倒茬等措施,部分因病害萎縮的優質煙田逐漸恢復活力。

在金寨鎮譚家院社區六組,45歲的劉治勇正和幾個幫工在煙田里撒施有機肥。

趁休息時間,劉治勇告訴筆者說:“有機肥防止土壤板結效果好,而且長的煙葉也非常好。今年我向煙站申請種植烤煙80畝,煙草公司扶持的有機肥加上自己積攢的圈肥,每畝施用量至少在60公斤以上?!?/p>

劉治勇邊說邊指著山坡上剛翻的地說:“你看,那片地有30多畝,非常適宜種植烤煙,早些年種煙只施用化肥,化肥量年年增加,煙葉長不好病害還多,后來就撂荒了。年前我把這地流轉過來,按照技術員給開的配方施肥單,把有機肥撒進去深翻了一遍,今年肯定能長好煙?!?/p>

在與劉治勇本組的另一塊地里,煙農朱章斌正在熟練操縱著微耕機,他要趁著晴好天氣,把長得綠油油的油菜抓緊翻壓還田。

據了解,今年旬陽市煙田有機肥畝均施用量達到50公斤,推廣種植油菜翻壓還田面積比例達到23%,輪作倒茬面積比例達到85%,在煙區100%推行煙田測土配方施肥。

“實施煙田土壤保育和修復,有效改良了植煙土壤結構,增強了土壤保水供肥能力,僅2021年,減少化學肥料用量16.6%?!毖柺芯郑ǚ止荆熑~技術推廣站站長耿偉如是說。

綠色是煙區的底色。綠色發展,助力了旬陽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也讓青山綠水成為了煙農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

作者:孟學斌 農民日報 中國農網記者 肖力偉

標簽: 煙蚜繭蜂 大力推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