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青海大通縣:“科技特派員”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智囊團”

時間:2022-04-19 08:56:22    來源:中國農網    

“農牧養殖是個技術活,需要大量科學知識,咱們特別希望有人來教教我,在黨的助農惠農政策下,我們的合作社成立了人才專家站,以后有啥問題就向專家請教,讓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們,相信合作社以后會越來越興旺”。近日,青海省西寧市大通伊綠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麻團依布如是說。

為切實解決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技術短板,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逐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堅持黨建引領,牢固樹立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理念,按照縣委統一部署,由縣委組織部牽頭在大通伊綠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4家縣域專業合作社、企業建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并配備40名農業、畜牧業、林業領域專家,縣委組織部在全局全面推進組建“黨員科技先鋒隊”方面,由黨員帶頭,全方位、多領域出臺具體措施,為基層“三農”提供科技服務提供智力支持,并由縣委組織部全程跟進,以保證科技特派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據悉,“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是大通縣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智囊團”,根據近年來各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特點,大通縣積極聯系省科技廳下派科技人才為村集體經濟組織定點服務,聚焦農民關切和期盼的問題,通過與有科技需求的非公企業“一對一”“一對N”結對,進一步鼓勵科技能人“下鄉”,積極開展農村種養殖業人員技術培訓,為他們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為農民們帶去豐富的農業科技知識,提高群眾對科技的了解掌握程度,加快實現科技服務與鄉村產業“零距離”的對接,打通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強化“三鄉工程”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支撐作用。

下一步,大通縣將進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員”工作機制,結合“專家扶貧行”“村集體經濟專家指導團”,讓專家“智囊團”充分發揮“光亮”作用,讓專家留下來、安下心,對全縣村集體經濟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體現特色、務實管用”的原則,指導各鄉鎮黨委、政府立足鄉情村情、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科學發展經濟產業,做實做優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規劃,確保農村產業項目經營管理科學規范,風險管理可防可控。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海玲

標簽: 集體經濟 科技特派員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