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風尚 > 正文

數字藏品在電影領域的應用創新 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時間:2022-06-11 18:15:36    來源:中國電影報    

影是時代的記錄者,而經典老電影則記錄了時代文藝的精華,承載著一代甚至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寄寓和守護著人們的夢想與情懷。如何延展珍貴老電影的生命力,不斷喚醒其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及商業價值,是電影檔案工作者堅持探索的一項課題。近年來,數字藏品憑借其獨特性、稀缺性、藝術性等特點走進了大眾視野,并吸引了電影行業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本文從數字藏品的概念、國內數字藏品平臺及藏品特色、數字藏品在電影領域的應用、珍貴的經典老電影與數字藏品的創新融合等方面展開。

◎ 什么是數字藏品

數字藏品是指利用區塊鏈技術,對應特定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數字藏品與國外火爆的NFT(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質化代幣)相似但卻有明顯的不同,數字藏品可以說是NFT在中國本土化、合規化的應用探索和展現模式。

兩者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1)國外NFT底層鏈是基于公鏈,而國內的數字藏品平臺大多數是基于各自的聯盟鏈。(2)NFT發布不需要經過人工審核,任何人都可以開發或上傳NFT,其交易主要采用虛擬貨幣進行,如以太坊(ETH),但數字藏品不論是平臺、產品形態還是授權鏈路等都受到嚴格監管,且只能以人民幣購買。(3)NFT可以在市場上流通,多數NFT因炒作擁有較高的價格,而國內數字收藏平臺大多數不支持藏品的二次轉賣,以鯨探(螞蟻集團旗下數字藏品平臺)為例,收藏者持有某一藏品180天后可以轉贈。(4)NFT應用的典型領域包括游戲、藝術品、版權和收藏品等,國內數字藏品最常見的是文博類藏品,也包括藝術品、數字潮玩、非遺、數字形態衍生品等。

自2021年起,國內各大文博機構率先進駐數字藏品領域,各平臺推出的藏品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喜愛,幾乎全都“秒光”。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涌入數字藏品賽道,數字藏品的發展路徑也越來越多元化。

◎ 國內數字藏品平臺及藏品特色

根據市場追蹤機構DappRadar的調查,2021年NFT總銷售額為249億美元,相比2020年暴漲260倍。在這股熱潮的刺激下,國內已涌現出大大小小一百多家數字藏品機構,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大型互聯網公司都先后推出數字藏品平臺,這些平臺多數采用預約、定價、限量出售的經營模式。經過近一年的發展,眾多互聯網公司的數字藏品業務發展穩定,其中鯨探和幻核(騰訊公司下屬的數字藏品平臺)更是處于行業領先位置。

與實體藏品相比,數字藏品有一定的優勢:(1)價格較低。在一些數字藏品平臺上,收藏者只需花幾元到幾十元就能買到心儀的藏品,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消費能力。(2)保存保管便利。數字藏品解決了實體藏品易損壞或丟失的缺點,收藏者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觀賞藏品,同時借助數字技術還能帶給用戶獨特的文化體驗。(3)價值內涵豐富。當前發布數字藏品的大多數機構擁有強大的品牌力量,知名度、權威性較高,藏品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價值及藝術屬性,并實現了館藏藏品向“個人藏品”的轉換。這些共同構成了數字藏品的價值序列,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4)豐富社交。以鯨探APP為例,用戶可以通過數字展館功能展示和分享藏品,展現其藝術品位,還可以將自己的藏品轉贈給好友,一定程度上滿足其社交訴求。

◎ 數字藏品在電影領域的應用

電影有著豐富的視聽元素和文化藝術價值,與數字藏品在內容上有著廣泛的適配性。當前,電影行業已步入數字藏品的賽道之中。

2021年8月,國漫電影《白蛇2:青蛇劫起》通過螞蟻鏈技術實現了小白、小青兩位角色數字藏品的鏈上發售。2022年春節檔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奇跡·笨小孩》、《四海》也先后推出了數字藏品。2月28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淘票票APP上推出了“地球移民”、“太空逆行者”、“地球駕駛室”、“紅色巨星”、“命運的安排”六款數字藏品。在國外,電影業也深入到NFT市場當中,主要方式包括將未公開內容、未公開電影片段制作成NFT、發行電影周邊NFT、在NFT平臺上宣發電影等。2021年11月,《蜘蛛俠:英雄無歸》向預定該片首映(首映票價高達200美元)的觀眾贈送86000枚與電影相關的NFT藏品,預售時就非常火爆,一票難求。最終,該片斬獲2021年度全球電影票房冠軍。

數字藏品不僅幫助電影作品和觀眾建立了更加深刻的情感連接,為電影的營銷、宣傳、發行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拓寬了優質電影IP的開發版圖,讓電影IP獲得更持久的生命力,為影視衍生品開發、影視產業文化發展都增添了新的活力。

◎ 經典老電影與數字藏品的創新融合

中國電影資料館是我國國家級電影檔案館,經過六十余年的發展,已從單純的檔案保管機構發展為以電影檔案工作為核心,業務和功能多元化的電影文化機構,在中外電影檔案的收藏、保存、整理、研究、利用、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電影資料館一直堅持遵循“要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指導思想,積極推進檔案數字化的實施工作:開展“電影檔案影片數字化修護工程”、建立“安溪數字資源中心”、成立融媒體中心,加快用數字化手段對電影檔案的存儲、修復、傳播工作的實施,對保護文化遺產做出重要貢獻。同時致力于對文化創新工作的開發,用數字化新形式激發文化創造活力,使傳統文化檔案綻放新魅力。

今年是“現存最早中國故事片”《勞工之愛情》誕生一百周年。5月20日,中國電影資料館在數字藏品平臺鯨探APP上推出了《勞工之愛情》系列數字藏品。該系列數字藏品為一套5枚動態電影海報,每枚限量發售10000份。整套藏品以原始電影檔案素材為基礎,通過數字技術手段再創作,既保留了濃郁的二十世紀早期的文化風情,又展現了現代數字媒體技術的創意涌動,使傳統老電影煥發新時代生機,極具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正式開售后,共50000份數字藏品在1分鐘內迅速售罄。《勞工之愛情》系列數字藏品是中國電影資料館開發的首部系列數字藏品,是數字時代背景下對傳統電影文化融入現代化表達、推動電影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創新嘗試。通過數字藏品這種形式,實現了經典電影資源的活化,賦予經典老電影全新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并使其從官方館藏轉變為個人收藏,推動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青年人參與到優秀電影藝術的創新與傳承之中。

在數字經濟浪潮的沖擊下,中國電影資料館將持續探索科技與經典電影的創新融合,推動電影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拓展影視衍生品的消費途徑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時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

數字藏品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代表,其與文物、藝術品、傳統文化的融合給文化傳播帶來全新的表達形式,拓寬了文化產業的影響邊界。一方面,數字藏品將繼續憑借其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收藏價值,提升品牌的傳播度和影響力,助力品牌完成價值變現,實現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新業態。另一方面,數字藏品將充分發揮賦能作用,持續賦能實體經濟。以數字藏品為核心,將數字藏品與實體產業、實物商品、線下權益等緊密鏈接,以虛實聯動的新型銷售方式持續挖掘價值,打造更加立體的、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發展模式。

對電影文化行業而言,數字藏品不僅為發行和營銷提供了新思路,還拓展了當前影視衍生品的消費途徑,使影視IP的衍生品不再局限于盲盒、手辦等實物,還能發展為圖片、動畫、角色3D模型等數字內容。未來可以進一步探索線上權益與線下權益相結合的影視文化類數字藏品,推動電影行業全產業鏈及關聯場景消費,如關聯影院電影票、主題樂園、劇本殺等,進一步加速電影文化消費場景和消費模式的創新,推動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標簽: 數字藏品 電影數字藏品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電影藝術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