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渤海股份2022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渤海股份(000605)2022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原水開發供應,區域間調水,粗質水,自來水生產及輸送,優質地下水高附加值經營,直飲水,城鎮集中式供水,水務新技術研發應用,水環境治理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市政及園區污水處理工程的投資及總承包,固廢危廢處置及資源再利用,清潔能源供暖業務。在供水領域,公司是天津市濱海新區原水的主要供應商以及部分區域的自來水供應商。在環境治理領域,公司可為客戶提供城市環境治理的綜合技術解決方案,包括環境治理整體方案設計、投資、工程設計和咨詢、工程建設、運營維護和技術研發等,同時公司立足京津冀和長三角區域,提供固廢危廢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服務。在清潔能源領域,公司采用熱電聯產、相變儲能等清潔能源技術,提供市政清潔能源供暖服務。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公司業務涵蓋原水供應、分質供水,污水處理、水環境治理、中水回用,固廢危廢及清潔能源等領域;在綜合盈利能力、市場拓展及后端實施等方面形成了明顯優勢。 (二)市場布局優勢。公司是濱海新區引灤原水的唯一供應商和部分區域的自來水供應商,具備穩定的市場份額和多年培育的運營服務品牌。首先公司立足現有服務區域進行供水、污水業務深度挖潛,提質增效,安全服務;其次公司致力于擴大環保能源業務規模、增厚業務,隨著環保政策調整和市場整合、競爭加劇等變化,在穩健經營污水處理業務的基礎上,向具有一定技術競爭力和產業附加值的環保節能、固廢危廢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清潔供暖業務拓展,提升業務規模和競爭力,儲備和積累用戶資源。在此基礎上,公司將順勢而為,搶抓京津冀一體化和國家雄安新區戰略的發展機遇和政策機遇,進一步鞏固開拓京津冀市場,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優化產業布局,確保業務規模及競爭能力持續提升。 (三)運營管理經驗優勢。經過多年的經營積累和實踐創新,公司已經形成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經營理念和模式,擁有高素質的長期從事水務、環保和固廢危廢、清潔能源相關業務管理的運營團隊,以及技術實力雄厚的專業化團隊,為公司資產質量的持續改善、經營業績的持續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資本運作優勢。依托上市公司和環境產業基金平臺的資本運作優勢,充分發揮資本運作的效能,實施外延式擴張,延伸產業鏈條。通過產業重組、收購、兼并等方式,快速整合各類優勢資源,不斷拓展產業上下游業務領域,擴大企業規模,確保公司保持持續、健康、高質、快速的發展態勢,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實現公司跨越式發展。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1、行業政策風險 公司所開展的相關業務對國家宏觀政策依賴度較高,在市場拓展和行業發展上受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較大。目前相關行業政策環境利好,但如果國家政策發生變化,將可能為公司帶來風險。 應對措施:公司將密切關注國家宏觀經濟形勢、重大行業政策等變化,以國家政策為導向,不斷增強公司整體前瞻性和戰略意識,積極研究公司發展戰略,及時優化公司結構調整。 2、投資風險 公司所處相關行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以及社會發展趨勢,且目前政策環境良好,但是行業具有前期投入較大、項目周期及投資回收期較長等特點,同時還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均為項目投資帶來不確定性。 應對措施:項目投資前須經過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論證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充分的了解項目的地域行業特點,審慎進行投資。 3、競爭風險 由于公司目前開展的相關業務國家產業政策利好,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且行業門檻不高、競爭不規范,新的競爭對手不斷進入行業;同時,各大城市的大中型項目幾乎被業內公認的知名企業壟斷,而且有向中小城市及小城鎮、農村市場發展的趨勢。公司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應對措施:公司將利用多年來形成的經營優勢,鞏固市場份額,發揮協同作用,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4、新興業務領域拓展的風險 公司在立足優化產業結構,向具有高附加值的相關業務領域拓展,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新業務的拓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公司作為新投入者將面臨原有的競爭對手的風險,同時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應對措施:公司將不斷加強投資項目風險評價控制和科學決策管理,建立風險控制機制,提升項目風險的管控力度。同時公司已在可預見范圍內制定了相應預案,扎實穩步推進業務拓展和項目實施工作,努力將相關風險降到最低。 5、公司管控風險 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擴張,子公司數量不斷增多,涉及業務領域也不斷增加,增加了管控難度,如果不能有效管控,將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不斷提升管控水平,依托信息化建設,全面推進集團化管控進程,完善關鍵業務流程,使各平臺、中心形成集團化管控合力,確保公司安全高效運行。
標簽: 渤海股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北京金漆鑲嵌藝術博物館開館北京日報訊(記者孫云柯實習記者何蕊)昨天,北京金漆鑲嵌藝術博物館開館,本市新增了一座以展示國家級非
2022-08-28 15:48
原標題:民俗市集、美食有趣又有味,八達嶺長城民俗文化節開幕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李瑤潘之望8月28日上午,在長城腳下的延慶區八達嶺鎮石佛寺村
2022-08-28 15:43
原標題:老電廠變身為文化藝術綜合體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深圳華僑城片區北部沉寂了16年的華中電廠,歷經一年多的改造后,
2022-08-28 08:30
原標題:我國五省十窯唐三彩首次聯展亮相河南鄭州“唐三彩窯產品比較展”27日在河南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開展,這是我國五省十窯出土唐三彩器物
2022-08-28 08:46
原標題:安靜地行走晴川時已立秋,卻感覺不到一絲秋的涼意。此刻正是午后光景,沿著這條小河,我已行走有一段時間了。我不大習慣這樣的行走,
2022-08-28 07:28
原標題:靈隱寺旁飄書香馬克我到杭州的時候,正是初冬季節,天空下著像濃霧一樣的小雨,給人帶來對這座名城無限的遐想。從四面八方聚到這里的
2022-08-28 05:39
原標題:歲月清淺淡如煙向浩瑾躺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抬頭看著老槐樹葉子縫隙漏下的點點日光,閉上眼小憩,聽著許巍的歌聲從手機里傳來,“曾夢想
2022-08-28 05:29
原標題:秋日的那首歌晨思初秋日,暖暖的并不燥熱。風柔柔地滑過指縫,吹過發梢,似有似無,風里飄著石榴、葡萄的香。滿校園都是果實累累,樹
2022-08-28 05:46
原標題:啟蒙老師吳建早秋,霏霏細雨極散漫地飄搖,我的回憶也在這雨霧里展開。我的張老師從綿密的雨絲中走來,撐一把油紙傘,穿一襲白色的連
2022-08-28 05:44
原標題:快樂南院武夢妍我是在城市邊緣的老舊大院里長大的,大院被稱為“南院”,早年是分配給鐵路員工的住房,院墻的北側越過火車鐵軌望去便
2022-08-28 05:33
原標題:杭州手工藝活態館升級開館(引題)運河畔的宋韻“市集”周末“開市”(主題)杭州日報訊(記者章翌通訊員翁雨昕)近日,記者從杭州運
2022-08-27 22:41
原標題:董上德:詳解《世說新語》,為“魏晉風度”去掉濾鏡文字整理 羊城晚報記者孫磊今年5月,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董上德
2022-08-27 15:42
“今日談”原標題:延續城市文脈留住歷史記憶近日,歷史文化街區成為一些人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在廣西南寧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得益于“修舊
2022-08-27 15:44
原標題:粵博上演夜間藝術沙龍再現敦煌文化魅力中新網廣州8月27日電(記者程景偉)26日晚,在廣東省博物館,伴隨著《路·無痕》的輕歌曼舞,如
2022-08-27 15:24
原標題:《海的盡頭是草原》9月9日上映(引題)還原跨越山海的生命接力(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由爾冬升執導的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
2022-08-27 15:25
原標題:興化籍作家再獲魯迅文學獎新華日報訊(董鑫史道智吳俊翔)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日前揭曉,作家龐余亮憑借《小先生》獲獎。這也是繼畢飛宇
2022-08-27 15:25
原標題:“魅力北京”紀錄片第二季在克羅地亞開播新華社薩格勒布8月26日電(記者李學軍)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廣播電視臺打造的“
2022-08-27 09:46
原標題:寧夏銀川:非遺給夜經濟添上“文化味”光明日報記者王建宏張文攀“長脖子雁,扯紅線,一扯扯到了中寧縣,中寧的丫頭子會搟面,搟的面
2022-08-27 09:30
原標題:鼓樓一層券洞修繕后首次開放(引題)中軸線上演繹時間的故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祺瑤李瑤北京中軸線北端,鼓樓與鐘樓靜靜矗立,這
2022-08-27 09:25
原標題:秦漢小學字書的歷史沿革與文化精神中國歷史上有悠久的識字教育與“書同文”的傳統,先秦兩漢的小學字書正是這一傳統的產物。小學本為
2022-08-27 09:37
原標題:寒金冷石文字中的生命暖意王獻唐(1896—1960),中國近現代歷史考古學家、圖書館學家、博物館學家。他畢生竭力搜集、保護、整理山左
2022-08-27 09:45
新華全媒+原標題:“藝術鄉建”豐富秦嶺老鄉文化生活新華社西安8月26日電(記者張斌)秦嶺終南山下,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這里已成為
2022-08-27 08:43
原標題:“心青年”樂隊追夢記8月19日晚,長沙的夜空繁星點點,一場特別的演唱會正在上演。臺上,樂隊表演投入;臺下,觀眾時而雀躍跟唱,時而
2022-08-27 05:30
原標題:讓沉睡的文物“走”出博物館高爽近日,故宮博物院宣布將與某演出公司共同出品兒童劇《甪端》,將原本靜穆莊重的故宮文物,通過戲劇的
2022-08-26 20:27
原標題:北京東城鼓樓展陳“時間的故事”8月26日起試運營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通訊員李瀅鼓樓展陳“時間的故事”8月26日起正式投入試運
2022-08-26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