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世界信息:【行業深度】洞察2023: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時間:2023-01-22 11:07:35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原標題:【行業深度】洞察2023: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正邦科技(002157)、溫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

本文核心數據:生豬養殖企業總市值、生豬養殖企業營業收入、生豬養殖企業凈利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競爭梯隊

從上市企業的總市值情況來看,2022年12月27日,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總市值遙遙領先,牧原股份總市值達到2690億元,溫氏股份總市值達到1298億元;其次是新希望和大北農,總市值均超過300億元。

注:上述數據查詢時間為2022年12月27日。

從生豬養殖上市企業區域分布情況來看,生豬養殖上市企業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尤其是廣東省和四川省,廣東省生豬養殖上市企業有溫氏股份和金新農,四川省生豬養殖上市企業有新希望和巨星農牧。

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競爭格局

從生豬出欄量來看,2021年中國13家生豬養殖上市企業中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股份、新希望和大北農位于前五名,生豬出欄量分別為4026.3萬頭、1492.7萬頭、1321.7萬頭、980.0萬頭以及430.8萬頭。

生豬出欄量增速角度看,牧原股份、大北農、傲農生物、巨星農牧、羅牛山同比增速均超過100%,同比增幅分別為122.3%、132.8%、141.1%、192.1%、156.2%。

從預期出欄量完成度來看,溫氏股份、牧原股份較好完成2021年初制定生豬出欄目標。

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集中度

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具有典型的“小企業,大市場”的特點。雖然目前行業的市場規模超過萬億,但行業集中度較低,大規模豬企的數量偏少。

以生豬出欄量作為衡量行業集中度的標準,2017-2021年,中國13家生豬養殖上市企業生豬出欄量占全國生豬出欄量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17年的5.5%上升到2021年的14.6%,上升了9.1個百分點,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集中度雖然比較低,但是近年來不斷上升。

中國生豬養殖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生豬養殖行業上市公司中,牧原股份業務布局遍及全國,并且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生豬養殖行業頭部企業;正邦科技、溫氏股份、傲農生物等公司主要在南方地區重點布局;羅牛山和天康生物主要在省內布局。

注:上述數據統計期間為2022年1-6月。

從營業收入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生豬養殖行業上市公司中,新希望營業收入高居榜首,營業收入達到1004.19億元;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營業收入次之,分別為807.74億元和558.74億元。

從凈利潤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天邦食品、溫氏股份位于行業前三名,凈利潤分別為18.25億元、10.02億元和8.8億元。

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我國生豬養殖企業數量眾多且分布廣泛,豬肉市場價格清晰而透明,屬于完全競爭市場。同時,生豬養殖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生豬養殖企業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生豬養殖企業供應商主要是豬飼料企業和種豬供應企業,一般的生豬養殖企業規模都相對較大,都具備自身繁育生豬的能力,即使引入種豬,也有足夠多的種豬供應商以供其選擇,而豬飼料主要跟著市場價格走,跟著供需關系走,豬飼料生產企業的議價能力也相對較差;對于豬肉消費市場來說,豬肉消費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供需關系才是影響豬肉價格的重要因素,中國生豬養殖行業消費者議價能力相對較弱;

通常情況下,能否進入生豬養殖行業更取決于其資金是否雄厚,取決于潛在進入者對生豬養殖的投資。由于生豬養殖具有明顯的周期性,適逢豬肉價格上漲,就會有大量資本涌入,影響豬肉價格;適逢豬肉價格下降,又會有大量投資者退出??偟膩碚f,潛在進入者的大量進入會導致豬肉價格下跌,影響企業盈利,威脅還是相對較大的;

生豬養殖行業替代品主要指的是雞肉、鴨肉以及牛肉等。但是,豬肉作為中國主要肉類產品是無法撼動的,中國人長期以來形成了以豬肉為主的肉類消費習慣,豬肉與其他肉類消費品相比是占絕對性優勢的,因此,替代品威脅較小。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五力競爭總結如下:

標簽: 市場份額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