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股頂流成海外投資一哥!公募消費大佬增持海外科技股!投資需注意這三點)
(資料圖片)
隨著基金四季度報告的披露,在A股市場赫赫有名的頂流基金經理張坤,也曝光了他的海外持股策略。
與外界傳統印象稍有不同的是,張坤也是一個“隱藏”的QDII基金經理,且管理著最大規模的主動型QDII基金,由于張坤所管基金產品涉及A股、港股、美股和英國股票,這位頂流基金經理實際上已成為國內極為罕見的“全球全市場基金經理”。
張坤已成海外QDII一哥
頂流選手張坤因長期持倉A股白酒股,備受投資者的關注,A股基金經理某種程度上成為張坤的一個標簽,但實際上這位在A股市場赫赫有名的公募大佬,也是一位QDII基金經理。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末,張坤目前管理著兩只QDII基金產品,合計總規模約240億,張坤已成為國內主動型QDII管理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經理,而與張坤的管理規模相比,大多數QDII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不足張坤所管QDII的十分之一。
隨著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度報告的披露,張坤這位被“隱藏”的最大QDII基金經理的海外投資策略也得以曝光,由于他在A股、港股、美股以及英國股票上的操作,張坤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中國極為罕見的“全市場基金經理”。
易方達優質精選QDII基金披露的最新信息顯示,張坤管理的這只QDII基金規模截至2022年末,已達到接近190億元人民幣規模,這已成為國內單只QDII基金的最大規模。此外,張坤管理的另一只QDII也披露了四季度報告,其規模截至2022年末約為50億元,兩只合計約240億規模的QDII,也意味著張坤在QDII海外投資市場的一哥地位。
張坤海外投資買什么?
在QDII的區域配置上,根據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的2022年末數據顯示,張坤減持了美股股票,加倉了港股股票,同時保留了一點英國股票倉位,港股、美股、英國股票的持倉比例分別達到65.64%、28.68%、0.41%。
在海外市場的行業選擇上,張坤移植了他在A股市場的基本偏好,消費品成為張坤持倉的第一大行業,消費截至2022年末占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倉位達到33.36%,排名第二的是電信服務行業,倉位占比為15.49%。與A股市場投資稍有不同的是,張坤在海外市場投資中,布局了能源、信息技術和金融三大行業,合計倉位占比超過三成,顯示出張坤在海外市場投資中非常注意不同的證券市場存在的行業特色。
根據他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的持倉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末,張坤的十大重倉股包括騰訊、京東、阿里巴巴、華住集團、SEA、STAAR等股票,其中SEA被稱為東南亞小騰訊,而STAAR是一家瑞士的科技公司,是植入式隱形晶體眼鏡的行業龍頭,且是全球最大且唯一的屈光矯正植入晶體供應商,稀缺性凸顯了張坤的全球投資上的獨到偏好。
優質股票的好賠率已經出現
對于海外股票市場的投資,張坤也在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中詳細闡述了他的整體策略。
張坤表示,易方達亞洲精選QDII在四季度股票倉位基本穩定,并進行了結構調整,增加了科技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消費等行業的配置。個股方面,仍然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
“市場在去年10月份經歷了一輪快速下跌,緊接著就進行了一輪快速的反彈,在這個過程中,市場先生的‘狂躁性’展露無遺。在未來,市場先生再次出現間歇性的情緒不穩定也幾乎是必然的。”張坤直言,投資者在面對市場的動蕩起落時,內心難免受到煎熬,也會迷茫不安。
張坤認為在投資上需要注意三點。首先,一個投資人用什么樣理論去看市場,就會有什么樣的投資行為模式。對于價值投資者來說,關注的是企業內在價值和價格,評估企業的內在價值,尋找價格低于內在價值的機會,并不在意近期股價的走勢;對于趨勢投資者來說,關注的是趨勢的開始和終結,至于交易對象的內在價值則不在關心之列。面對同樣一個市場,投資者用不同的理論和時間尺度,有完全不同的投資策略,都是合理的。
第二,任何投資體系都有其局限性。任何體系都只能解釋市場在某些時間維度的運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無能為力的。如果結合兩種投資體系是否會更好呢?事實上,這就像一個人左眼戴著近視鏡,右眼帶著遠視鏡看世界一樣,兩只眼睛看到的東西完全不同,甚至可能是沖突的,感覺會更加詭異。因此,在選擇任何一種投資體系時,意味著接受它的優點同時,也只能接受它的缺點。
第三,選擇任何一種投資體系,不在于了解它的熟悉程度,而在于對這種理念是否真的相信,是否能夠一直堅持。只有通過不斷經歷逆風期,才能逐步摸索到什么是哪些缺陷是自己心甘情愿承受的。一個投資者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清晰地了解自己投資方法的局限性,放棄完美,保持淡定的心境,能夠從容地執行自己的投資策略,不因市場的短期波動喜或悲。從概率上說,某一次機會的錯過,或者某一筆投資的虧損,這都是投資體系固有的一部分,不必對此過于煩惱,坦然接受自己所選擇的體系的缺陷。
最后,張坤表示,相比2022年,這三個方面的宏觀風險因素在2023年都得到了相當的改觀,這也為自下而上選擇優質公司提供了更加平穩的環境。此外,不少優質企業的內在價值在2022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股票價格卻有所下跌,這種價值和價格的反向運動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賠率。
標簽:
上一篇:雙環科技董秘回復:上述價格為不含運費的價格,祝新年快樂! 熱議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遺憾!今年春晚聽不到她的歌聲,本人回應了澎湃新聞綜合報道1月20日晚間,央視兔年春晚節目單發布。有網友發現今年春晚沒有李谷一,壓
2023-01-22 06:56
原標題:過年丨新年拜年有講究,拱手禮這些細節你知道嗎?每年除夕夜,《新聞聯播》主播都會向大家拱手拜年。這個小小的動作,蘊含著中華民族
2023-01-21 15:50
原標題:過年的花炮和花燈我們中國傳統過年,講究放花炮和掛花燈。一是震天的聲響,一是絢爛的燈光,有聲有色,從除夕之夜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2023-01-21 14:55
“過年”原標題:走心演繹!一首原創國風音樂溫暖回家路央視網消息:“圍爐坐,香氣漫,守舊歲,迎新年……”音樂一響,年味兒來了!一首兔年
2023-01-21 13:53
原標題:春節檔電影、總臺春晚進入國家版權局版權保護預警名單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記者史競男)國家版權局19日、20日連續發布2023年度第一批
2023-01-21 09:32
原標題:張燈結彩迎新春!文化展演、民俗活動、燈光秀烘托濃濃年味春節臨近,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文化展演、民俗活動、燈光秀烘托
2023-01-21 07:46
原標題:星空有約丨“年三十”為啥時有時無?農歷新年將至,不少人發現去年的除夕是臘月二十九,今年的除夕是臘月三十。年三十為啥時有時無?
2023-01-20 18:47
原標題:千年文物說節氣丨大寒在數千年的歲月積淀中,文物和節氣是講述歷史文化的載體,是探究中華文明內涵的“鑰匙”。當這兩個千年“老伙計
2023-01-20 15:48
原標題:今日大寒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孫震今天16時29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大寒”。大寒后,神州大地又將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2023-01-20 09:37
原標題:灣區三地情共融同聲同氣鬧新春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實習生李雨馨近日,記者了解到,由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3-01-20 09:44
原標題:青年新媒體北方峰會暨青年新媒體人才訓練營活動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鄧崎凡)1月18日,由團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國青少年
2023-01-20 08:46
網上中國原標題:科技添新意,文化煥活力(引題)新春,與博物館來一場“云”相聚(主題)海外網李雪欽妙趣橫生的紅包封面、豐富多彩的網上課
2023-01-20 08:34
原標題:我國科研人員突破磁存儲材料新技術可提升信息存儲速度和密度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趙旭)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存儲尤為關鍵。記
2023-01-20 06:45
原標題:總臺春晚首次牽手電影藝術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白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19日晚進行了第五次彩排。一部聚焦普通
2023-01-20 06:56
原標題:高校博物館奇妙之旅線上開啟70所高校130余件展品首次云端集聚中新網上海1月19日電(記者許婧)大到導彈模型,小到公文包;從狀元及第匾
2023-01-20 05:53
原標題:振奮人心、有燃有淚《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北京首映中新網北京1月19日電(記者王詩堯)1月18日,由鄧超、俞白眉導演,鄧超、孫儷、許魏
2023-01-20 05:39
原標題:傳統廣式過大年最富年味煙火氣文 羊城晚報記者黎存根今年的春節假期,煙火氣、年味,成為極高頻的熱詞。在廣東春節期間豐富的非遺展示
2023-01-19 14:34
原標題:南沙再現先秦遺址(主題)出土重要文物標本172件(副題)羊城晚報訊記者文藝、通訊員穗文考報道:記者1月18日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3-01-19 14:47
原標題:《古韻新聲》:在70余件文物中感受春節文化之美“文物話春節,古韻迎新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大型文化系列
2023-01-19 14:50
原標題:國博二〇二三新春展用文物帶觀眾感受喜慶祥和節日氛圍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應妮)雪花飄落、煙花綻放、鞭炮聲陣陣……營造一派喜慶
2023-01-19 14:56
原標題:平遙國際影展揭曉榮譽歸屬山西影片斬獲百萬獎金中新網晉中1月18日電(記者胡健)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平遙之夜”特別活動17日晚在山西
2023-01-19 14:36
原標題:《滿江紅》北京首映(引題)張藝謀坦言各種類型融合難度大(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1月17日晚,即將于1月22日(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
2023-01-19 13:35
原標題:《三體》上線,科幻迷進入狂歡模式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三體》電視劇在1月15日晚開播,這個中國科幻的最大IP千呼萬喚始出來。在
2023-01-19 11:47
原標題:“我們”的生活記錄——古代畫像磚與現代攝影作品展開展中新網西安1月18日電(記者阿琳娜)18日,“‘我們’的生活記錄——古代畫像磚與
2023-01-19 11:49
原標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上線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高凱)1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央博”平
2023-01-19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