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土灶柴火炊煙,咖啡書館“村晚”,燈籠高掛,“年”到荊竹人家。這不是影視劇里的片段,而是重慶市武隆區仙女山街道荊竹村里的現實畫面。
北京時間2022年12月20日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正式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鄉村”名單,彼時,中國重慶荊竹村從全球57個國家136個候選村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此刻,兔年春節將臨,仙女山上,荊竹村里,家家戶戶殺豬宰羊,喜氣洋洋,大紅對聯、大紅福字十分搶眼。年味濃濃、其樂融融。
“上風上水上武隆,不知不覺入畫中,醉了神仙驚了夢......”濃濃年味中,唯美抒情的《上武隆》歌舞,拉開村頭小廣場別開生面的“村晚”帷幕,“非遺”表演木葉獨奏《土苗歡歌》令現場掌聲雷動,小品《幸福姐妹花》引來一片笑聲,詩詞朗誦《詩說武隆》則讓人夢回千年......臺上,村民們化身演員,演繹鄉村故事;臺下,歡呼聲、喝彩聲不斷從觀眾席中傳出,隨悠長山風飄向遠方。
當天,除了“村晚”演出,荊竹村還進行了“游購鄉村”網絡直播。“歸原小鎮”“無有圖書館”“高山果園”等景區景點的“顏值”“氣質”,以及苕粉、豆干、碗碗羊肉等特色農產品的品味品質,村里的美景好物通過網絡直播賦能,被世界更多地“看見”。
“我們演的是家鄉美,贊的是新生活?!鼻G竹村黨支部書記諶菊自豪地說,村里已形成“旅游景區+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特色產業園”發展格局,50%的村民在吃“旅游飯”,年接待游客50余萬人次,國際游客約5萬人次,村民人均收入達21392元。
“種了31年烤煙,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能當上咖啡師。”在村頭小廣場邊,極具文藝范和現代感、在原烤煙房基礎上建成的“無有圖書館”內,53歲的村民冉光芳熟練地給客人制作拿鐵、摩卡等各種咖啡,笑呵呵地告訴記者,她在村圖書館已上班一年,距家5分鐘車程、月薪3200元、包三餐,每月還有休假6天。“我們一家人都在整潔舒適的景區里上班,比起以前沒日沒夜守烤煙掙辛苦錢,現在日子真是太‘香’了”。冉光芳說話間蹦出時髦的字眼,臉上的笑一刻也沒有停過。
“這里既有原生態,又有文藝范,非常適合產出網絡爆款作品?!蔽渎”镜鼐W絡達人“歸云無蹤”說,他2018年來到武隆,發現這幾年像荊竹村這樣的鄉村旅游景點,越來越受到網民青睞。
這里平均海拔1300米,緊鄰世界自然遺產地天生三橋,有林海、高山草甸、天坑、峽谷多種景觀,可春看花、夏避暑、秋觀紅葉、冬賞雪。不過,早些年這里卻乏人問津,村民只能靠傳統的種、養殖業生存。仙女山街道辦事處主任李鵬程介紹,2015年以來,村里堅持“農、商、文、旅”融合發展,依托豐富的文化和自然資源,以生態文明體系發展鄉村旅游,保持生態底色,留住每一寸綠,讓村里的老路、老樹、老房子,煥發新生?!叭缃?,荊竹村就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夢想田園。”李鵬程說,村里備好了年夜飯、精品民宿、民俗活動等,笑迎八方游客來村里過快樂年。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鄧俐 文/圖
上一篇:蔬菜基地來了“殺蟲專家”-焦點熱議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過年丨新年拜年有講究,拱手禮這些細節你知道嗎?每年除夕夜,《新聞聯播》主播都會向大家拱手拜年。這個小小的動作,蘊含著中華民族
2023-01-21 15:50
原標題:過年的花炮和花燈我們中國傳統過年,講究放花炮和掛花燈。一是震天的聲響,一是絢爛的燈光,有聲有色,從除夕之夜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2023-01-21 14:55
“過年”原標題:走心演繹!一首原創國風音樂溫暖回家路央視網消息:“圍爐坐,香氣漫,守舊歲,迎新年……”音樂一響,年味兒來了!一首兔年
2023-01-21 13:53
原標題:春節檔電影、總臺春晚進入國家版權局版權保護預警名單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記者史競男)國家版權局19日、20日連續發布2023年度第一批
2023-01-21 09:32
原標題:張燈結彩迎新春!文化展演、民俗活動、燈光秀烘托濃濃年味春節臨近,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慶?;顒樱幕寡?、民俗活動、燈光秀烘托
2023-01-21 07:46
原標題:星空有約丨“年三十”為啥時有時無?農歷新年將至,不少人發現去年的除夕是臘月二十九,今年的除夕是臘月三十。年三十為啥時有時無?
2023-01-20 18:47
原標題:千年文物說節氣丨大寒在數千年的歲月積淀中,文物和節氣是講述歷史文化的載體,是探究中華文明內涵的“鑰匙”。當這兩個千年“老伙計
2023-01-20 15:48
原標題:今日大寒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孫震今天16時29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大寒”。大寒后,神州大地又將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2023-01-20 09:37
原標題:灣區三地情共融同聲同氣鬧新春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實習生李雨馨近日,記者了解到,由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3-01-20 09:44
原標題:青年新媒體北方峰會暨青年新媒體人才訓練營活動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鄧崎凡)1月18日,由團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國青少年
2023-01-20 08:46
網上中國原標題:科技添新意,文化煥活力(引題)新春,與博物館來一場“云”相聚(主題)海外網李雪欽妙趣橫生的紅包封面、豐富多彩的網上課
2023-01-20 08:34
原標題:我國科研人員突破磁存儲材料新技術可提升信息存儲速度和密度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趙旭)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存儲尤為關鍵。記
2023-01-20 06:45
原標題:總臺春晚首次牽手電影藝術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白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19日晚進行了第五次彩排。一部聚焦普通
2023-01-20 06:56
原標題:高校博物館奇妙之旅線上開啟70所高校130余件展品首次云端集聚中新網上海1月19日電(記者許婧)大到導彈模型,小到公文包;從狀元及第匾
2023-01-20 05:53
原標題:振奮人心、有燃有淚《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北京首映中新網北京1月19日電(記者王詩堯)1月18日,由鄧超、俞白眉導演,鄧超、孫儷、許魏
2023-01-20 05:39
原標題:傳統廣式過大年最富年味煙火氣文 羊城晚報記者黎存根今年的春節假期,煙火氣、年味,成為極高頻的熱詞。在廣東春節期間豐富的非遺展示
2023-01-19 14:34
原標題:南沙再現先秦遺址(主題)出土重要文物標本172件(副題)羊城晚報訊記者文藝、通訊員穗文考報道:記者1月18日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3-01-19 14:47
原標題:《古韻新聲》:在70余件文物中感受春節文化之美“文物話春節,古韻迎新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大型文化系列
2023-01-19 14:50
原標題:國博二〇二三新春展用文物帶觀眾感受喜慶祥和節日氛圍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應妮)雪花飄落、煙花綻放、鞭炮聲陣陣……營造一派喜慶
2023-01-19 14:56
原標題:平遙國際影展揭曉榮譽歸屬山西影片斬獲百萬獎金中新網晉中1月18日電(記者胡健)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平遙之夜”特別活動17日晚在山西
2023-01-19 14:36
原標題:《滿江紅》北京首映(引題)張藝謀坦言各種類型融合難度大(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1月17日晚,即將于1月22日(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
2023-01-19 13:35
原標題:《三體》上線,科幻迷進入狂歡模式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三體》電視劇在1月15日晚開播,這個中國科幻的最大IP千呼萬喚始出來。在
2023-01-19 11:47
原標題:“我們”的生活記錄——古代畫像磚與現代攝影作品展開展中新網西安1月18日電(記者阿琳娜)18日,“‘我們’的生活記錄——古代畫像磚與
2023-01-19 11:49
原標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上線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高凱)1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央博”平
2023-01-19 11:41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玉兔精靈”兔年迎春展開幕中新網上海1月18日電(王笈)2023年是癸卯兔年。上海博物館精選5件館藏文物,并從山西博物院和衢
2023-01-19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