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一個做飯習慣,正在增加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反復油炸。
3月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建議立規限制反式脂肪酸攝入。葛均波院士介紹,一直以來,他關注到我國,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而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是這一現象的誘因之一。因此,他建議立規限制反式脂肪酸攝入,從上游對疾病進行干預。
葛均波院士舉例說,“生活當中,人們通常喜歡吃一些油炸食品、加工食品等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這些食品的確方便、省事,但是我們應該規定好油條所用油的使用時間和使用次數,比如這個油已經炸了10斤面粉或者20斤面粉就要處理掉,以減少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
(資料圖片)
毛圓圓/攝
反復煎炸促進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形成
? 煎炸烹調可促使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形成。
油炸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反式脂肪酸生成也會相對更多。
2015年刊發在《食品工業》的一項實驗,使用了家庭用菜籽油和工業用棕櫚油兩種油類,測試不同加熱溫度 (180 ℃,220 ℃和260 ℃)、不同加熱時間 (0.5~10 小時)對脂肪酸的影響。
結果發現,兩種油加熱至260 ℃時, 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原油的5倍以上,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或加熱時間的延長,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種類和含量都增加。
? 除了反式脂肪酸,油炸食品本身熱量也不低。
煎炸的食物,因為吸了油,吃起來香,但是熱量也不低。比如,炸面包片的吸油率高達 80%,炸散雞蛋的吸油率高達43%。
同時,在油炸過程中,不少維生素都是怕熱的,也會被損失殆盡。比如面粉中的B族維生素。
? 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均會升高“壞膽固醇”。
油脂經過高溫烹調后,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順式脂肪酸含量會減低;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會增加。
2022年美國預防心臟病學會發文,針對十大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各提出了十條注意事項。在“不健康飲食”中指出,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均升高“壞膽固醇”,反式脂肪酸與心血管風險增加最相關。
煎炸油能用幾次?
油炸食品多久吃一次為好?
“無論用什么烹調方式,(油)就用一次。希望大家用油時候一定要用最新的。”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2023年1月在央視網《夠科普》節目上談到,從營養學角度來說,希望大家吃油炸油煎烹調食品吃得越少越好。忌諱油的反復使用,會生成大量的過氧化物,理論上講對我們的健康有損害,可以構成直接攻擊心血管系統的危險因素。
不過考慮成本問題,不能每次都換成新油,但油脂油炸使用多次難免會存在有害物質。
因此,國標GB 2716-2018《植物油》規定,將煎炸過程中食用植物油的極性成分總量(以質量計)法定界限設定為27%,超過該值的油必須強制性地廢棄,不得再用于任何食品的加工。
極性成分是食用油在煎炸食品過程中發生劣變而產生的一種有害物質,油炸的食物種類及油炸時間都會影響極性成分含量。
平時很多人在早餐攤位購買油條、油餅是常態,反復用油肯定也無可避免。那有沒有一個飲食的安全次數呢?
據2005年每日新報報道,天津醫科大學曾對市場上銷售的20種煎炸食品的油脂含量和煎炸油衛生情況進行了檢測,并根據相關標準計算出每種煎炸食品每個月的安全食用次數。
在每次吃一兩、每次只吃一種煎炸食品的前提下,油條每月最多能吃17次,炸薯條每個月可以吃8次,炸雞翅每個月只能吃4次。
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張萬起教授在接受每日新報采訪中表示,根據測算,此次檢測的20種煎炸食品中有半數以上每個月食用次數不能超過10次,即3天以上吃一次較為安全。但如果每次食用2兩以上時,有42%的品種要一周以上吃一次才安全。而且,此次測算出的安全攝入水平只是在食用一種煎炸食品的前提下,如果同時吃幾種煎炸食品,那安全攝入的水平還要下降。
常見煎炸食品的油脂含量或吸油率及安全攝入水平
具體來說,通過檢測發現,炸雞排、炸牛排、炸雞翅、炸薯條的煎炸油中的極性組分含量最高。我國規定,極性組分每天允許的攝入量為7.7毫克/公斤,以60公斤體重為標準計算,每人每天允許攝入的極性組分為0.462。因此,專家此次又以每月30天為標準計算出每人每月可進食極性組分總量,除以20種煎炸食品的極性組分含量和吸油率,計算出了每月可進食煎炸食品的總量。例如大家都很愛吃的油條,每個月只能吃863.43克,如果以每次吃一兩來計算,那一個月最多也只可以吃17次。其他像面筋一個月可以吃7次,炸薯條可以吃8次,最少的炸雞翅每個月只能吃4次。
此外,在吃油炸食品的同時,最好搭配增加一些蔬果的攝入,以提供維生素C等。比如,甜椒、彩椒、西紅柿、獼猴桃、草莓、冬棗等。在烹飪方式上,可選用空氣炸鍋來制作,比直接油炸油更少。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從小院到胡同再到一條街,《情滿九道彎》導演劉家成表示——(引題)拍好京味劇要抓住北京人的魂(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京味劇《
2023-03-07 13:43
原標題:與迪卡唱片簽約并發行全新EP《五蘊天地》(引題)譚盾:把中國優厚的音樂傳統跟世界分享(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近日,作曲家、
2023-03-07 13:47
原標題:長篇小說《耐煩》:根植鄉土呈演陜北鄉村五十年變遷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高凱)一個家族的生存圖譜,一部陜北鄉村五十年變遷史,
2023-03-07 13:49
原標題:情節老套人設刻板(引題)仙俠古偶劇走向下坡路(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近日,《星落凝成糖》《重紫》等仙俠劇同時播出,從劇情到
2023-03-07 13:34
原標題:送別黃婉秋:她是“永遠的劉三姐”中新網桂林3月6日電?作者趙琳露蔣豐慧3月6日,中國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婉秋遺體告別會在廣西桂林市殯
2023-03-07 13:55
“對話up主”原標題:蔡志偉de絨花發揚的繼承才能光大非遺天津日報記者胡春萌蔡志偉是非遺項目北京絨鳥(絨花)第六代傳人,他與孫紅健導演合
2023-03-07 08:45
原標題:雙雪濤:幕布后的小說家寫小說不是按照圖紙蓋房子的過程,而是你自己跳到水里去游——————————如果聽到一本書名叫“白色綿羊
2023-03-07 08:32
原標題:芭蕾舞組詩《榜樣》北京首演遼寧日報訊記者朱忠鶴報道3月5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內觀眾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芭蕾舞組詩《榜樣》第一次
2023-03-07 08:56
原標題:新銳譯者何雨珈:每一次翻譯都是與作者的強烈共情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余如波2月9日清晨,成都天還未亮,何雨珈已經起床來到書房。一臺
2023-03-07 08:42
原標題:開心麻花廣州組《婿事待發》即將首演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素芹)經過3個月的前期籌備工作,廣州開心麻花爆笑喜劇《婿事待發》已正式
2023-03-07 08:46
原標題:高英坡:促進鄉村工藝美術創意產業發展王凱東高越“作為新任全國政協委員,我深感責任重大。”“我不能錯過每次深入企業調研的機會,
2023-03-06 15:42
原標題:西藏拉薩:G219旅游院線電影《一路向南》開機中新網拉薩3月6日電(貢嘎來松)6日,G219旅游院線電影《一路向南》開機儀式在拉薩舉行。該
2023-03-06 15:35
原標題:“恐龍醫院”:“會診”1 5億歲異特龍近日,作為廣東地區第一家自然科學主題的博物館,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于館內舉辦了異特龍病理研究
2023-03-06 15:55
原標題:在300年的錦綸會館看非遺與時尚的融合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松竹在有300年歷史的老會館里走一場時裝秀,是什么樣子?昨日下午,一場香
2023-03-06 15:53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等7部門出臺方案(引題)?重點打擊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等犯罪活動(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牛偉坤)到2025年,我國打擊防
2023-03-06 15:50
原標題:“狂飆”式減壓法不可取,正確方式是運動很多人認為,壓力完全是由外界因素導致的,其實不然。壓力是主觀和客觀交互作用產生的。一件
2023-03-06 14:45
原標題:《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邀您共賞潑墨潑彩繪就的黃山傳奇云煙化杳冥,山水入丹青。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
2023-03-06 14:35
原標題:全新陣容《天下第一樓》中飾演掌柜盧孟實(引題)?人藝浸泡20年王雷接棒經典(主題)北京晚報記者李俐方非攝下午五點,離首都劇場開
2023-03-06 14:48
原標題:戲曲大省福建:守正創新納新苗中新網福州3月6日電(葉秋云陳曦)轉軸撥弦間,選手們水袖飛揚、翩然亮相;伴隨著明快流暢的曲調,選手們
2023-03-06 14:34
原標題:中國電影家協會發文悼念黃婉秋中新網3月6日電6日,中國電影家協會微信公眾號發文,沉痛悼念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婉秋。其中提到,黃婉秋同
2023-03-06 14:45
原標題:尋訪鄭板橋在北京的足跡戶力平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而聞名于世。他與北京有著不少淵源,曾四次進京,
2023-03-06 13:38
原標題:《流浪地球》《三體》何以異軍突起?(引題)?科學家加持讓科幻夠“硬”(主題)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龔衛鋒知名科學家擔任科幻片的
2023-03-06 13:56
原標題:情感共鳴才是國漫破圈之道田可新馬旻琪從《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到《羅小黑戰記》《三體》,國產動漫看似佳作不少,整體卻
2023-03-06 13:57
原標題:歷史隨筆(引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主題)在北宋,田欽祚是出了名的小人。《宋史》記載:“欽祚性陰狡,尤不喜儒士,好狎侮同列,
2023-03-06 11:50
原標題:話劇《水流下來》直面親情沖突北京日報訊(記者王潤)3月3日至5日,由顧雷編劇、導演,張巍和宇文秋實主演的話劇《水流下來》在鼓樓西
2023-03-06 11:36